缩略图

基于文化建设的幼儿园安全管理探索与实践

作者

兰玉洁

安康市汉滨区江南幼儿园

【摘要】安全管理是幼儿园工作的核心,是保障教师和幼儿安全与园所发展的关键。新时代幼儿园安全管理不应局限于行政管理,而要从文化建设角度研究、探索和实践,建设安全管理文化,提升管理质量,为幼儿营造良好的安全环境。

【关键字】幼儿园;文化建设;安全管理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因此,规范、健全的安全管理是幼儿身心安全的重要保障,是幼儿园工作的首要任务。园所文化作为幼儿园的灵魂,赋予安全管理生命力,是推动园所深入发展的内在动力。因此,幼儿园需以园所文化引领安全管理,营造安全文化氛围,细化管理细则,提升管理效能,筑牢师幼安全防线。

一、根植“专业化”的安全管理精神文化

安全管理文化是幼儿园管理文化的核心,是提升安全管理实效的重要前提。在思想层面,幼儿园要树立全体成员的安全意识,构建安全文化,让每个人领会安全精神、牢记安全使命,形成人人都是安全管理主人翁的意识。首先,成立安全文化小组,引领全体教职工参与,制定以幼儿为中心的安全文化理念,使其扎根于教职工心中,成为共同的思想与统一的行为准则。其次,在文化建设背景下,安全不仅是管理者和保安的责任,而是全体人员的共同职责。幼儿园可定期组织教职工学习各级部门的安全工作文件精神,强化“安全第一”意识,筑牢全员参与的安全防护墙,切实提高安全管理实效。

二、构建“人本化”的安全管理制度文化

1.细化安全管理制度,夯实安全管理基础

安全管理制度对幼儿园安全管理起引领作用。幼儿园应依据《幼儿园管理条例》、《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等相关文件精神,探索人本化的安全管理制度体系。成立以园长为组长,副园长及各部门负责人为副组长的安全领导小组;采用园长、管理部门人员、班级教师、家长代表的层级管理模式,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设立责任明白卡,将安全责任细化到人、落实到每个环节,做到人人有责任、人人有目标、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

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下,设立安全培训会议制度,每学期开展消防安全、防疫安全等主题培训。每月组织教职工进行安全管理问题反馈与总结交流,根据实际需求定期开展微型安全培训,夯实安全管理制度文化。

2.优化网络安全管理系统,提升安全风险防控能力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幼儿园安全管理需做好隐患预防与规划。借助网络信息技术,搭建安全管理平台,对园内设施设备、活动环境及用具等进行定期或适时检查。一旦发现安全隐患,可拍照上报,由相关维修人员和小组领导进行检查维修,这样既能确保快速处理隐患,又能有效防控安全事故,保障幼儿生命安全。

三、实施“多样化”安全管理行为文化

1.创设安全文化环境,渲染浓厚安全氛围

陈鹤琴先生强调:“儿童教育要取得较大的效益,必须优化环境。”幼儿园安全文化环境建设要以安全核心文化为指引,挖掘每一处环境的育人价值。利用楼梯走廊、墙壁、操场等,鼓励幼儿参与安全环境创设,如绘制安全标志、宣传画等,让幼儿成为创设安全环境的一员;投放安全游戏材料,如交通体验玩具、游戏棋等,让幼儿在自主游戏中树立安全意识。同时,通过班级安全家园栏、安全儿歌、绘本推荐等,让家长感受安全文化氛围,形成家园安全教育合力。

2.开发安全教育园本课程,提升安全保教质量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幼儿要“具备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基于幼儿园文化建设,构建“园本化”安全教育课程。根据幼儿兴趣特点和生活经验,选择“居家安全”“着火了怎么办”等主题,结合日常生活、季节特点等设置内容。活动形式上,小中班以认识、探究、游戏体验为主,中大班则在回顾知识的基础上,开展小组探究、延伸调查等活动,逐步建立幼儿安全核心素养,提升自护能力。

3.丰富安全教育内容,提高安全保护意识

教育家陈鹤琴说过:“儿童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健康教育,儿童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健康教育也应把握时机。”安全教育应渗透于幼儿一日生活各环节。区域游戏中,根据区域类别投放安全教育材料,如语言区的安全故事绘本、益智区的安全游戏盒等。户外活动通过“躲避障碍”等安全情景游戏,增强幼儿反应和身体协调能力,活动后引导幼儿讨论安全行为。在生活活动环节,通过食品安全教育、用餐安全教育、如厕安全教育等,关注幼儿生活细节,做好随机教育,提高幼儿自护能力。在过渡环节中,通过有安全教育元素的故事、儿歌、歌曲等,渗透安全教育,萌发安全意识。同时,开展安全演练、晨会表演、演讲等活动,鼓励幼儿担任“安全员”,进行安全行为提醒和物品排查,通过评比“安全小卫士”“安全员”,营造人人有安全意识的良好氛围。

四、营造“合作化”安全管理共育文化

1.加强安全教育宣传,共筑家园安全防线

家长是幼儿园的重要合作伙伴。幼儿园应利用微信公众号、班级群等网络平台,以及“致家长一封信”、“家长告知书”等形式和宣传栏、家教园地等展板栏,宣传安全知识,做好安全提醒。联合社区资源,邀请相关负责人为家长进行安全知识培训,共同为幼儿筑牢安全防线。

2.挖掘安全教育资源,拓展安全教育途径

《纲要》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设立“家长护卫队”“食品安全员”,开展“家庭安全剧场”“家长进课堂”等活动。其次,联合社区和相关部门,邀请专业工作者为幼儿开展安全活动,组织幼儿走进社区安全教育基地,让幼儿在体验中感受安全教育的快乐,树立安全意识。

安全无小事,责任重于泰山。幼儿园安全管理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作,任重道远。新时代下,幼儿园应以安全文化建设为基础,不断探索“专业化、人本化、多样化、合作化”的安全管理文化,挖掘文化内涵,扎实推进安全管理工作,提升管理实效,建设安全和谐的园所环境,保障师幼平安健康,让家长满意,让社会放心。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3]蓝静.将安全教育融入幼儿园一日活动的研究[J].今日教育:幼教金刊,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