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小学班主任在校园欺凌预防中的教育路径与方法

作者

王国鹏

神木市第六小学  719300

校园欺凌主要发生在校园内外、同学之间,某人或某个团体蓄意或恶意,利用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对另一方进行欺负、侮辱,导致另一方身体或精神受到伤害、财产有所损失等事件。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校园欺凌会伤害到受害者的身心健康,更不利于欺凌者和旁观者的正确价值观形成。而小学班主任在预防校园欺凌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一、小学班主任在校园欺凌预防中的教育路径

(一)营造友善班级文化

友善的班级文化能够让学生在温暖、和谐的氛围中成长,减少校园欺凌行为的发生。

1. 培养尊重他人的意识

在日常课堂教学中,班主任可以通过启发学生,使其学会尊重他人的见解、习惯以及性格差异。例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班主任通过对课堂讨论环节的指导,鼓励学生认真听取其他学生发言时,不能随便打断以及嘲讽。在课堂讨论环节中,学生如果提出了反对观点,班主任应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知道每个人有发表自己意见的权利。

2. 强化正面行为的鼓励

对于那些乐于助人、关心同学的行为,班主任要及时发现并且进行表扬,以此强化同学们的正面行为,让学生们受到鼓励。比如,班上有同学主动帮助学习不好的同学补课,班主任可以当众进行表扬,或者颁发小奖品,让其他同学知道这样的行为是值得学习的。

(二)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生处在心理发展关键时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可以让学生学会正确认识自己、认识他人,管理好自己的情绪,避免因心理问题造成的校园欺凌事件发生。

1. 关注学生心理状态

班主任要充分观察学生的行为和表情,发现有异常之处及时进行了解,分析学生是否存在心理问题。例如发现个别学生突然沉默不语,食欲不佳,班主任及时与该生交流,并进行了解,是遇到了什么烦心事,或者不开心的事。同时与家长进行有效联系,共同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情况。

2. 建立心理咨询机制

设置“心灵信箱”,学生可以把自己的烦恼、困惑写进信箱,班主任查看信箱,针对一些共性问题可以在班级里讲解,针对个别问题则与学生单独交流辅导。如某学生在信里说自己很害怕考试,总担心考不好被父母批评,班主任就可以同该生谈心,帮助他分析考试的意义和目的,教给他如何对待考试压力。

(三)构建家校合作桥梁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家校合作能够形成教育合力,共同预防校园欺凌。

1. 定期召开家长会

每学期召开几次家长会,让家长知道校园欺凌的危害与预防方法。例如,展示一些校园欺凌的案例视频,家长可以更直观地了解欺凌行为的表现与后果。另外,可以分享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并听取家长的一些建议。

2. 保持密切沟通

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与家长保持经常联系,及时反馈学生的在校情况。比如,学生在学校与同学发生了小摩擦,班主任及时告知家长事情的经过和处理结果,让家长了解学校的处理方式,并与家长一起探讨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处理类似问题。

二、小学班主任在校园欺凌预防中的教育方法

(一)主题班会教育

主题班会是集中对学生进行校园欺凌预防教育的有效方式。

1. 案例分析

对一些典型的校园欺凌事例进行案例分析讨论。如呈现因言语欺凌使同学心理受损的事例,让学生对欺凌者的行为进行反思,思考受欺凌者受害的感受,自己面对这样的事会如何处置。通过对典型事例进行分析,让同学们深刻认识到校园欺凌的危害。

2. 制定班级公约

在主题班会的最后,引导学生共同制定班级公约,明确禁止校园欺凌行为以及相应的惩罚措施。例如约定如果发生欺凌行为,欺凌者要向受害者道歉,写一份检讨书,并为班级做一件好事作为惩罚。

(二)个别辅导与教育

对于有欺凌倾向或曾遭受欺凌的学生,个别辅导能够更有针对性地解决他们的问题。

1. 制定个性化的改进计划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根据学生具体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改进计划。那些惯于欺负其他学生的学生,可以要求他们进行每天的行为记录,然后一周进行总结,总结自己一周中有没有减少欺负行为。同时也给他安排一些积极的活动,例如,参加一些体育类兴趣小组、美术班等,让他在积极的活动中舒缓情绪。

2. 给予心理支持和鼓励

对于遭受欺凌的学生,要给予充分的心理支持。告诉他们这不是他们的错鼓励他们勇敢面对。比如有个学生因为被同学嘲笑长得胖而变得自卑,班主任可以经常与他聊天,发现他在绘画方面有特长,鼓励他参加学校的绘画比赛。当他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时,及时给予表扬,帮助他重新树立自信。

(三)建立监督与干预机制

有效的监督与干预机制能够及时发现和制止校园欺凌行为,防止其进一步恶化。

1. 设立班级监督员

在班级中挑选一些责任心强、人缘好的学生担任班级监督员,负责监督校园欺凌行为。监督员要定期向班主任汇报情况。例如每天放学前,监督员向班主任报告当天班级里是否有可疑的行为或矛盾发生。

2. 及时干预欺凌事件

发现校园欺凌行为后,班主任应在第一时间内介入,弄清欺凌事件的来龙去脉,并对欺凌者进行严肃的批评教育,让他认识到自身的错误,同时安抚受害学生的情绪,保障其安全。如,遇到两名同学在课间打架闹事,班主任马上把二人隔离开,带到办公室询问情况,对于打了别人的同学进行教育,让他向对方道歉并联系两名同学的父母共同处理该事件。

总之,在小学教育中,班主任在校园欺凌预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营造友善班级文化、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构建家校合作桥梁等教育路径,以及采用主题班会教育、个别辅导与教育、建立监督与干预机制等教育方法,有助于预防校园欺凌行为的发生,让学生在一个安全、和谐、健康的学习环境下健康成长。作为小学班主任,会不断总结经验,创新教育方法,有效提高校园欺凌预防工作的质量,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莎莎 , 祝培志 . 基于程序逻辑模式的德育品牌项目设计——以“巧补破窗·校园欺凌的班主任干预”项目为例[J]. 中小学德育,2023,(09):26-30.

[2] 杜庆 . 中小学班主任应对校园欺凌的策略分析 [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4,(36):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