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小学校园足球“一校一品”特色运动课程建设的策略研究

作者

杨元庆

武汉体育学院

2014 年 1 月 30 日,教育部办公厅下发了《关于报送“一校一品”体育特色建设情况的函》,这也带动着我国各地小学纷纷开展“一校一品”的特色体育课程 [1]。校园足球是小学体育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在“一校一品”特色体育运动发展中非常重要。根据中国教育网发布数据得知,2020 年被教育部认定命名的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数量达到了 3663 所[2]。这说明校园足球成为了“一校一品”体育模式的新趋势,承载着“立德树人”的重要任务。而开发校园足球特色课程可以保障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还可以充分展现出校园教育特色,践行了“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成为了激活校园足球生命力的重要方式 [3]。但是我国小学校园足球特色运动课程建设期间还存在很多困难,这是校园足球继续发展必须克服的问题。

一、小学校园足球“一校一品”特色运动课程建设面临的困境

(一)师资力量不足,特色运动课程难以实施

小学校园足球开展离不开足球教师,特色运动课程的建设主体也是足球教师。调查发现,国内部分小学校园足球发展期间缺少专业的足球教师。比如有些小学虽然大力招聘体育教师,但是招聘期间并没有做好体育教师的专业类型规划,招聘了大量的田径类、篮球类和武术类体育教师,缺少了足球专项体育教师 [4]。这就导致有些学校开展“一校一品”校园足球特色课程的时候出现了师资力量短缺,特色运动课程难以实施的困境。

(二)场地设施不完善,课程开展存在安全隐患

小学校园足球特色课程多在专业的足球运动场地中开展,因此高质量的运动场地和完善的配套设施是“一校一品”特色足球运动课程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自从 2020 年教育部公开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名单之后,很多小学纷纷翻新或者是新增校园足球场地。但是从实际场地建设情况看还存在场地设施不完善的情况 [5]。首先,大部分小学申请使用的土地资源有限,再加上前期规划不合理,足球场地对空间的需求大,这就导致很多小学的足球场地面积小,新建场地没有可使用土地,最终影响了校园足球的发展需求。其次,有些小学的足球场地不平整,使用的草皮质量差,没有为学生配备合适的球鞋,这就导致特色足球课程开展期间存在安全隐患,学生容易在足球运动中出现意外损伤,影响校园特色足球的高质量发展。

(三)学生足球意识低,特色课程参与度不高

小学校园足球“一校一品”特色足球课程开展期间需要学生参与。但是有些小学并没有将校园足球推广作为重要的教育工作看待,校内推广力度不足。部分小学的校外足球环境不理想,社区很少谈论足球运动相关话题,这就导致有些地区的小学生足球意识低。小学生因为个人经历和运动能力不同,他们对足球运动的喜爱程度存在差异。有些小学生喜欢跑步,有些小学生喜欢唱歌。这就导致小学校园足球特色课程实施期间,学生的参与度并不高,这也影响了特色课程的继续发展。

(四)足球教学模式呆板,特色课程质量较低

小学足球特色运动课程实施期间需要凸显出“特”的属性,尤其是“一校一品”体育特色课程建设要求提出之后,学校应当深入分析本校的特色,对应创设合适的特色运动课程。首先,有些小学校园开展校园足球期间教学模式落后,使用传统的理论讲课和学生自由练习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法并没有体现出校园的特色,也没有契合学生的实际需求,最终影响了校园足球特色课程的质量 [6]。其次,有些小学不重视足球课程,存在足球课被占用的情况。最后,部分小学开展校园足球期间忽视了家庭教育的作用,足球特色课程创设期间并没有纳入家长这类主体,也没有考虑校外足球运动的发展问题。

二、小学校园足球“一校一品”特色运动课程建设优化策略

(一)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学质量

足球运动在我国运动基础良好,小学校园足球可以锻炼小学生的足球运动技能。但是“一校一品”的校园特色足球课程开展和足球教师的素质有很大关系。因此要想进一步促进小学校园足球特色课程的发展水平就需要强化足球教师的团队建设,提升足球教师的素质,最终提升教学质量。首先,小学应当重视足球教师的专业水平培训,为教师提供素质再提升通道。其次,学校从教师招聘环节需要考虑到“一校一品”特色足球运动课程的开展需求,选拔足球专项的体育教师,强化校园足球师资力量。

(二)完善场地设施,优化资源配置

小学足球校园“一校一品”特色运动课程开展需要有完善的运动场地和健全的配套设施。因此小学应当综合政府、社会等多方力量,进一步完善校内当地足球场地和设施。首先,学校应当申请足球场地建设经费,及时更新校内足球运动场地。比如学校需要购买更高质量的草皮、平整足球场地、购买更多足球训练器材等。其次,学校应当增加足球运动的区域,满足校内学生参与足球运动的需求。比如学校需要合理规划现有场地,尽可能增加足球运动场地的数量。学校还需要根据校内实际情况决定是否新增加足球场地,或者是建设更专业的足球场地。

(三)创设足球文化氛围,促进学生足球意识的提高

足球运动是世界级运动项目,在多个地区被大力推广。但是我国小学分布广泛,有些小学周边区域对足球运动不感兴趣,推广力度不足。为此,建议小学联合当地政府积极开展足球文化推广活动。

(四)创新足球教学模式,重视家园合作价值

小学校园足球“一校一品”特色运动课程开展需要引进更先进的足球教学模式,以发挥出足球运动对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强化学生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的作用。首先,学校应当重视足球文化的课程设计地位,积极融入校园足球文化,提高学生对足球特色课程的兴趣。其次,足球教师需要积极学习情境教学、游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同时在课堂上融入多媒体技术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等,丰富课堂内容。最后,学校需要重视家园共育的价值,引导家长参与校园足球特色课程,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学习环境。

三、总结

小学校园足球可以提升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强化学生的足球运动兴趣。而“一校一品”足球特色运动课程的建设是小学校园足球发展的重要基础。要想优化当前特色足球课程就需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完善师资力量、优化基础设施、创新教学模式。相信随着教育改革的再次深入,校园足球“一校一品”特色课程的建设也有更多新的方法,这类课程会成为小学体育教学的中流砥柱。

参考文献:

[1] 邢娟 . 影响小学校园足球文化发展因素分析 [J]. 当代体育科技 , 2019, 9(34): 134+136.

[2] 栗春 . 体教融合视角下小学校园足球文化构建研究 [J]. 当代体育科技 ,2021, 11 (16): 237-240.

[3] 刘晴 , 蔡艺 . 校园足球背景下小学足球课程教学内容设置研究 [J]. 体育科技 , 2023, 44 (01): 141-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