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财务共享模式下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创新路径

作者

张云

黑龙江建三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政务服务中心

事业单位设置会计工作主要目的是控制并统计单位资金流动状态,提高资金利用率,充分发挥财务资源应有价值,但实际工作中,经济效益并不是事业单位的运营需求,因此,事业单位会计工作通常用于统计政府补助资金、明确单位可用资金额度,及时上报单位财务资源流动情况,以免出现资金不足或贪污腐败等问题。此外,事业单位会计工作进行时,必须科学、合理监督具体工作流程,通过构建现代化财务共享管理模式,全面实现事业单位财务资源高效化、信息化管理。

1. 财务共享模式下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组成成分

1.1 资金报销处理系统

事业单位会计工作进行时,需要统计并报销各个部门日常运营生产消耗的资金,上交报销凭证,待上级部门审核通过后,就可以向各个部门发放相应金额。财务共享模式下事业单位会计工作,要求工作人员共享报销的具体金额、时间、去向等信息,由所有工作人员进行监督与检查,有效提高报销流程科学性及真实性,防止不当行为出现。此外,报销工作进行时,也可以使用功能多样化、运行稳定的现代化信息设备,通过信息设备高效、透明完成报销凭证的申请、传递、审核、报销等工作,以实现信息化会计办公,提高事业单位会计工作便捷性、高效性、准确性。

1.2 资金核算统计系统

财务共享模式下事业单位会计工作,可以通过构建资金核算统计系统,将单位资金流动信息公布到财务共享系统中,精准计算事业单位某一时间段内资金周转状态。首先,构建资金核算统计系统,要求工作人员根据资金使用方向、汇款时间等因素,对资金周转情况进行分类,以判断事业单位运营实际盈亏状况,有助于加强会计工作科学性与专业性,提高事业单位资金流动安全性与透明度。其次,财务共享模式可以为事业单位会计资金核算工作提供信息技术支撑,如大数据、人工智能等,这些技术具有自动统计并整理单位资金等功能,可以有效加强事业单位资金使用效率与质量,提高经济效益。

1.3 财务信息储存系统

财务共享模式下的财务信息储存系统,能够将事业单位所有资金流动数据信息自动储存在财务共享中心内部系统,向各个部门展示当前财务具体收支信息。财务信息储存系统,可以使用统计图表、3D 建模等形式,对事业单位资金流动情况进行对比与分析,绘制相应时间内财务收支折线图。此外,构建财务信息储存系统还可以与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相融合,实现事业单位会计工作智能化、现代化发展,保障财务数据信息全面透明化,减少资金周转风险。

1.4 财务共享交互系统

财务共享模式下的财务共享交互系统,是保障事业单位会计工作正常开展的前提。在建立财务共享交互系统时,主要目标是连接资金流动信息统计程序和银行线上运营程序,以实现银行账户与财务信息共同管理,若共享中心构建失败,则无法实现财务信息共享与交互。同时,财务共享交互系统也是事业单位各个部门协调合作与沟通的桥梁,是保障事业单位财务资源正常周转的基础。

2. 财务共享模式下事业单位会计工作创新措施

2.1 优化财务管理体系

财务共享模式下事业单位会计工作创新措施之一,就是优化财务管理体系。首先,事业单位需要对会计工作进行科学、统一的管理,通过合理引入现代化、数字化财务信息管理设备,建立财务信息管理中心,统计各个部门对事业单位资金流动的影响,合理分配工作任务并设计相应的考核标准,以提高工作人员工作严谨性与规范性。其次,也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对员工工作结果进行严格检查与监督,有助于提高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体系管理效果,避免单位资金不足、超支等情况出现。

2.2 完善税务及资产管理体系

若事业单位财政亏损金额过大,就必须完善税务及资产管理体系。首先,事业单位在进行日常生产运营时,用于采买工作的资金会在实际应用中出现损耗,财务部门工作人员需要提前采取折旧管理措施,参考事业单位历史管理信息及有关部门发布的相关规范标准,使用现代化技术设备更新并公布税务及资产管理新体系,阻止亏损金额持续上升。其次,税务及资产管理体系更新期间,会计工作必须精准识别需要使用传统方式或现代化设备进行计算的财务信息数据,并根据相关标准分类计算结果,有助于提高事业单位税额金额计算效率与质量,优化税务工作计算流程,提高经济利润。

2.3 改革会计工作计算方法

会计工作计算方法,是保障事业单位财务信息计算结果准确性与真实性的关键因素之一,财务共享模式下创新事业单位会计工作,及时改革会计工作计算方法至关重要。改革会计工作计算方法过程中,若计算的资金并未流动,就需要从盈利与亏损、风险发生概率等方面进行计算,以便上级部门观察并决定资金流动方向。此外,会计工作计算结果检测,主要是通过向管理部门提交申请,将计算结果,如事业单位收支情况、资金使用金额及去向等,以图表、统计图等形式上交到上级部门进行审核,若事业单位产业链庞大,分公司数目众多,改革会计工作计算方法时也需要统一所有分工公司计算设备,共同进行结果审核,有助于提高财务信息兼容性及计算效率,降低成本投入。

结语:财务共享模式下事业单位会计工作,主要可以通过优化财务管理体系、完善税务及资产管理体系、改革会计工作计算方法等路径进行创新,可以显著提高事业单位财务信息管理效率与质量、加强资金流动安全防御能力,为单位带来更多经济收入及公众信任度。在未来发展中,还需要深入探索财务共享模式下事业单位会计工作创新路径,提高工作人员协调沟通互动能力,充分发挥财务共享优势,促进事业单位进一步优化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焦菲 . 财务共享模式下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创新路径 [J]. 财讯 ,2025,(09):146-148.

[2] 张莉 , 沈登全 . 财务共享模式下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创新路径研究[J]. 河北企业 ,2024,(10):1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