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核心素养下初中英语个性化阅读教学探究

作者

肖秋萍

江西省泰和中学 343700

引言: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核心素养成为引领基础教育变革重要理念,强调培养学生适应终身发展与社会发展需要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包含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与学习能力四个维度,其中阅读是语言输入关键环节,对提升英语综合能力具有基础性作用。然而,传统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往往忽视学生个体差异,采用统一教学模式难以满足不同学生发展需求。因此,探索核心素养下初中英语个性化阅读教学具有重要理论价值与实践作用。

一、核心素养引领下个性化阅读教学现状分析

从积极方面看教师已逐渐认识到个性化教学重要性,开始尝试差异化教学设计,新课标强调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促使阅读教学更加关注学生需求,数字技术融入为个性化阅读提供了技术支持使得资源获取与学习路径多样化成为可能。然而现实教学中仍存在诸多问题,比如教学理念与实践脱节,许多教师虽认同个性化理念但实际教学中仍采用一刀切方式,评价机制单一过分强调统一标准考核,忽视学生个体进步与多元发展。教学资源配置不均衡,部分学校缺乏支持个性化阅读所需资源平台,教师专业能力不足缺乏对学生认知特点分析与差异化教学设计能力,班级规模普遍偏大,客观上增加了实施个性化教学难度。

导致这些问题主要原因包括应试教育惯性思维仍然存在,升学压力导致教学目标功利化,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城乡差距明显,教师培训体系不完善,缺乏针对个性化教学专项指导。家校协同机制不健全,家长对个性化教学理解不足,学情分析工具缺乏难以精准把握学生阅读能力差异。这些现状表明,构建核心素养导向下个性化阅读教学体系既是必要也是挑战,需要从理念更新、制度保障、资源建设等多方面综合推进。

二、核心素养导向下个性化阅读教学策略构建

通过建立阅读能力诊断体系运用形成性评估、阅读习惯调查、速度测试等方式以此绘制学生个体阅读能力图谱为后续教学提供精准基础,建设分级资源库,依据词汇量、句式复杂度以及话题熟悉程度等维度,将材料划分为基础、提高、拓展三级并结合学生兴趣爱好,提供丰富选择空间。任务设计环节创设梯度化任务群,包括基础理解型、分析思考型、创造应用型三类任务,满足不同认知水平需求,学习支持层面开发适切辅导策略,涵盖同伴互助机制、教师精准指导、自主学习工具等多种形式。评价反馈体系则强调多元化,关注进步情况而非绝对水平,通过学习档案袋、阅读日志、能力等级描述等方式记录成长轨迹。

以人教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下册 Unit 1AnimalFriends 为例,个性化阅读教学策略应用可具体展开。课前准备阶段教师进行学情调查,了解学生对动物主题兴趣程度与已有知识基础,据此将全班划分为基础、中等、提高三个层次学习小组。构建三级阅读资源库:基础组提供简化版本课文《Amazing Animals》,控制词汇量在 200 个左右,配以丰富图片辅助理解,中等组使用教材原文,增添简单背景知识补充材料。提高组则额外提供National Geographic Kids 杂志相关课文节选,增加挑战性。任务设计上采用共性 + 个性模式:全班共同完成课文主旨理解、关键词汇识别等核心任务,而差异化任务则各有侧重——基础组侧重填空、判断等基础理解练习,中等组需完成动物特征分类、比较等思维拓展活动,提高组则挑战设计保护濒危动物宣传手册,体现创新应用能力。教学过程中,教师灵活运用专家小组策略,安排不同能力学生交叉合作,共同完成阅读任务,为各层次学生提供相应支持工具如基础组配备生词表、句型框架提高组则提供分析指南。评价环节采用多元方式,基础组重点评价词汇认知与理解准确度,提高组则强调思维深度与创造性表达,确保每位学生都能获得适合自身水平成长性反馈。

三、核心素养视域下个性化阅读教学实践路径

在课前阶段侧重诊断评估教师通过兴趣调查、能力测试等方式搜集学情数据,将学生分为不同能力组,制定相应学习目标与阅读计划,同时预设阅读材料层级为不同学生准备适合难度文本,确保挑战性与可达性平衡。课中阶段注重多元互动采用共性引导 + 个性探索模式,通过共同核心任务确保基本目标达成,差异化拓展任务满足个性需求,实施灵活分组策略,根据教学目标交替使用同质分组与异质分组。设计多通道阅读活动包括速读定位、细读理解、批判性阅读以及创造性阅读等不同层次任务,提供选择性学习路径让学生根据兴趣选择不同主题文本或任务。

以人教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下册 Unit4EatWell 为例,个性化阅读教学实践路径可具体呈现。课前阶段教师设计饮食习惯与健康主题问卷,了解学生饮食文化背景知识与阅读兴趣点,据此将全班学生划分为 A(基础)、B(中等)、C(提高)三个层次学习社区。针对课文内容为 A 组学生提供简化版本与中英文对照参考,降低理解难度,B 组使用原版教材并配以关键词汇解释 .C 组则增加营养学知识拓展材料,提升认知挑战。课中环节采用共读 - 分组 - 汇聚三段式结构:全班共读核心段落,把握课文主旨。分组展开差异化阅读任务——A 组完成阅读理解检测,教师提供近距离指导,B 组进行健康饮食习惯对比分析,小组协作学习,C 组则开展跨文化饮食比较分析,自主探究学习,教师巡回指导为不同组别提供针对性支持。任务设计上体现层次性:A 组聚焦基础词汇理解与文本信息提取如完成食物分类表格,B 组强调思维训练如分析不同国家饮食习惯优缺点,C 组则侧重创新应用如设计平衡膳食计划并用英语展示说明。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 , 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结论:

个性化阅读教学契合核心素养培养要求,能够有效提升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构建个性化阅读教学体系需要从学情分析、资源建设、任务设计、评价反馈等多维度统筹规划。实施个性化阅读教学应贯穿课前诊断、课中互动、课后拓展全过程形成闭环,技术支持与教师专业发展是推进个性化阅读教学关键保障。未来可进一步探索人工智能辅助下个性化阅读路径,以及不同学段衔接问题为构建更加完善英语阅读教学体系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于鹰 . 基于信息技术支持的初中英语个性化阅读教学探究 [J]. 学周刊 ,2024,(35):100-102.

[2] 何永芳 . 翻转课堂模式下的初中英语阅读个性化教学策略 [J]. 校园英语 ,2024,(45):148-150.

[3] 俞瑾 . 初论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英语个性化阅读教学新思维 [J]. 课堂内外 ( 高中版 ),2024,(23):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