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建筑测量技术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

刘进

邢台市恒跃房产综合服务有限公司 河北省邢台市 054001

引言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对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注日益加强,绿色建筑因其在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方面的优势而受到广泛重视。绿色建筑的设计、施工和维护需要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以达到高效能和资源最优化的目标。其中,建筑测量技术,如 3D 激光扫描和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已成为提升建筑可持续性的关键工具。本文旨在通过探讨建筑测量技术在绿色建筑中的具体应用,分析这些技术如何助力绿色建筑发挥最大效能,并在实际案例的支持下,展示其在实际建筑项目中的应用成效及对行业的积极影响。通过这一研究,我们不仅可以深化对建筑测量技术的理解,还可以推进建筑行业向绿色转型的步伐。

1、概述绿色建筑及其重要性

1.1 绿色建筑定义与特点

绿色建筑在建筑全生命周期内遵循可持续发展理念,通过各环节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统一,核心目标是降低对自然资源的消耗,促进人与环境和谐共生。其特征涵盖多方面:强调提升能效,利用新型节能材料和技术,优化设计布局自然采光、通风和保温性能,降低供暖制冷需求;选材注重环保,倾向可再生和可循环利用材料,外部设计考虑与生态环境融合;重视水资源管理和利用,设置雨水收集和废水处理设施,提高循环利用率;倡导废弃物分类回收和再利用,追求零废弃;注重居住舒适性,调控热舒适性、声环境和室内空气质量,关注使用者心理和生理。现代社会,环境危机和资源枯竭问题凸显,绿色建筑理念被各国政府和建筑行业接受,其推广对减缓气候变化、提升生活质量、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在此背景下,建筑测量技术成为促进绿色建筑发展的关键工具,通过科学测量与管理,将绿色建筑理念落到实处,推动建筑行业转型与升级。

1.2 绿色建筑的环境及经济效益

绿色建筑环境效益显著,体现在资源节约、能效提高和生态保护等多维度。设计施工时,它强调合理利用资源,用可再生材料、减少废弃物、优化工序,降低自然资源消耗,减轻环境负担,保护生态系统,如雨水收集回用可缓解水资源短缺。能耗上,绿色建筑优势明显,通过高效隔热层、智能能源管理系统及利用可再生能源,降低运营能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缓气候变化,高效设计和设备能在满足需求时大幅降耗。生态保护方面,其设计考虑周边环境,如绿化屋顶和垂直绿化增加绿地面积、加强生物多样性、改善城市气候。此外,绿色建筑经济效益可观,能效高、运营成本低,可节省能源费用,还获政策优惠与财政支持,市场价值不断增长,推动相关产业发展。绿色建筑优势众多,是建筑行业重要发展方向,值得推广研究。

2、建筑测量技术在绿色建筑中的运用

2.1 3D 激光扫描与BIM 模型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

3D 激光扫描技术与建筑信息模型(BIM)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是提升设计与施工效率的关键。3D 激光扫描是高精度测量技术,能快速捕捉建筑物或场地的细致三维数据,可用于新建筑设计和现有建筑改造、节能评估。它提供准确几何信息,助设计团队理解现有环境与建筑关系,清晰展现建筑实际形状尺寸,识别潜在设计问题。设计师可借扫描数据模拟光照、通风等环境因素,优化阳光能效与空气流通效率,还能将点云数据转为 BIM 模型,直观分析建筑空间信息与性能。BIM 是绿色建筑不可或缺的工具,集成设计、施工与运营各方面,能模拟建筑生命周期环境绩效。设计阶段,可评估不同材料和技术方案的能效与环境影响,辅助决策;促进多专业协同,减少资源浪费。施工阶段,与 3D 激光扫描结合,实时扫描现场,及时发现与 BIM 模型偏差,避免返工,提高效率、降低碳足迹。运营阶段,BIM 模型可分析日常运营数据,实时监测能耗、空气质量等指标,优化建筑性能,还能为改造提供依据,分析设施可持续性与经济性,支持维护升级。二者助力建筑行业向可持续、环保方向发展。

2.2 建筑测量技术提升绿色建筑性能的实例分析

建筑测量技术在绿色建筑性能提升上成效显著,在多个项目中得以验证。以某高层绿色建筑项目为例,设计阶段,运用 3D 激光扫描结合BIM 模型优化了建筑形态与结构布局,提升了节能性能。

项目初始,3D 激光扫描技术对预定施工场地细致数字化建模,提高了测量精度,为 BIM 模型创建提供可靠数据。将实地扫描数据输入 BIM 软件,建筑师和工程师可实时评估设计可行性,检测潜在缺陷,为设计优化奠定基础。结合绿色建筑原则,项目在整体形状、朝向和光照分析等方面重新规划,最大程度利用自然光照和风能,降低能耗。

施工阶段,建筑测量技术持续发挥关键作用。BIM 模型让各施工环节协调管理更高效,施工团队借助实时更新模型精准执行设计,确保符合绿色建筑标准。同时,测量技术严格监控材料使用量和施工进度,避免材料浪费与工程延期,提升资源利用效率。

评估阶段,建筑测量技术不可或缺。建筑完工后,通过高科技测量工具进行能效检测评估,确定能效等级。数据分析表明,该项目实际能效指标远超预期,能耗降低 30% ,碳排放减少 25% 。这不仅证明了测量技术在建筑性能评估中的有效性,还为未来绿色建筑标准制定提供了有力数据支持。

总之,3D 激光扫描与 BIM 模型结合的建筑测量技术,在绿色建筑的设计、施工和评估各环节,均展现出提升建筑性能的重要性,为建筑行业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技术支撑。

结束语

本研究系统地探讨了建筑测量技术在绿色建筑中的多方位应用,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揭示了该技术在绿色建筑设计、施工及评估中的重要价值。通过现代测量技术,如3D 激光扫描和BIM 模型,不仅提升了建筑能效,也实现了资源使用的最优化。然而,技术应用的广度和深度仍受限于现行技术发展水平和行业接受程度。未来研究可以聚焦于更先进的测量技术开发,以及如何在不同地区和建筑类型中推广这些技术。紧密结合技术创新与政策支持,将进一步推动绿色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晓旭 .3D 扫描测量与 BIM 技术在大型异形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J].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22,45(03):173-175.

[2] 曹长立 , 李飞 , 房盼 .BIM 技术与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分析 [J]. 建材发展导向 ,2022,20(06):16-18.

[3] 刘美荣 . 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发展建筑 [J]. 华东科技:综合 ,2021,(09):0105-0105.

[4] 王海 .3D 扫描测量与 BIM 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J].居业 ,2020,0(04):67-67.

[5] 周乐 . 节能建筑、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发展建筑 [J]. 市场周刊·理论版 ,2020,(77):0143-0143.

姓名: 刘进

出生年月 :1999.10.9

性别: 男

民族: 汉

籍贯: 襄都区

学历: 本科

研究方向: 建筑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