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项目BOT模式中的时间成本控制与市场开发协同机制
杨吉江
中交二航局市政建设有限公司 辽宁省大连市 116630
引言
BOT 模式利用社会资本,发挥私营部门效率优势,是全球常用大型基础设施项目模式,在BOT 模式下,通过特许权协议将项目投融资、建设及运营等交由私营部门完成,以减轻政府财政压力,提高公共服务供给效率 [1]。
但是 BOT 项目投资大、周期长、关系复杂,本身就存在高风险。实践中有两个“痛点”,一是时间成本失控,工期延误不仅直接造成融资成本、管理成本的暴增,还会让项目晚进入运营收费期,影响投资回报;二是市场开发脱节,项目建设与市场实际需求背道而驰,建成后运营惨淡 [2],项目陷入长期亏损。
当前的研究大多把二者当作独立的部分来处理,没有注意到它们之间存在联系并且互相制约,所以,笔者想要打破这种壁垒,去探寻BOT 模式之下时间成本控制与市场开发协同的内在机理,塑造一个可以统合二者的时间成本风险管理和协同应对框架,从而给改善 BOT 项目整体效益给予理论支撑和操作指引。
1. 建筑项目 BOT 模式概述与风险类型
1.1 BOT 模式的基本内涵
BOT 模式属于一种结构化的项目融资及执行方式,其关键之处在于政府把某些基础设施的特许权给予给私营项目公司,由后者全权承担投融资,设计,创建以及经营的任务,依靠向用户收费或者由政府支付来回收资金并获取收益,等到特许期限完结以后,再把项目设施无条件或者有条件地交给政府,这种模式实际上就是用市场手段来进行资源调配,从而做到政府与社会资本共同分担风险并分享利益。
1.2 BOT 项目核心风险识别
在整个 BOT 项目的周期中,都会面临相应风险,且相互关联,不断变化。欲对其进行良好管理,需要明确地认识其主要风险如下。
融资与财务风险:由于是资本密集型项目,需要承担的风险有融资渠道不通畅的风险 [3]、利率汇率剧烈波动的风险、通货膨胀高于预期的风险、项目现金流量预测过于乐观而导致偿债危机的风险。
运营与维护风险:进入运营期之后,存在运营效率达不到预期[4],维持成本超出测算,原材料价格上升,出现重大的安全事故或者环境污染事件等风险。
2. BOT 项目时间成本控制机制研究
在 BOT 项目中,时间就是金钱。工期的拖延将直接影响管理费、融资利息和机会成本。所以建立一套科学、系统的工期成本控制机制是十分重要的。
2.1 时间成本控制的核心影响因素
造成耗费时间的原因有很多方面,主要有以下几点:
前期策划阶段:可行性研究不够深透、项目地点选择不合理、需求判断有误以及特许权协议书约定工时有误。
设计与技术阶段:因为方案设计不成熟导致变更过于频繁、技术标准选用不合理、对新技术应用风险评估不到位。
建设实施阶段:进度计划编制不合理;资源调配错误;供应链断裂;合同变更管控混乱;外部协调难 [5]。
外部环境因素:审批流程受到影响,不可抗力和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给材料供应和价格造成了影响。
2.2 时间成本的全过程控制策略
时间成本控制需贯穿项目全生命周期,构建“源头预防”至“过程纠偏”的闭环管理
1. 加强前期策划与合同设计,奠定控制基础
深度可行性研究:投入足够的资源做详细的市场、技术、财务和法律可行性分析,让方案足够成熟稳定,从源头上杜绝颠覆性的变更。
科学编制基准进度计划:采用关键路径法 (CPM) 等工具找出关键任务,计划要考虑到各种约束并留有合理的备用时间,计划要有科学性,可操作性。
严谨的合同工期约定:在特许权协议及相关合同里,把总工期,关键节点,工期延误的责任划分[6],索赔流程以及奖惩制度明确下来,用契约来约束各方的行为。
2. 实施动态监控与精细化管理以实现过程纠偏
应用挣值管理:将根据计划和实际情况的比较,用 SV/CV 数值化地分析进度和成本偏差预警,并用来支撑决策数据。
主动地改变经营流程,任何变更都应进行科学论证,评估其对工期、成本、质量的影响,并得到有关各方的认可后方可进行,不要随意变通,
以免影响施工进度。
优化资源与供应链管理: 通过引入精益建造理念来消除供应链各方面的浪费问题,使得人力、物力以及机具可以准时按量的到位,使施工可以正常开展下去[7]。
3.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控制效率
推广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在 BIM 基础上开展碰撞检查及施工模拟优化设计,以期解决设计冲突、降低返工率、缩短工期。
构建协同管理信息平台:打造一个统一上传到云上的进度、成本、质量、安全等方面信息集合平台,让各方干系人都能及时获取所有方的信息数据,避免“信息孤岛”的产生,提高交流和决策效率。
3. BOT 项目市场开发协同机制探析
如果说时间成本的控制是“节流”,那么市场开发就是“开源”,市场开发成功取决于项目各参与方在目标、利益、行动上的高度统一。
3.1 市场开发协同的必要性与挑战
市场开发是项目始终存在的动态过程,协同的必要性在于建设要面对市场,运营要适应市场,协同挑战主要在于:
利益目标冲突:政府、投资方与用户目标存在天然张力。
信息不对称:项目公司与政府间的信息壁垒易引发决策偏差。
短期与长期矛盾:建设方可能重视短期利润,而忽略影响长期市场吸引力的设计细节。
3.2 构建市场开发协同机制的核心策略
应对挑战需构建利益纽带、信息基础、契约保障的协同机制
1. 构建利益共享与风险共担的激励相容机制
设计弹性收益分配合同: 在特许权协议中加入与市场绩效挂钩的条款,“最低收入保障 + 超额利润分享”,即能提供风险缓冲,又能激励开拓市场。
明确市场风险分担边界:明确因政策改变、不可抗力等因素造成的市场风险由谁承担或共同承担,形成长期的信任与合作关系。
2. 构建常态化的多方沟通决策平台
成立跨方协同委员会:成立政府、项目公司、技术专家、乃至用户代表组成的常设委员会,定期共同讨论定价、服务升级等重大市场决策。
实现市场信息双向流动:项目公司定时把运营数据和用户反馈告知政府,政府立刻通告有关规划和政策,从而协助项目公司预估市场走向。
3. 推动建设运营一体化的市场导向机制
运营团队前置参与设计: 让运营团队在设计之初就站在市场化角度,从用户体验、运营效率、维护成本等方面提出建议,保证项目的市场化设计。
市场适应的柔性化建设 : 鼓励采用分期建设、分模块等柔性策略以使得根据市场的反应对后期建设做出灵活的调整 , 运营期间应该建立迅速的市场反应机制, 对服务和服务持续更新、开发衍生品。
4.1 风险的交叉影响与协同管理必要
时间与市场风险存在显著联动效应:
时间市场:工期拖得越久,就会错过最佳的市场进入时机,损及品牌形象,甚至有可能让特许权不保。
市场时间:市场需求预测出现偏差,会使项目的中期发生较大的设计方案调整,会造成项目的工期延误、费用增加等问题。
分割开来的管理无法管理好交叉性风险,要建立协同的风险管理机制,来实现对风险的联合作出识别,联动作出评估,联合作出应对。
4.2 协同风险管理框架
有效的协同风险管理框架包含四个关键环节:
1. 协同风险识别
跳出单一的风险列表,着重找出“交叉风险点”,借助情景分析法,想象“如果工期延后 20% ”或者“如果市场需求比预期低 30% ”,会引发哪些财务,合同,经营上的连锁反应。
2. 联动风险评估
运用蒙特卡洛模拟等量化模型,把工期和市场收入波动对项目核心财务指标的交叉影响综合起来评估,以此来判定风险的优先级。
3. 综合风险应对
风险应对策略需兼顾时间与市场维度
契约层面: 设计“双向”激励条款,比如把“按时完工”同“运营之后第一年实现目标收入”联系起来,予以综合奖励。
管理层面:建立“时间 - 市场”联合决策机制。当面临是否为市场功能优化接受设计变更的决策时,联合决策委员会需要根据量化评估的结果权衡工期成本增加与未来市场收益提高的得失。
结论与展望
本文结论如下:一个项目成功的前提是掌握好时间和市场这两大核心因素,而有效的时间成本控制需要全程进行,而成功的市场开发是多个方面的协作,在时间维度上形成合力,才能使项目获得成功,因此最终必须形成时间与市场两个维度的协同风险管理体系,在这一体系中需要识别出存在的交叉风险,并且能够实现联动响应与同步监测,才能真正的把风险降到最低值并且使得项目的最终收益达到最大化。
本研究的贡献是给 BOT 项目管理理论增添了“时间 - 市场”二元协同的新视角,而且给出了具备实际操作性的策略框架,不过,研究依然偏重于定性分析和理论构建,缺少量化实证支撑。
未来研究可以深入的方向有:多案例量化实证研究;研究区块链、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应用路径;BOT 项目协同风险管理模式跨文化比较研究。
参考文献
[1] 陈耀勇 .BOT 模式下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研究 [J].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 ,2013,(08):144.
[2] 冯欣 . 建筑施工企业优化项目全过程成本控制与管理的建议探析 [J]. 商讯 ,2023,(20):82-85.
[3] 刘艳梅 , 王海洋 . 协同和差异化开发县域物流市场的思考和探索 [J]. 邮政研究 ,2023,39(06):62-66.DOI:10.13955/j.yzyj.2023.06.10.05.
[4] 杨祥 , 李国良 . 基于 AHP 和云模型的公路 BOT 项目风险管理研究 [J]. 价值工程 ,2024,43(04):19-22.
[5] 黄洵 , 李宗耀 . 风险分担机制下城市污水处理 BOT 项目特许定价研究 [J].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23(03):41-46.
[6] 张悦 . 基于全生命周期的建筑工程施工项目招标合同执行研究 [J]. 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 ,2025,38(02):107-109.DOI:10.13824/j.cnki.cmtm.2025.02.006.
[7] 张亚鹏 .BOT 项目投融资管理及风险措施 [J]. 大众投资指南 ,2024,(13):79-81.
杨吉江(1993 年2 月) 男 吉林省吉林市 汉族
大学本科 中级经济师
研究方向:建筑行业市场开发
中交二航局市政建设有限公司 辽宁省大连市 116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