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刍议现代建筑工程中的供热通风与空调安装技术

作者

王振

山东都城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264200

引言

在当今建筑工程中,供热通风空调安装施工技术应用十分广泛,通风与安装施工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建筑项目的交付使用及后期住户的生活质量水平。建设单位要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严格把控施工各环节、不断提升质量管理在施工流程和监督检验环节的应用水平,才可以有效发挥出系统安装设计的初衷和建筑空调的应有效果,为建筑提供更加良好的居住环境和空气质量。

1 建筑供热通风和空调安装的重要性

建筑供热通风和空调安装的重要性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首先,其可以保障居住者的居住体验,供热通风和空调可以根据人们的生产生活需求来调节室内温度、湿度,以确保室内温度均匀稳定,满足人们的室内温度和湿度调节需求并适时引入室外新鲜空气,排出室内污染空气,提升室内环境的含氧量和空气质量,达到最佳居住体验。其次,供热通风和空调安装的质量会影响建筑运行成本及人们的生活成本,保障供热通风和空调安装的合理性、科学性和有效性,可以更好地降低建筑运行损耗。我国人口基数大、城市人口密度较高,建筑数量较多,建筑物能源消耗在社会总能源消耗中占据极大的比重,这也是加剧温室效应和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供热通风和空调系统的安装质量提升有助于降低能耗。

2 现代建筑工程中的供热通风与空调安装技术

2.1 管道安装技术

管道安装作为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的基本内容,直接影响着良好施工效果的呈现,所以施工单位需要高度重视管道安装技术的应用。第一,在管道正式安装前,工作人员需要完成各项施工准备工作,同时制定详细具体的施工方案,将关键施工部分绘制出正确的大样图。结合施工方案,展开样板引路。第二,在安装环节,专业施工人员需要重视各项细节性操作,确保管道各部分安装到位。第三,认真检查管道安装质量,实施试运转。检查合格后,才能正式投入应用。此外,工作人员还需要处理好管道连接问题。因为管道接口通常比正常位置薄弱,如果不严格控制施工质量,很容易损坏和发生泄漏。为确保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管道的稳固性、严密性,工作人员需要选择合适的连接方式。并在安装过程中,精准对接相关管道。同时对接口部位采取充分的保护措施,避免接口位置泄漏。若连接钢管时涉及焊接操作,还需要科学调整好焊接参数,促使管道焊口尺寸合适,焊接质量良好,不存在夹渣、虚焊等多种焊接缺陷。且焊接口不应该与管道接口重合,以免加大泄漏风险。

2.2 设备选型与安装技术要点

(1)供热设备选型。建筑物热负荷计算是供热设备选型的依据。考虑建筑物的围护结构(包括墙体、门窗等的传热系数和面积)、使用功能(如住宅、商业、办公等)等因素。对于建筑,单位面积热指标一般在 50~70W/m2 。通过详细计算每个房间的热损失,汇总得到建筑物的总热负荷。锅炉作为主要供热设备,其额定功率要满足建筑物最大热负荷需求。同时,要优先选择新型节能锅炉,一般其热效率可达 90% 以上。热效率的提高不仅能降低能源消耗,还能减少运行成本。(2)通风设备选型。通风设备中的风机选型需依据通风量和通风系统阻力。通风量通过建筑物的空间体积和换气次数计算得出。以一般办公室为例,换气次数为 3 ~ 5 次 /h。根据房间长、宽、高计算出空间体积后,乘以换气次数得到通风量。通风系统阻力包括沿程阻力和局部阻力。沿程阻力可根据风道的长度、管径、粗糙度等因素计算,局部阻力则因风道的弯头、三通等管件产生。通过专业的阻力计算软件或经验公式计算后,确定风机的全压,从而选择合适型号的风机。(3)空调设备选型。空调设备选型重点考虑制冷量、制热量等参数。对于舒适性空调,夏季室内设计温度一般为 24~26% ,冬季为 18~20% 。以面积为 20m2 的房间为例,在夏季室外温度为 35°C 、室内温度要求为 26°C 时,根据传热学公式计算,制冷量约需 2500W 。计算过程中要考虑房间的朝向、围护结构的隔热性能等因素,确保空调设备能满足室内温度调节需求。

2.3 新风系统

新风系统完善可以保障室内空气新鲜,提高住户的居住体验,保障居民身体健康、身心愉悦。而在新风系统安装中施工人员可抓住如下几个关键要点作出调整。首先,应当紧抓新风量和送风方式对新风系统作出优化和调整。在新风量调节中可根据建筑内部的人员密度、活动强度确定新风量的具体参数。在送风方式调整中需充分考量不同建筑的装修风格、室内结构引入顶部送风、侧壁送风、地面送风等不同送风模式达到较好的通风效果。还需要注意的是,应根据室内美化需求调节送风模式,避免对房屋内部结构产生破坏。其次,应对风管布置和连接方式作出适当调节,可从送风口位置和送风口数量、送风形式等方面分析风管如何布置能够降低生活成本、保障送风质量,保证风管布置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和针对性。较为常见的风管布置方案主要包含环形型、树枝型、直线型等不同类型。在确定送风方式后,根据送风需求对风管的连接方式和材料规格、密封方式进行适当调整。最后,需加强对处理设备和仪表的管理,在处理设备及仪表分析中应当充分考量外部环境的温度、湿度及污染物参数等相应信息,引入过滤器、加热器、冷却器、换热器、湿度调节器、传感器等不同仪器设备,配合处理模式的适当调节实现新风系统的智能化、自动化运转。例如可通过恒温恒湿、节能回收、变频调节等多种方式,在降低能耗的同时提高人们的居住体验。

2.4 结露滴水与噪音问题处理技术

暖通空调运行进程中,经常会产生结露滴水与噪声问题,这对空调应用效能的提升造成了影响,为了改善这一情况,就需要使用有效的技术进行处理。首先,对于结露滴水问题而言,施工进程中应该保障空调系统的保温层完善无损,保温材料的选择也应该符合规定的导热指标和吸水率标准,工作人员应该在管道与设备接口部位应用高性能密封材料,规避产生冷桥现象。在系统设计环节,工作人员应该准确计算出管道的坡度以及排放长度,保障冷凝水可以顺利排出,规避积水问题造成结露情况。在安装冷凝水排放管时,工作人员应该设置数量充分的排水点,并定期检查排水系统是否保持畅通状态,避免因为堵塞情况造成结露问题。其次,对于噪音问题来说,在施工进程中应该选用低噪音设备,进行设备安装时,使用减震隔音箱,减少振动和噪音传播。管道安装过程中,笔者建议使用具有弹性的吊架以及隔振支架,降低管道与建筑构造之间的硬连接,降低运行时的振动噪音。进行风道设计时,工作人员应该科学规划风速以及风道截面积,避免气流速度过快产生噪音,必要情况下可以在风道中设置消声器或隔音材料,进一步降低噪音。

结语

综上所述,暖通空调系统不断更新升级、优化的背景下,想要充分发挥出变频变量技术,还需借助智能计算和决策的辅助,确保安装工作得到落实。只有纳入多样化的创新技术手段,才可推动暖通管空调以及其他机电安装工程得到稳步推进。

参考文献

[1] 洪马超 . 建筑暖通环节供热通风和空调安装要点探析 [J]. 科技与创新,2020(8):98- 99.

[2] 高兴洋 . 建筑暖通环节供热通风和空调安装要点研究 [J]. 住宅与房地产,2020(6):190.

[3] 双加清 . 建筑暖通环节供热通风和空调安装要点研究 [J]. 地产,2019(24):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