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高含水油田化学驱(聚合物/ 表面活性剂)驱替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

吴凡 杜洋

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志丹采油厂 陕西延安 717500

油田开发进入高含水时期之后,传统水驱技术由于效率衰减使得许多剩余油无法被开采出来。在这种情况下,化学驱技术逐渐变成提升采收率的主要途径。聚合物驱和表面活性剂驱凭借自身的优势得到广泛关注。聚合物借助提升注入液黏度和改良流度比来增大波及体积,表面活性剂凭借明显削减油水界面张力的机理促使束缚油释放并加强微观驱替效果。油藏特征和注入体系的契合状况对于驱替性能有着决定意义。

一、聚合物驱和表面活性剂驱的作用机制与影响规律

(一) 聚合物驱对流度比改善的作用规律研究

聚合物驱油技术的主要原理是向储层注入高分子聚合物溶液,提高注入水流体的黏度,大幅度降低驱替过程中的水相和油相相对渗透率,抑制水窜,扩大驱油波及体积,提高采收率。在高含水油藏开发后期,由于地层非均质性加剧,水相容易沿着高导流带流动,导致剩余油集中在低渗透区或微细孔隙中。聚合物具有长链结构,在低渗介质中具有良好的滞留性,可以实现精准调剖,改善注入水波及效率。其效果受分子量、黏度、耐温耐盐等因素的影响,过高或过低的分子量都会产生不利影响。

(二) 表面活性剂驱降低界面张力机理研究

表面活性剂驱油技术的关键机制是表面活性剂分子结构中的亲水基团和疏水基团在油水界面上有规律地排列,大幅度降低了油水界面张力,使残余油从岩石表面脱离出来,并以微滴的形式分散到水中,从而实现了微观上的驱油效果。高含水率油田后期开发时,残余油往往以膜状、夹层状或孤立状存在,很难用传统的注水方式将其清除掉。但是表面活性剂却可以破坏油膜的稳定性,释放出被束缚的原油资源,从而极大地提高了采收率。 表面活性剂驱油效率受到临界胶束浓度、耐温耐盐性能以及吸附损耗等诸多方面的制约。临界胶束浓度偏高时,经济效益有可能出现下滑;在高温高盐环境下,界面活性会明显下降,这会使得驱油效果变差。

(三) 聚合物与表面活性剂复合驱协同效应研究

聚合物同表面活性剂的协同驱油技术能够明显改善流度比并大幅度减小界面张力,给高含水油藏的开发赋予了关键的技术支持。在这种复合体系当中,聚合物通过加大溶液粘度来扩充波及体积,表面活性剂凭借削减界面张力来提升微观驱油效率,两者互相配合从而达成宏观和微观性能的共同改善。它的实际应用效果受到配伍性、稳定性以及经济性等诸多方面的影响:聚合物也许会改变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以及界面性质,表面活性剂也可能会对聚合物分子链结构造成影响,进而引发溶液粘度发生改变。 实际操作当中,借助实验手段来改进复配比例和注入参数,从而保证体系稳定并提升运行效率。复合驱技术要想取得成功,既要依靠注入体系的技术水准,又要针对油藏非均质性展开定制化的方案设计,这样才能大幅改善采收率。

二、影响化学驱驱替效率的关键因素分析

(一) 油藏非均质性对驱替效率的影响机制

高含水油田往往具备明显的非均质特性,纵向渗透率差别较大,横向分布非常不均匀,裂缝发育程度较高。这种非均质性致使驱替进程中注入流体率先在高渗透层内流动,低渗透区原油很难充分参与反应,造成大量剩余油产生。聚合物驱虽然可以部分改善波及效率,但在高非均质油藏里依然容易遭遇水窜现象以及聚合物流失问题;表面活性剂驱也受困于吸附损耗、空间分布不均等情况,在非均质条件下效能大幅下降。要想达成更均衡的驱替效果,就要采用分段注水、改良注入剖面设计并调整注入速率等多种办法。针对裂缝型油藏,可引入泡沫体系或者凝胶体系,提升驱替体系在裂缝和基质之间的渗流性能,进而明显提升采收率水平。

(二) 聚合物与表面活性剂的性能适配性研究

注入剂的性能特点对驱油效率有着决定性的作用。聚合物的关键特性包含分子量分布、溶解性、耐温耐盐性以及剪切稳定性等等,而表面活性剂则主要关注界面活性、吸附行为和热稳定性这些参数。在高温高盐油藏条件下,传统的聚合物和表面活性剂容易因为降解或者失效而导致驱油效果大幅下降。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开发出既耐温又耐盐的新类型聚合物以及效能高的表面活性剂。在实验室环境下,对它们的理化性质展开系统的分析,保证其与实际储层条件高度匹配。注入剂彼此之间的作用机制也不能被忽略,如果聚合物和表面活性剂之间存在协同效应,就有可能造成溶液黏度降低或者界面张力增大,这会极大降低驱油效率。在制定化学驱技术方案的时候,应该全面考虑各种性能指标,并且利用小规模的现场试验来选出最佳的配方组合。

(三) 注入参数对驱替效率的影响关系

化学驱技术效果好坏与注入参数设计是否科学相关联。注入浓度、流速以及总体积这些关键指标都是其核心部分。如果注入浓度太低,就无法充分发挥聚合物溶液和表面活性剂溶液的作用;相反,如果浓度过高,就会造成注入压力增大并增加运营成本。在流速控制上,过高的流速容易引发剪切降解,致使聚合物黏度下降,而流速过低则会使驱替前沿推进迟缓,影响采收效率。总体积的选择同样要谨慎对待,体积过小不能形成有效的驱替区域,体积过大又会加大开发投入。

(四) 地层环境对化学驱效果的影响研究

高含水油藏的地质情况比较复杂,它的主要参数,比如温度、矿化度、 pH 值以及黏土矿物含量这些参数都会对化学驱的效果产生重要影响。在高温环境下,聚合物分子链容易被破坏或者表面活性剂失效;矿化度比较高时,阳离子还有钙镁离子会和表面活性剂发生化学反应,造成界面活性下降并形成沉淀现象;地层中存在的矿物成分会使聚合物和表面活性剂发生吸附损耗,这样一来有效驱油剂浓度就会变低,进而对驱油效率带来不良影响。对于上述问题,要按照储层特点对驱油剂分子结构展开系统化改良,可以加入耐高温抗盐聚合物或者双亲型表面活性剂之类的东西,这样就能加强它在恶劣环境中的稳定性。预先注入预处理剂来减小被吸附掉的量,这也是改善化学驱油效率的关键手段之一。

三、结束语

高含水油藏开发后期,传统水驱技术效能衰减,化学驱技术成为提高采收率的关键。聚合物驱通过改善流度比,表面活性剂驱通过降低界面张力,均能显著改善宏观波及效率和微观驱油效果。驱油效率的实现既受注入体系自身性质影响,又与储层非均质性、注采参数设计、地层条件等因素有关。深入剖析其作用机理,结合实际工况开展针对性优化,将对化学驱技术高效应用起到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宏彬,卢晓平,夏福军,张静伟。抗盐聚合物驱采出水处理适应性分析 [J]. 油气田地面工程,2020,39 (07):45-48.

[2] 温德杨。单泵单井注聚泵参数优化分析 [J]. 化学工程与装备,2019 (03): 130-131+133 .

[3] 王德民,程杰成,吴军政,王刚。聚合物驱油技术在大庆油田的应用 [J]. 石油学报,2005,26 (01):74-78.

[4] 白波,杨功伟,葛少杰,薛庆生。三柱塞注聚泵的优化运行 [J]. 油气田地面工程,2000 (01):46-47.

[5] 李霞,孙建国。大庆油田三类油层聚合物驱现场试验 [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9,28 (04):8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