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感染性疾病科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综合护理干预

作者

张蓉 袁法都买 高磊

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753200

在临床实践中,由于年龄和身体机能等因素的影响,老年人的免疫功能逐渐下降,各器官的功能也随之下降,所以,在临床上,大部分老年人都会患有基础疾病。此外,在临床上,抗生素的使用不当,也导致了耐药菌感染的增加。因此,对老年人,尤其是有慢性基础疾病的患者,应列为多重耐药耐药菌的重点监测对象。因此,本研究选择了我院 2022 年 1 月-2024 年10 月间收治的92 例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例为研究对象,我们在临床实践中采用综合性的护理方法中获得了较好的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择了我院 2022 年 1 月-2024 年 10 月间收治的 92 例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例,将所有患者均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 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 24 例,女性患者 22 例,年龄 46-75 岁,平均 55.44±3.25 )岁;观察组中男性患者23 例,女性患者23 例,年龄45-77 岁,平均(56.58± 3.43)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均无显著性差别,有可比性( P>0.05; 。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干预,以饮食和药物治疗为主。

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

(1)实行单间隔离,严密监视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与气管插管、深静脉留置管及有开放创口的患者同住一室。

(2)要注意手部的清洁,护士在做基本护理的同时,还要做好手部的清洁和消毒工作,还要注意在与患者进行亲密接触时,要带上口罩、防护工具等防护用品。

(3)注意卧床的护理,给予少量多餐,可降低返流率。

(4)吸痰:吸痰过程中要严格遵循无菌操作,提高气道护理的安全性,由于患者经常会有飞沫传播,因此,在护理过程中要带上口罩和手套,以免发生感染。

(5)合理的护理计划:要对患者实行统一的管理,将同一患者安排在同一个病房内,由一名护士和一名护士长负责,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

(6)医疗器材的管理:有些公用的医疗器材,如体温计、血压计等,都有可能引起交叉感染,所以在拿出病房前,要进行高温消毒。用过的医疗设备要用 920mg/L 的有效氯消毒液浸泡在病室内 30 分钟以上,然后送到供应室清洗消毒。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以及两组的漏报率、再次感染率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运用 SPSS22.0 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对两组的研究资料进行了分析,用均值加减标准差来表达,用 t 检验进行自身对比的比较资料,将P<0.05 作为差别,对比漏报率和再感染率,用卡方检定来比较,如果 P<0.05 是有显著的差别。

2、结果

2.1 比较两组的护理工作满意度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

2.2 比较两组的漏报率、再次感染率情况

观察组的楼爆率和再次感染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的漏报率、再次感染率情况 [n(%)]

3、讨论

根据有关研究发现,交叉感染在医院临床中的发生率较高,且逐年增加,这一问题已成为医疗工作者和患者普遍关心的一个普遍问题,它对医疗工作者和患者的健康造成了极大的损害和伤害,因此,为了提高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安全,防止职业暴露的发生,医院在治疗和护理中必须把好每个护理环节都做好,持续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感染的发生率。在实际工作中,医护人员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的规定,同时还要对导尿管、气管插管等导管进行护理,导尿管、气管插管等是连接患者体内外环境的设施,极易出现感染,因此,必须加强对导管的保养和监控,去除不必要的导管,以减少感染的发生率,多通风换气,稀释病原体的浓度,使房间内的空气新鲜,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减少感染的发生率。除此之外,还需要增强护士的责任心和防护意识,在日常生活中,要经常组织护士们进行学习,增强他们对多重耐药菌感染的认识,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此外,在临床上,使用抗生素的问题也比较常见,很容易引起患者体内的抗药性,从而导致疗效不佳,因此,要督促患者按时、按量、按时服药,不要随意更换药物,还要对患者做好健康教育,让患者明白擅自更改用药方式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

本次研究结果显显示,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的楼爆率和再次感染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这表明对多重耐药菌感染采用综合护理,能够使患者的精神和身体状况得到进一步的改善,还能减少患者的二次感染的几率,总体来说是非常有效的。

总而言之,通过对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可以大大减少感染的发生率,还能让患者的满意度得到提升,是一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的方法。

参考文献

[1]李丽娟;袁梓杨:莫海兴;张露;赖丽莎;付文金.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感染的耐药机制及临床抗菌治疗研究进展[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25(14).

[2]易林洪;赵颖;王一臣;冯邹;张上上;张鹏.初次全腕关节置换术快速康复围术期局部加静脉应用嬴甲玕酸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J].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2025(03)

[3]文慧;刘绪园.住院患者中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多药耐药分析[J].国际泌尿系统杂志.2025(03)

[4]阿呷略布莫;谭笑;王荣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构建[J].临床肺科杂志.2025(05)

[5]黄本润;欧阳容兰:郑灵招;欧阳淳;晓丹;戴立.12 种抗菌用药方案对多重币药革兰阴性菌感染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网状 Meta 分析[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25(04)

[6]李丽;张志珍;邮晓玲;万旭;代娇.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耐药基因及 外排泵表型分布[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2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