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多源传感的田间物联网环境态势感知系统设计与应用研究
曾笑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430062
引言
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精准掌握田间环境态势至关重要。传统监测方式存在数据单一、时效性差等问题。融合多源传感的田间物联网环境态势感知系统应运而生,它整合多种传感器,全方位采集环境数据,能实时、精准反映田间状况,为农业生产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推动农业向智能化、精细化方向发展。
1 融合多源传感的田间物联网环境态势感知系统概述
融合多源传感的田间物联网环境态势感知系统,是现代农业科技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产物,旨在实现对田间环境全方位、动态化、精准化的监测与分析。该系统通过集成气象传感器、土壤传感器、苗情监测设备等多种类型设备,构建多维度、多层次的数据采集网络,能够实时获取温度、湿度、光照、风速、土壤养分、水分含量以及作物生理状态等关键环境参数。这些传感器分布于田间不同区域,形成立体化监测布局,确保数据全面覆盖且具有代表性。采集到的数据借助无线通信技术,如LoRa、ZigBee或 4G/5G 等,快速传输至云端或本地数据处理中心。系统运用先进的数据融合算法,对海量异构数据进行清洗、整合与分析,挖掘数据潜在价值,精准呈现田间环境态势。
2 融合多源传感的田间物联网环境态势感知系统设计的关键点
2.1 多源传感器的优化选型与协同布局
多源传感器的科学选型与合理布局是系统设计的基石。需依据田间环境监测需求,全面考量各类传感器性能特点。气象传感器要能精准捕捉温度、湿度、光照等参数的细微变化,以适应不同天气条件下的监测;土壤传感器需具备高灵敏度,可准确感知土壤水分、养分及酸碱度等关键指标。要关注传感器间的协同性,避免功能重叠与监测盲区。在布局上,结合田间地形地貌、作物种植模式等因素,采用网格化或分层布局策略。对于大面积农田,按一定间距均匀布置传感器,确保数据全面覆盖;在复杂地形区域,根据地势起伏调整传感器位置,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通过优化选型与协同布局,构建起全面、精准、高效的数据采集网络,为后续数据分析与决策提供可靠支撑。
2.2 高效稳定的数据传输与处理机制
实现高效稳定的数据传输与处理是系统正常运行的核心环节。数据传输方面,需根据田间实际环境选择合适的通信技术。无线传感网络技术如ZigBee 具有低功耗、自组网等优势,适用于小范围、低速率数据传输;而4G/5G 技术则能满足大范围、高速率数据传输需求,确保数据及时上传至数据处理中心。要设计数据缓存与重传机制,应对网络波动或中断情况,保障数据完整性。数据处理环节,运用先进的数据清洗算法去除噪声与异常数据,提高数据质量。采用数据融合技术,将来自不同传感器的数据进行整合分析,挖掘数据潜在价值。利用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算法建立环境态势预测模型,实现对田间环境的实时评估与趋势预测,为农业生产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3 可靠实用的系统集成与兼容性设计
系统集成与兼容性设计关乎系统的整体性能与可扩展性。在硬件集成方面,要将各类传感器、通信模块、数据处理设备等进行有机整合,确保各部件之间稳定连接与协同工作。采用标准化接口与协议,提高硬件设备的通用性与互换性,降低系统维护与升级成本。软件集成上,构建统一的软件平台,实现对传感器数据采集、传输、处理与展示的一体化管理。注重软件的模块化设计,便于功能扩展与定制开发。兼容性设计要考虑系统与不同品牌、型号传感器的适配,以及与现有农业管理系统的对接。
3 融合多源传感的田间物联网环境态势感知系统应用范围
3.1 助力规模化农场高效运营
在规模化农场运营中,融合多源传感的田间物联网环境态势感知系统是提升效率与效益的得力助手。系统通过在广袤农田中合理布局各类传感器,能实时且全面地采集土壤温湿度、肥力及作物生长状态等多维度信息。农场管理者借助此数据,可精准规划农事活动。依据土壤湿度数据,实现智能灌溉调度,避免水资源浪费与过度灌溉对作物的不良影响;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施肥方案,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对作物生长状态的实时监测,能及时发现生长异常,迅速采取针对性措施,保障作物健康生长。系统支持远程监控与管理,管理者无需亲临田间,通过移动终端即可随时掌握农场动态,及时调整生产策略,实现农场运营的精细化管理,提升规模化农场的整体竞争力与经济效益。
3.2 赋能特色农业品质提升
特色农业对环境条件要求严苛,该系统为其品质提升提供了有力保障。针对不同特色农作物的生长特性,系统可定制化配置传感器,精准监测影响作物品质的关键环境因素。例如,对于对光照、温度敏感的特色水果,系统能实时捕捉光照强度与温度变化,为调控温室环境或采取遮阳、保温措施提供依据,确保果实色泽鲜艳、口感鲜美。对于注重土壤环境的中药材种植,系统可精确监测土壤酸碱度、有机质含量等指标,指导种植者进行土壤改良与养护,保证药材药效与品质。通过精准的环境控制与科学的种植管理,系统助力特色农业打造高品质、差异化的农产品,增强市场竞争力,推动特色农业产业向高端化方向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增收。
3.3 推动农业生态可持续发展
融合多源传感的田间物联网环境态势感知系统在农业生态可持续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系统实时监测土壤、水体、大气等环境要素,能及时发现农业面源污染、土壤退化等生态问题。通过对土壤养分流失情况的监测,指导种植者合理施肥,减少化肥对土壤和水体的污染;对农田周边水体质量的监测,有助于预防农业废水排放对水生态的破坏。系统可根据环境数据优化农业生产布局,推广生态种植模式,如间作套种、轮作休耕等,提高农田生态系统稳定性与生物多样性。系统采集的数据还可为农业生态补偿机制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农业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通过应用该系统,实现农业生产与生态保护的协调共进,推动农业向绿色、低碳、循环方向转型,保障农业生态环境的长期稳定与可持续发展。
结束语
本研究设计的融合多源传感的田间物联网环境态势感知系统,经实践验证,有效提升了田间环境信息采集的全域覆盖度、实时性与数据精度。其多源数据融合与智能分析功能,赋能农户实现数据驱动的精准农事决策,为作物全生长周期优化管理、资源高效利用及风险防控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助力农业增产增收。未来将持续深化系统算法模型,拓展应用场景,推动农业产业数字化转型与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侯云涛.农机田间作业智能监测技术的研究与发展[J].现代农业装备,2024,45(04):6-11.
[2]徐振峰,霍冬冬,邵芸艳,等.基于 NB-IoT 的大田农业环境远程监测系统设计[J].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4,38(02):41-48.
[3]武璐.基于 NB-IoT 的田间作物生长及环境监测系统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24.
[4]杨天乐.联合物联网图像和无人机遥感数据的稻麦长势监测和产量估测[D].扬州大学,2024.
[5]李佳乐,赵鸿鑫,林佳,等.南繁育种基地物联网智慧管理平台设计与应用[J].农业大数据学报,2023,5(04):3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