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工程造价管理中绿色建筑成本核算方法与经济效益评估

作者

张成祥

身份证号:130222197901030013

一、引言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建筑行业向绿色建筑转型成为必然趋势 。绿色建筑在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等全过程中,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 。然而,绿色建筑的建设和运营涉及更多新型技术、材料与管理模式,其成本构成更为复杂,准确的成本核算与经济效益评估是工程造价管理的关键 。科学的成本核算方法有助于合理控制绿色建筑项目成本,而全面的经济效益评估则能为项目决策提供依据,判断项目的可行性与可持续性 。因此,研究工程造价管理中绿色建筑成本核算方法与经济效益评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绿色建筑发展背景与成本核算的重要性

2.1 绿色建筑发展背景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能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构成严重威胁 。建筑行业作为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大户,其可持续发展备受关注 。各国纷纷出台政策法规,鼓励发展绿色建筑,以降低建筑行业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我国也积极推进绿色建筑发展,制定了一系列绿色建筑标准和规范,加大对绿色建筑项目的扶持力度 。在市场需求方面,随着人们环保意识和生活品质要求的提高,对绿色建筑的需求逐渐增加,推动了绿色建筑市场的发展 。

2.2 成本核算的重要性

在绿色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成本核算具有关键作用 。准确的成本核算能够清晰呈现项目在各个阶段的成本构成,包括前期规划设计成本、施工建设成本、运营维护成本等,有助于项目管理者全面掌握成本情况,进行合理的成本控制 。通过成本核算,可以对不同的绿色建筑技术、材料和方案进行成本比较,为项目决策提供数据支持,选择最优方案,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此外,成本核算结果也是经济效益评估的基础,直接影响对项目盈利能力、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判断 。

三、绿色建筑成本核算方法

3.1 全生命周期成本核算方法

全生命周期成本核算方法(Life Cycle Cost,LCC)是从绿色建筑项目的全生命周期角度出发,对项目在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维护直至拆除等各个阶段发生的成本进行核算 。该方法考虑了项目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的所有成本因素,包括初始投资成本、能源成本、维护成本、修复成本、拆除成本等 。通过对这些成本的量化分析,能够评估项目的长期成本效益,为项目决策提供更全面的依据 。例如,在绿色建筑的设计阶段,采用全生命周期成本核算方法,可以比较不同节能技术方案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的成本,选择成本效益最优的方案 。

3.2 作业成本法

作业成本法(Activity - Based Costing,ABC)是以作业为基础,将资源成本分配到作业,再将作业成本分配到成本对象的一种成本核算方法 。在绿色建筑成本核算中,作业成本法将项目的建设和运营过程分解为一系列作业,如材料采购作业、施工安装作业、设备维护作业等 。通过确定各项作业的成本动因,将资源成本准确地分配到各个作业和成本对象上 。该方法能够更精确地反映成本的发生过程,有助于识别成本控制的关键环节,提高成本核算的准确性 。例如,在绿色建筑施工过程中,通过作业成本法可以清晰地核算出采用新型环保材料所增加的作业成本,为成本管理提供详细信息 。

3.3 其他成本核算方法

除了全生命周期成本核算方法和作业成本法,还有一些其他成本核算方法可应用于绿色建筑成本核算 。如类比估算法,通过参考类似绿色建筑项目的成本数据,结合当前项目的特点和差异,估算项目成本 。参数模型

法,利用成本与相关参数之间的数学关系,建立成本估算模型进行成本核算 。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项目特点和数据条件,灵活选择或综合运用多种成本核算方法 。

四、绿色建筑经济效益评估

4.1 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绿色建筑经济效益评估应建立全面的指标体系,涵盖经济成本、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三个方面 。经济成本指标包括初始投资成本、运营成本、维护成本、投资回收期等,用于衡量项目的经济投入和回报情况 。环境效益指标包括能源节约量、水资源节约量、污染物减排量、碳排放减少量等,反映项目对环境的改善作用 。社会效益指标包括室内环境质量提升、居民生活满意度提高、就业机会增加等,体现项目对社会的积极影响 。通过这些指标的综合评估,能够全面、客观地评价绿色建筑项目的经济效益 。

4.2 经济效益评估模型

常见的绿色建筑经济效益评估模型包括净现值(NPV)模型、内部收益率(IRR)模型、效益 - 成本比(BCR)模型等 。净现值模型通过将项目在全生命周期内各年的净现金流量按照一定的折现率折现到初始投资时刻,计算项目的净现值,若净现值大于零,则项目在经济上可行 。内部收益率模型计算项目净现值为零时的折现率,即内部收益率,当内部收益率大于基准收益率时,项目具有经济可行性 。效益 - 成本比模型计算项目的效益现值与成本现值之比,比值大于 1 表明项目效益大于成本,具有经济效益 。这些模型可以根据项目特点和评估需求选择使用,为项目决策提供量化依据 。

五、优化建议

5.1 完善成本核算与评估标准

相关部门应制定统一、规范的绿色建筑成本核算与经济效益评估标准,明确成本核算的范围、方法和指标体系,规范评估模型的应用 。标准应随着绿色建筑技术的发展和市场变化及时更新,确保成本核算与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

5.2 加强数据收集与管理

建立绿色建筑成本与效益数据平台,收集和整理不同类型绿色建筑项目的成本数据、运营数据、环境数据和社会数据 。加强数据的管理和分析,为成本核算和经济效益评估提供丰富、准确的数据支持,提高评估的科学性 。

5.3 提高专业人员素质

加强对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和相关专业人员的培训,使其掌握绿色建筑成本核算方法和经济效益评估技术 。培养既懂工程造价管理又熟悉绿色建筑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提高成本核算与评估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

六、结论

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绿色建筑成本核算方法与经济效益评估是推动绿色建筑发展的重要环节 。为进一步提高绿色建筑成本核算与经济效益评估水平,需要完善相关标准、加强数据管理和提高专业人员素质 。未来,随着绿色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成本核算与经济效益评估将更加重要,相关研究也需不断深入和完善 。

参考文献

[1]齐晓霞.绿色建筑经济效益对房地产开发的影响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25,(08):29-32.

[2] 孙 海 燕 . 绿 色 建 筑 增 量 成 本 的 会 计 核 算 探 讨 [J]. 财 会 通讯,2025,(05):103-106+112.

[3]翟博文,陈辉林,马丽丽.绿色建筑增量成本可视化设计与应用研究[J].建筑经济,2019,40(04):8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