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风景园林工程中软质景观和硬质景观的施工分析

作者

姚月燕

广东保达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广东省 529500

引言:园林景观是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美化城市面貌,改善城市生态,还能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游憩空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审美需求的多样化,风景园林工程的施工也面临着更高的要求和挑战。软质景观和硬质景观作为园林工程的两大核心要素,其施工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决定整个园林的景观效果和使用功能。因此,加强对风景园林工程中软质景观和硬质景观施工的分析研究,总结可行的施工措施和策略,对于提升园林工程质量,促进园林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风景园林工程中软质景观的施工措施

(一)科学合理的土壤处理

软质景观施工中,土壤是植物赖以生存的基础,因此土壤处理是确保软质景观质量的首要任务。园林施工前,应对场地原有土壤的理化性质及污染状况等进行详细调查分析,根据所选植物的生长需求,制定科学的土壤改良方案。对土壤酸碱度、团粒结构、排水性能等进行必要调整,必要时更换种植土壤。土壤处理过程中应注意采用优质腐殖质、泥炭等有机肥料,适量添加氮磷钾复合肥等,提高土壤肥力,改善通透性[1]。由于不同植物品种对土壤的适应性差异较大,宜结合种植设计进行分区处理,避免“一刀切”。此外,土壤处理还应考虑季节和天气等因素,尽量选择在植物适宜的生长季节,避开雨季施工,以免发生土壤板结等问题。

(二)优质适宜的植物材料选择

植物材料是软质景观的核心要素,选择健康优质、适宜当地生长的植物材料是景观成功的关键。材料选择应考虑植物生长习性、景观效果、开花季相、抗逆性等多重因素,优先选用符合设计要求、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苗木。乔木作为景观骨架,应选择主干笔直、分枝点高、冠型丰满的大规格苗木,以塑造景观层次。灌木宜选择枝叶均匀、花色鲜艳、矮化性能良好的优质品种,适当搭配常绿、落叶种类,丰富景观层次。花卉应结合季相变化进行合理配置,做到全年有花景,色彩丰富协调。景观植物的质量直接关系到绿化效果,必要时可由专业人员把关验收。同时应加强材料的成活管理,及时修剪、浇水、施肥,以保证植物景观的最佳状态。

(三)规范高效的种植栽培技术

施工前,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放线定点,核对尺寸位置,开挖种植穴。穴沿宜适当挖大,以利根系舒展,回填表土时应分层夯实。大乔木需要进行断根,去除过长病弱的根系,平衡树冠。种植时应保持主干直立,分层回填土壤并充分浇透定根水。为防止倒伏,应及时设置支撑,可采用软绳8 字形缠绕,上端系于树冠上部,下端牢固固定在地面上[2]。竣工后还要注意树冠整形修剪,及时疏除病弱、交叉枝条,保持健康通透的良好形态。灌木的栽植要考虑不同品种的生长特性,合理密植,发挥丛植效果。花卉的播种、育苗、定植要把握时间节奏,做好排水,及时中耕除草。

(四)细致周到的植物养护管理

养护的首要任务是确保植物水分供给,尤其在新植阶段,应采取人工浇灌与微喷灌相结合的方式。同时应注意观察土壤湿度,避免积水或干旱,影响植物生长。合理的施肥管理对于植物的健康至关重要,宜采用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促进植物良性生长。养护中还应加强植物修剪和整形,及时清除枯枝落叶,维持植物的优美形态。针对可能出现的病虫害,应提前做好预防,加强检查,及时用药防治。定期松土除草,保持景观地被整洁。后期还应及时组织评估验收,对养护不善、植物生长状况差的区域及时补植,始终保持景观的最佳效果。

二、风景园林工程中硬质景观的施工策略

(-) )严谨细致的场地准备工作

施工前,应对场地地形、地质、水文等条件进行勘察,并根据设计图纸进行场地测量放线,以保证施工定位的准确性。场地平整是硬质景观施工的关键,需要结合设计标高,采用机械或人工方式进行土方开挖与回填,做到场地平整、线型顺畅。较大面积场地可使用推土机、挖掘机等大型机械,注意避免扰动地下管线。狭小场地宜采用人工开挖,以免损坏场地原有设施。平整后应及时夯实,并检测压实度。对于低洼积水的场地,应设置排水系统,采用砂石垫层、渗水管等措施,确保场地的排水通畅。待场地平整、排水等准备工作完成后,方可进入铺装施工环节。

(二)科学合理的施工材料选用

选材时应考虑材料的耐久性、抗压强度、防滑性能等因素,且需与景观设计风格相协调。常见的铺装材料有砖、石、砼、沥青、木材等,各具特色。砖铺装选用烧结砖,吸水率低,韧性好,易于铺设。石材以花岗岩、大理石等天然石材为佳,硬度大,减少开裂风险。砼路面应选用高标号水泥,并掺加减水剂、早强剂等外加剂,提高路面强度。沥青路面宜选用优质石油沥青,掺配级配合理的集料,保证路用性能。木铺装多采用防腐木材,如红雪松、落叶松等。此外,透水砖、植草砖等新型铺装材料也是不错的选择。

(三)规范标准的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前,应对场地进行校测,放出准确施工线,并对地基进行整平夯实。铺装基层宜采用级配砂石,分层铺设压实,并检查平整度。铺设时应设置好排水坡度,通常为 1%-2% ,坡向侧平石或绿地。铺装方式可根据铺装材料特性、图案要求等因素进行选择,如砖石类的螺旋排铺,木材的错缝铺设等。铺装缝隙应控制在 2⋅4mm ,太宽易积污,太窄又易开裂。必要时,可在缝隙中填充干硬性水泥砂浆。铺装完成后,及时进行找平,二次拍实,并及时清扫洒水,减少空鼓、起皮等质量缺陷[3]。木铺装还需刷防腐,上色等表面处理。对于砼、沥青等路面,施工要把握好配合比,进行整体浇筑,并控制振捣时间,防止离析。养护期要进行洒水、覆盖等保湿措施。整个铺装过程要有序衔接,既要保质保量,又要协调各工种,合理穿插,提高施工效率。

(四)全过程的质量控制与验收

硬质景观工程质量的好坏最终取决于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首先,施工方案和技术交底必须详尽、可行,明确质量控制的重点。材料进场时,应查验出厂合格证、性能检测报告等,确保材料质量满足要求。施工操作中,应落实“三检制”,即自检、互检和专检,及时发现问题,防微杜渐。关键工序应有专人跟班,确保规范操作。竣工后,必须组织全面验收,重点检查铺装的平整度、砂浆饱满度、接缝密实度等指标,对于不合格的区域,必须限期整改。

结语:

综上所述,风景园林工程中软质景观和硬质景观的施工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施工各方通力协作,严格把控施工的每一环节。软质景观施工应着重做好土壤处理、植物材料选择、种植技术及后期养护等,而硬质景观施工则要重视场地准备、材料选用、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等。只有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规范的施工理念,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才能真正实现园林绿化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推动城市园林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胡铁梅. 风景园林工程中软质景观和硬质景观施工探讨 [J]. 中国住宅设施, 2023, (03): 127-129.

[2]郇庆国. 风景园林工程中软质景观和硬质景观施工探讨 [J].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 2021, (08): 178-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