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新质生产力视阈下工匠精神融入中职思政课堂的实践探究

作者

杨美净 饶洁 王源

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中等职业学校

引言:工匠精神指的是一种职业精神,要求人们在日常工作中应具备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保持注意力集中,一丝不苟地对待每一份工作,并在工作中勇于创新,从而助力该项工作持续进步。工匠精神可分为技、艺、道三重境界,具体可通过专业精神、职业态度以及人文素养三个词语来进行描述,从而体现出工作者的价值观和行为表现。在中职思政课堂中,可将工匠精神融入其中,并借助新质生产力开展教学工作,以便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为其日后就业及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一、工匠精神融入中职思政课堂的价值

在中职教育过程中,将工匠精神融入于中职思政课堂中具有重要价值。其一,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精益求精作为工匠精神中的重要内涵,通过融入工匠精神可以让学生在日常学习中保持精益求精的态度,对其日后职业素养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其二,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思政课堂中融入工匠精神,可以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加以培养,使学生在日后学习和工作中敢于突破传统思维,勇于创新和进步。其三,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对工匠精神的有效融入,可让学生的道德品质得以提升,进而促进学生专业能力和道德品质的全面发展。

二、新质生产力视阈下工匠精神融入中职思政课堂的实践策略

(一)创设虚拟情境,培养工匠精神

在新质生产力视阈下,教师可利用 VR 技术优势,为学生创设虚拟情境,进而达到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目的。VR 技术可以将虚拟情境进行课堂展示,为学生带来沉浸式中职思政课堂学习体验,进而提高工匠精神的融入效果[1]。

例如,在教学中职思政课程《生涯规划 筑梦未来》时,教师可借助VR 技术为学生创设虚拟情境,从而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教师可根据学生的专业对口工作场景加以收集,并通过 VR 软件进行呈现,为学生展示具体工作情境,从而发挥榜样的作用,对其进行工匠精神教育。如,学生专业为汽车运用与维修时,教师可利用 VR 软件打造工人维修汽车的虚拟情境,学生可佩戴 VR 软件进行观看。通过观看虚拟工作情境,让学生感受到维修工人在工作过程中的一丝不苟和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其进行思想启迪。在 VR 视频观看后,教师可与学生在课堂中进行讨论,讨论话题为“工作中是否应该践行工匠精神?”,通过学生的课堂讨论可得到结果,工作中必须践行工匠精神,进而达到工匠精神渗透的目标,有效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

(二)设置实践项目,渗透工匠精神

在中职思政课堂教学中,为了有效渗透工匠精神,教师可在新质生产力的赋能下开展实践项目,从而通过实践教育的方式进行工匠精神的培养。理论教育可以转变学生的思想,实践教育能够影响学生的行为,只有做好身体力行,才能达到工匠精神的培养目标。

例如,在教学中职思政课程《主动学习 高效学习》时,教师可为学生开展实践学习项目,让学生在实践学习中领悟工匠精神。其一,微课教学。对中餐烹饪专业学生而言,四喜饺子的制作技术学习十分关键。因此,教师提前准备好四喜饺子制作的微课教学视频,包括和面、下剂、擀皮、叠捏、填陷、整型、成熟等全部过程,学生通过微课视频学习可了解四喜饺子制作的全部过程与专业技术。其二,课堂实践。在课堂实践过程中,为了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教师应对学生的每一个操作步骤加以检查与指导,避免学生出现错误,这样可培养其精益求精的精神。其三,实践总结。当学生完成课堂实践项目任务后,教师要求学生进行实践总结,通过实践总结的方式分享学习和操作经验,进而渗透工匠精神,提高工匠精神的课堂融入效果。

(三)建设学习平台,提升工匠精神

为了将工匠精神融入中职思政课堂中,教师可为学生建设学习平台,依靠学习平台对学生的专业技能进行培训,从而提升学生的工匠精神。教师可依靠信息化技术为学生打造网络学习平台,并为学生设置专业比赛,使其在网络学习和实践比赛中形成工匠精神[2]。

例如,在对护理专业学生进行中职思政教学中,教师可借助网络学习平台整合相关教学资源,并让学生通过网络平台学习母婴照护知识。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为学生准备母婴照护专业比赛。在比赛过程中,教师可对班级中的学生设置比赛项目,并对优秀的学生进行选拔。在比赛中表现优异的学生可参与全校专业比赛,如,在 2024 年,贵州省职业院校举办母婴照护师生技能大赛,个别学生获得比赛一等奖,从而荣获国家奖学金。通过对学生给予奖励的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使其在日常学习中逐渐形成工匠精神,才能不断创新,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职业精神。

(四)搭建育人平台,践行工匠精神

为满足新质生产力对人才创新能力与职业素养的双重要求,又为地方产业发展培育德技并修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学校定期组织思政教师、茶叶生产与加工专业教师到印江茶厂参与生产实践,要求教师将企业一线案例转化为教学资源。教师在对茶叶生产与加工专业学生进行中职思政教学中,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印江本地茶叶企业展会志愿服务,负责产品讲解、茶艺表演等工作;或走进社区开展“茶文化科普”活动,在服务中践行“敬业奉献”的工匠精神。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新质生产力视阈下,将工匠精神融入于中职思政课堂具有重要价值,不但可以丰富思政课程内容,还能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有效助力学生日后职业发展。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创设虚拟情境、设置实践项目、建设学习平台、搭建育人平台等方式进行工匠精神的渗透,从而有效提高中职思政教学效果,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促进其未来职业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满成.“ 工匠精神” 融入中职思政课程教学的策略[J]. 时代人物,2025(2):0182-0185.

[2]覃素媛.工匠精神融入中职思政教育的价值意蕴与路径研究[J].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科研,2025(1):102-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