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OBE 理念与PDCA 循环构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卓越能力培养效果评价

作者

许芬芬

江西理工大学 江西赣州 341000

2020 年 7 月,在研究生教育工作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研究生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创新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3]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育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要素和智力保障。党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以来,教育评价体系日趋完善,配套制度和政策逐步健全,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逐步扭转,评价“指挥棒”正向引导作用有效发挥。坚定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全国教育大会、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的新部署新要求,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坚持守正创新,坚持破和立的辩证统一,破立并举、先立后破,认真思考和回答“教育强国、评价何为”的重大课题。

一、理论溯源

1.OBE 教育理念

0BE(0utcome-based education,0BE)教育理念,又称为成果导向教育、能力导向教育、目标导向教育或需求导向教育,包含“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三个核心要素。

OBE 教育理念三个核心要素:

OBE 教育理念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成果为导向的教育理念。它强调教学设计和实施的目标是学生通过教育过程最后所取得的学习成果。教师的角色从知识的主要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这种理念聚焦于学生“能做什么”,而不是教师“教了什么”。

2.PDCA 循环

PDCA 循环理论的提出可追溯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美国休哈特(Walter A. Shewhart)提出计划—执行—检查(Plan-Do-See,简称PDS)模型的雏形[1]。美国管理学家戴明(W. EdwardsDeming)对 PDS 模型做了进一步补充完善,发展成为计划— 执行— 检查— 处理(Plan-Do-Check-Act)模型,简称 PDCA 循环模型[2]。

PDCA 理论的核心思想是持续性改进,即通过不断优化评价内容、思路、方法、措施等,帮助管理者达成管理目标,实现管理质量的提升[3]。PDCA 循环包括四个周而复始的步骤,即计划、执行、检查、处理。计划指目标的确立和工作计划的制订;执行指计划的落实,方案的具体操作实施;检查指对计划的执行进行检验,判断目标达成情况及完成效果,肯定经验,找出问题;处理指进一步处理检查结果,提炼成功经验,在下一循环中适当推广,并总结反思失败教训,对未解决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归入下一个 PDCA 循环中加以解决。其中,处理是整个循环理论的核心和关键,总结经验并查找不足,为下一轮循环提供改进目标和方向。在上述四个环节中,处理既是一个周期的最后环节,也是下一周期首个环节的前提和基础,处理和计划的无缝衔接形成 PDCA 循环式递进圈,由此构成质量可持续改进的模型[4] 该循环是确立目标、执行计划、验证效果、分析问题、改进提升的过程,精髓在于不断发现问题、改进问题,实现质量的阶梯式上升,形成自我改进、自我完善的机制,达成良性循环的目标。

二、当前高校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效果评价存在的不足

1.根据高层次人才市场需求,高校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存在长期目标偏移现象,应用型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在结构、质量、水平上的不能精准匹配,导致校外人才培养重要主体作用不能有效发挥。

2.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课程体系还有待调整和提升,亟需打破传统培育高层次人才模式困局,遵循“成果导向、以学生为中心、持续改进”的OBE 教育理念,采用PDCA 循环方式,持续修正培养效果评价内容,着力培养出高专业素养、可持续自我发展的技能型、应用型、创新型、复合型卓越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三、基于OBE 理念与PDCA 循环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卓越能力培养效果评价

为准确了解 PDCA 循环方式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卓越能力培养效果,给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依据,每年对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毕业生进行系统调查,形成从地方管理机构、用人单位、学校、毕业生自评在内的评价报告,该评价整体指向 PDCA 循环方式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卓越能力培养的有效性。

基于OBE 教育理念,通过对PDCA 循环方式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基本素质、现代工程意识、基础知识、专业知识、技术标准与政策法规、学习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创新意识与开发设计能力、创新开发与自然和谐能力、管理与沟通合作能力、危机处理能力与领导意识、国际交流合作能力进行全过程评价,并作为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指标。构建人才培养效果理论分析框架,将“基本素质”“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创新能力”和“创新能力”等5 项指标作为一级评价指标,“现代工程意识”“批判性思维”“技术标准与政策法规”“学习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管理与沟通合作能力”“危机处理能力与领导意识”“国际交流合作能力”等八项指标作为二级评价指标,再将每项评价指标按照实际情况进行占比划分,学生累计分数达到90 分以上则定为优秀、80-90 分则定为良好、60-79 分则定为合格、60 分以下定为不合格。

四、结语

在破“四唯”的政策导向下,高校及校外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需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标准与体系。打破从前由学校单方面评价,转向由高校和各方培养机构共同评价,综合课程成绩、论文质量、人才素质、工作能力等,而不只是从理论课成绩和论文发表档次数量来判断人才培养的质量。基于应用能力、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国际化程度、人格、智力等的全过程监控,能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卓越能力培育效果提供一种途径。在具体实践过程中,高校主动“让权”于校外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单位,赋予其更多参与人才培养的主动权,对有效推动人才培养供给侧与产业需求侧紧密互动和促进课程内容与技术发展对接和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具有重要意义。

针对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采用OBE 理念与PDCA 循环,循序渐进地将重理论教学转向注重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重视科技科技成果转化,强调服务国家区域发展贡献度。重点考察学生自主学习、探索发现、调查研究、总结归纳、解决问题、与外界沟通、团队协作等是否满足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

参考文献:

[1] 张公绪.统计过程控制与诊断[M].北京:清华大学出 版社,2003: 128.

[2] 黄宗德.运用 PDCA 循环提升高职高专实践教学质量 [J]. 教育与教学研究,2012(5):101-105.

[3] 袁青. 应用 PDCA 理论促进学校质量持续提升的思 考与设计[J].上海教育科研,2007(7):60-61.

[4] DEMING W E. Out of the crisis[M]. Cambridge, MA: MIT Press, 2000: 52.

《基于 PDCA 循环方式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卓越能力培育模式研究与实践》项目号203200201418,校级研究生教改课题

《基于现代产业学院和审核评估双重背景下的工科类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项目号:203200201519, 校级本科生教改课题

许芬芬职称:讲师,研究方向:公共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