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轻量化材料在船舶上层建筑制造中的应用分析

作者

胡光发 侯梅 吕伟 沈力 章勇

芜湖安平船舶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安徽芜湖、241000

摘要:在船舶工业的快速发展里,轻量化已成为增进船舶性能、降低燃油消耗、减少环境污染的重要途径,船舶上层建筑重量直接影响到船舶的稳定性、载重量及其运营成本,因此采用轻量化材料已成行业发展的走向,目前铝合金、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GFRP)连同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等轻质高强材料在船舶上层建筑制造当中被大量采用,它们凭借优越的力学特性、抗腐蚀性和减重成果,在高速船、客轮、巡逻艇等方面凸显出极大的应用前景。然而轻量化材料的应用仍面临制造工艺繁琐、成本较高、连接技术及维修难度较大等问题,阻碍了其在更宽规模的普及,本文通过审视不同品类轻量化材料的性能特性及应用情形,探讨轻量化材料在船舶上层组合中的发展趋势,进而给出针对性优化建议,意在为船舶轻量化制造给予参考。

关键词:轻量化材料;船舶上层建筑;铝合金;复合材料;结构优化

随着全球航运业的快速发展以及环保政策不断收紧,船舶轻量化成为促进燃油利用率、降低碳排放的重要方式,船舶上层建筑结构重量直接关联到稳性、航速、载重能力及燃油消耗水平,传统钢结构缘于高强度和良好加工性能而大量采用,然而其自身的高密度增加船体重量,破坏了燃油经济性。铝合金、复合材料等轻量化材料凭借其低密度、耐腐蚀性和良好力学性能,在高速船、客轮等类别得以采用,尤其是铝合金展现出不错的焊接性能,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GFRP)、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等新材料在特定船型范畴展现出应用潜力,采用轻量化材料不仅可降低船体重量,提高燃油的能效水平,还能在结构设计优化上发力,提高航行水平。

一、船舶上层建筑的功能及结构特点

船舶上层建筑大体含有驾驶舱、乘客舱、生活区及部分设备舱室,一般处在船体顶部,对船舶整体结构、航行稳定性以及安全性起到关键功效,以往传统船舶上层建筑多采用钢结构,即便此结构强度高、耐久性表现优,但由于这种结构密度大,引起整体重量稳步增加,影响到船舶的燃油经济性与航行性能,此外船舶上层建筑设计要考量风荷载、重心分配及抗震动能力,以保证船体在多样航行情形下的安全与稳定,因此采用轻质材料替换传统钢材,减少结构自重,实现重心分布的优化,成为船舶制造方面中的一项发展走向。

二、轻量化材料的类型及性能特点

铝合金凭借它较低的密度、卓越的抗腐蚀特质和较高的比强度,在船舶上层建筑制造日常工作的推进中广用,常见船用铝合金主要涉及到5000系列,其中5000系列铝合金主要应用到船体结构和上层建筑,因其具备不错的抗蚀性能和焊接性;6000系列铝合金则鉴于其体现出较高的强度和耐疲劳性,被用作承担较大应力的结构部件。

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GFRP)是一种玻璃纤维跟树脂基体复合造就出的轻量化材料,密度低力学性能超凡,而且以相对情况看成本低,CFRP跟GFRP相比有更高的强度与更高的刚度,但综合成本高,于是主要把它应用到高端船舶规格,诸如军用舰艇、竞速帆船的样式,轻量化材料性能对比及选择的大致详情如表1所示:

三、在船舶上层建筑里轻量化材料应用现状

高速客轮是一类以高航速、高运输效率为明显标志的商用船只,往往应用于跨区域客运、旅游观光等场景,缘于此运营成本较高,减少燃油消耗、加快航速是其设计的关键目的,故而鉴于这一点对轻量化材料的需求十分迫切,鉴于高速客轮对重量的敏感性强,往往采用铝合金作为上层建筑的主要材料,如驾驶舱、客舱外壳及遮阳甲板[1]。铝合金不仅可极大降低重量,还可切实抵御海水侵蚀,降低维护的经费,GFRP材料鉴于有着较好的耐腐蚀与抗疲劳特性,普遍应用到舱室内部装饰板、座椅、甲板遮阳层等,进一步完善船舶重量分布及舒适度,舱壁与地板采用了蜂窝夹层铝合金板,为提升结构强度进而降低自重,同时增进隔热与隔音成效,现代化高速渡轮顶部构造采用了蜂窝夹层铝合金板,在实现降低顶层重量的同时,增强了结构强度及隔热本事,让船舶在高温或极寒环境下依旧保持良好耐候性。

豪华游艇及邮轮设计的时候不仅看重燃油经济性,还高度在乎舒适性、外观样式和材料的抗腐蚀能力,从这里可以看出,复合材料的应用极为广泛,铝合金用于上层建筑框架结构的组合,使船体展现出更轻盈,加实稳定性,同时改进航行功效,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GFRP)应用到舱室内外装饰、遮阳顶棚、舱门、扶手栏杆等部位,赋予更大的设计自由度,同时拉升外观美感,高端游艇采纳了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部分承重结构亦采用了CFRP,譬如天花板、观景甲板和舱壁隔板,进一步提升船只性能[2]。

科研船、勘测船和另外的特种作业船需在复杂环境下长时间实施运行,为此对轻量化及结构强度要求较高,一般采用多种材料组合,以优化结构实力[3]。铝合金用到上层实验舱、雷达塔、通讯设备舱等,借此降低整体重量,增高设备荷重能力,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GFRP)用在诸如甲板遮阳结构、仪器外壳,增强耐候性与抗腐蚀的本领,实验室地板与天花板采用蜂窝夹层结构,以增强强度的同时实现减重。

四、结构优化设计对轻量化材料应用起到带动作用

轻量化材料的运用不只是关乎材料本身,还凭借优化的结构设计,模块化设计可剔除多余的承重部件,增高材料利用效果,例如在部分船舶上层建筑里,通过采用运用铝合金框架结合复合材料面板的模块化结构,减少了常规钢制连接部件的运用,进而令整体重量降低。

现代船舶结构优化开始借鉴仿生学的设计理念,例如采用呈现出类似蜂窝结构的轻质复合材料夹层,提升强度又减少材料用量,该设计在船舶上层建筑的甲板、舱壁和天花板等部位普遍推行下去。

在船舶制造里3D打印能直接缔造出复杂的轻量化结构,减少传统制造实施的材料浪费,例如个别船只上层建筑的小型部件,就像天线罩、隔板一类,已采用3D打印复合材料加工,因智能制造技术的应用,铝合金焊接工艺更成熟,减少了焊接引起的材料消耗,同时带动了轻量化材料的连接质量上扬。

总结:把轻量化材料适配到船舶上层建筑应用,已成为推动船舶工业向高效、环保方向发展的重要手段,随着航运业在燃油经济性、航速、载重能力及耐久性方面的要求不断加大,铝合金、复合材料等轻质高强材料的优势愈加明显,进而在高速客轮、巡逻艇、豪华游艇以及科研船等多种船型中大量采用。然而轻量化材料推广依然面临制造成本高、工艺复杂、连接与维修技术待优化等难题,未来伴随纳米增强复合材料、自修复材料、3D打印制造工艺实现重大突破,以及智能传感监测、模块化设计和绿色环保材料应用的深化拓展阶段,轻量化技术将进一步带动船舶设计理念的革新,优化船舶结构水平,并跟新能源推进系统形成协同发展走向。

参考文献:

[1]韩旗.船舶内装材料的轻量化应用[J].船舶标准化工程师,2023,56(05):30-34+88.DOI:10.14141/j.31-1981.2023.05.007.

[2]张振刚.船舶内装材料的轻量化运用研究[J].船舶物资与市场,2025,33(01):14-16.DOI:10.19727/j.cnki.cbwzysc.2025.01.005.

[3]万仁美.轻量化创新应用仍在路上[N].中国汽车报,2024-09-09(026).DOI:10.28116/n.cnki.ncqcb.2024.001054.

作者信息:胡光发(1975—)男,汉族,研究方向:船舶与海洋工程;侯梅(1986—)女,汉族,研究方向:船体结构、性能、舾装;吕伟(1985—)男,汉族,研究方向:船舶与海洋工程;沈力(1987—)男,汉族,研究方向:船舶与海洋工程;章勇(1990—)男,汉族,研究方向:轮机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