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区域文旅宣传短视频的创新传播研究

作者

王雅琦 张淼

武汉广播电视台 湖北省武汉市 430000

随着短视频平台的兴起,区域文旅宣传越来越倾向于利用短视频进行传播。本研究以各省市文旅局长“出圈”短视频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创新传播方式对文旅宣传的影响与意义。

一、各省市文旅局长“出圈”短视频现状分析

1.1 短视频在文旅宣传中的应用现状

近年来,短视频平台凭借碎片化、强互动的特性,重构了文旅宣传的传播生态。抖音、快手等平台日均亿级流量,为文旅宣传开辟了“全民触达”新路径。数据显示,2023 年文旅类短视频播放量突破 3000 亿次,其中自然风光、民俗文化类内容占比超 60% 。各地文旅部门借助短视频“短平快”的传播优势,将九寨沟的斑斓彩林、西安古城的不倒翁表演等地域特色,转化为视觉冲击力强的短视频素材,打破传统宣传模式的时空限制。同时,短视频的算法推荐机制,实现了文旅信息的精准推送,让潜在游客在刷视频时自然触达宣传内容,形成“种草-拔草”的旅游消费闭环,推动文旅宣传从单向输出转向精准营销。

1.2 各省市文旅局长短视频传播案例分析

部分文旅局长拍摄短视频,成为现象级传播案例。如四川甘孜文旅局长刘洪以古装侠客形象出镜,雪山策马、挥剑踏雪的视频播放量破亿,带动甘孜旅游搜索量暴涨 300% ;湖北随州文旅局长解伟因“反差感”造型走红,成功让不为人所熟知的随州文旅曝光量提升 20 倍。这些案例中,局长们或化身文化导游,通过沉浸式体验展示非遗技艺、特色美食;或结合热点话题,以幽默诙谐的方式推介景区。其成功的本质在于打破政府官员刻板印象,以“网红化”叙事增强亲和力,同时精准提炼地域文化符号,让小众目的地借短视频实现“一夜成名”,形成可复制的文旅宣传 IP 打造范式。

1.3 短视频传播对文旅宣传效果的影响

短视频的即时传播特性,显著提升了文旅宣传效能。与传统图文广告相比,短视频能在 15-60 秒内通过视听结合的方式,立体呈现文旅资源。如新疆伊犁文旅局发布的“杏花沟航拍”短视频,上线 72 小时内即吸引超 50万游客预订行程。此外,短视频评论区、直播间等互动功能,搭建起文旅部门与游客的直接沟通桥梁。云南文旅局通过评论区收集游客反馈,及时优化旅游路线,使游客满意度提升 18% 。数据显示,带有互动属性的文旅短视频,其转化率比单向传播内容高 43% ,充分证明短视频在增强宣传粘性、推动文旅消费转化上的独特价值。

二、区域文旅宣传短视频创新传播策略

2.1 利用短视频平台开展文旅宣传的优势

短视频平台的技术赋能,为文旅宣传创造三大核心优势。首先,多维度视听语言打破文字传播局限,VR 全景、慢动作等技术让游客“云游”张家界天门山玻璃栈道、敦煌莫高窟壁画,提升沉浸式体验;其次,裂变式传播机制显著降低宣传成本,重庆洪崖洞“8D 魔幻夜景”短视频经用户自发二次创作,衍生出百万条 UGC 内容,形成“病毒式”传播;再者,平台大数据分析可精准定位目标客群,广东文旅部门通过用户画像锁定“Z 世代”,定向推送国潮主题短视频,使年轻游客占比提升 25% 。这些优势促使文旅宣传从“广撒网”转向“精耕细作”,实现传播效率与效果的双重突破。

2.2 创意内容设计与受众吸引

优质短视频需兼顾文化深度与娱乐表达。陕西西安文旅局将兵马俑历史与“穿越梗”结合,创作“秦朝士兵直播带货”系列短视频,播放量超 2 亿;贵州文旅团队则挖掘少数民族“长角苗”文化,通过非遗技艺展示与剧情化叙事,吸引海外用户关注。在受众细分上,针对银发群体推出“慢节奏风光纪录片”,面向亲子家庭设计“萌娃探宝”互动内容。数据显示,垂直领域精准内容的完播率比泛内容高 62% 。同时,采用“悬念式开头 + 冲突性剧情 + 情感共鸣点”的黄金结构,搭配热门 BGM 与话题标签,有效提升内容吸引力,实现从“刷到”到“看完”再到“分享”的传播进阶。

2.3 短视频传播对文旅品牌塑造的作用

短视频已成为文旅品牌破圈的关键媒介。杭州文旅通过“宋韵文化”系列短视频,将南宋官窑、点茶技艺等元素与现代审美融合,塑造出“风雅杭州”品牌形象,带动宋韵主题文旅产品销售额增长 40% ;甘肃文旅打造“如意甘肃”IP,以大漠孤烟、丝路驼铃的视觉符号,强化地域文化辨识度。短视频通过高频次内容输出,持续传递品牌核心价值,使文旅品牌从抽象概念转化为具象感知。同时,网红局长、特色景点等“记忆锚点”的塑造,进一步深化品牌认知。据调研,78%的游客表示会因短视频中的品牌形象,优先选择相关目的地,凸显短视频在品牌资产积累与转化中的战略价值。

三、区域文旅短视频传播效果评估与展望

3.1 传播效果评估指标与方法

科学评估需构建“定量+定性”双维度体系。定量层面,除基础播放量、点赞量外,更关注完播率(衡量内容吸引力)、转粉率(评估品牌粘性)、POI 访问量(测算消费转化)等核心指标;定性分析则通过用户评论情感分析、焦点小组访谈,挖掘受众深层需求。如江苏文旅部门运用 NLP 技术分析百万条评论,发现游客对“小众景点”兴趣度提升 30% ,据此调整宣传策略。此外,A/B 测试、热力图分析等工具,可优化视频封面、发布时间等传播要素。综合运用这些方法,既能量化传播广度,又能洞察传播深度,为精准优化提供数据支撑。

3.2 短视频传播对文旅产业发展的促进

短视频的“引流效应”直接拉动文旅产业升级。数据显示,2024 年因短视频走红的“网红城市”,旅游收入同比增长 28% ,带动餐饮、住宿等相关产业增收超千亿元。新疆伊犁特克斯县因“八卦城”短视频爆火,民宿入住率从 30% 提升至 90% ,催生“旅拍跟拍”“特色研学”等新业态。同时,短视频推动文旅产业数字化转型,云冈石窟通过短视频直播“云游”,让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实现平衡。此外,短视频还促进乡村文旅发展,湖南十八洞村通过短视频展示苗寨生活,吸引企业投资建设文旅综合体,助力乡村振兴,展现出短视频赋能文旅产业的多元价值。

3.3 未来区域文旅短视频传播的发展趋势

未来,文旅短视频将呈现三大发展方向。技术层面,AIGC 生成、元宇宙场景等创新应用,将实现“一键生成专属旅游攻略”“虚拟导游沉浸式体验”;内容层面,“微纪录片 + 剧情短剧”融合模式,既保证文化厚度又增强娱乐性;传播层面,跨平台矩阵运营与 KOL 深度合作,构建全域传播生态。同时,“文旅 + 电商”“文旅 + 教育”等跨界融合将成为常态,如云南文旅与直播平台合作推出“非遗好物专场”,单场销售额破千万。面对竞争,文旅部门需深耕垂直领域,打造差异化内容,通过“短视频+大数据”精准营销,持续提升文旅品牌国际影响力,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淑萍.短视频传播赋能区域文旅产业发展路径浅析[J].融媒时代,2024,(10):69-73.

[2]杨志,吴雨蒙.新时代背景下短视频与区域文旅传播的创新融合研究[J].哈尔滨学院学报,2024,45(06):135-138.

[3]黄乔.区域文旅宣传短视频的创新传播研究[D].成都大学,2024.

[4]蔡炜燊.文旅局长代言短视频的地方形象呈现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24.

[5]刘臻霖.文旅局长出镜短视频的叙事策略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