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高职学生管理中的家校合作研究

作者

杨培决

山东理工职业学院 山东省济宁市 272100

摘要: 本文旨在探讨高职学生管理中的家校合作问题。通过对高职学生特点的分析,阐述了家校合作在高职学生管理中的重要性。详细介绍了目前高职学生管理中家校合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深入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高职学生管理中家校合作的策略,包括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开展多样化的合作活动、提高家长参与度等,以期为提高高职学生管理水平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高职学生;学生管理;家校合作

一、引言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高职学生的数量不断增加,其管理问题也日益凸显。高职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具有不同于普通高校学生的特点,如学习基础相对薄弱、自我管理能力较差、职业定向明确等。在这种情况下,单纯依靠学校的力量进行学生管理已难以满足实际需求,家校合作成为提高高职学生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

二、家校合作在高职学生管理中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提高学生管理的效果

家校合作可以充分发挥学校和家庭的优势,形成教育合力。学校可以向家长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家长也可以配合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从而提高学生管理的效果。

(二)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家庭和学校是学生成长的两个重要环境,家校合作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的教育。家长可以在品德、情感等方面给予学生更多的关爱和引导,学校则可以在知识、技能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培养,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责任感

当学生感受到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关注和支持时,他们会更加自信,也会更加自觉地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家校合作可以通过鼓励、表扬等方式,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责任感,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

三、高职学生管理中家校合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当前,已有部分高职院校开始重视家校合作,并付诸实践。具体措施包括成立家长委员会、定期召开家长会,以及开展家访等活动。这些努力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家校间的信息交流,增强了双方在学生管理方面的协同作用,从而提升了管理的整体效果。

然而,尽管已有初步进展,家校合作仍面临一系列挑战。首先,家校合作意识淡薄是一个显著问题。部分学校及家长未能充分认识到家校合作的重要性,导致合作意愿不足。具体而言,学校方面往往认为家长只需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而学习和管理则应主要由学校承担;而家长则普遍认为自己将孩子送至学校后,便应由学校全面负责,自己无需过多介入。其次,家校间的沟通渠道尚不畅通。现有的沟通方式,如家长会、家访、电话及短信等,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局限性。家长会通常仅在学期初或学期末举行,频率较低,难以及时反映学生状况;家访虽能深入交流,但耗时费力,难以覆盖所有学生;电话和短信虽便捷,但信息承载量有限,难以进行深入探讨。最后,家长的参与度不高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由于工作繁忙、文化程度较低等因素,部分家长缺乏参与家校合作的积极性和能力。

四、高职学生管理中家校合作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在高职学生管理中,家校合作面临的问题及其根源可归结为两大方面:学校因素与家庭因素。首先,从学校角度分析,存在以下几点原因:一是对家校合作的重视程度不足。部分学校领导和教师未能充分认识到家校合作的重要性,未将其纳入学校整体战略规划中。在实际运作中,他们往往侧重于教学和常规学生管理,而家校合作则被边缘化,未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效用。二是缺乏健全的合作机制。高职院校在家校合作领域的制度建设尚不完善。例如,缺乏明确的组织架构来统筹家校合作事宜,职责划分模糊,合作流程亦不规范。这些问题导致家校合作缺乏系统性的组织和有效的保障,难以持续推进并取得实质性的成果。

其次,从家庭角度来看,家校合作面临的问题同样不容忽视:一是家长教育观念滞后。部分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观念仍然停留在传统层面,过分关注学习成绩而忽视孩子的品德、情感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培养。他们认为只要孩子学习成绩好,其他方面就可以忽略不计,这种观念对孩子的全面发展构成了障碍。二是家长的文化程度和教育能力有限。部分家长由于文化程度较低,缺乏科学育儿的知识和方法。他们不知道如何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如何引导孩子学习,以及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等。三是家庭环境的不良影响。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具有深远的影响。部分家庭存在不良的家庭氛围,如父母关系紧张、家庭矛盾频发以及教育方式不当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和性格发展,也给家校合作带来了额外的挑战。

五、加强高职学生管理中家校合作的策略

(一)提高家校合作意识

学校要加强对家校合作的宣传和引导,通过举办讲座、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向学校领导、教师、家长宣传家校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他们的合作意识。家长要转变教育观念,认识到自己在孩子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积极参与家校合作。同时,家长也要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不仅要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还要关心孩子的品德、情感、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发展。

(二)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

首先,拓宽沟通渠道,除了传统的家长会、家访、电话、短信等沟通渠道外,学校还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如微信、QQ、电子邮箱等,与家长进行及时、便捷的沟通。此外,学校还可以定期举办家长开放日、亲子活动等,让家长走进学校,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其次,规范沟通内容。学校和家长在沟通时,要明确沟通的内容和目的。沟通内容不仅要包括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行为表现,还要包括学生的心理健康、职业规划等方面的情况。最后,建立反馈机制。学校要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家长也要及时向学校反馈学生在家的表现和问题。双方要建立起良好的反馈机制,及时了解学生的情况,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工作。

(三)开展多样化的合作活动

第一,共同开展教育活动。学校和家长可以共同开展主题班会、道德讲堂、社会实践等教育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教育和启发。例如,学校可以邀请家长参加主题班会,让家长分享自己的人生经验和职业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职业规划意识。第二,共同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学校和家长要共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合作机制。学校可以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心理咨询等活动,向家长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家长也要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及时与学校沟通,共同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第三,共同参与职业规划指导。学校和家长要共同参与学生的职业规划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就业观。学校可以邀请家长参加职业规划讲座、企业参观等活动,让家长了解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和就业市场的需求;家长也要根据自己的职业经验和社会资源,为孩子提供职业规划建议和就业信息。

六、结论

家校合作是提高高职学生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通过对高职学生特点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家校合作在高职学生管理中的重要性。目前,高职学生管理中家校合作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家校合作意识淡薄、沟通渠道不畅、合作内容单一、家长参与度不高等。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加强高职学生管理中家校合作的策略,包括提高家校合作意识、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开展多样化的合作活动、提高家长参与度等。这些策略的实施,将有助于提高高职学生管理的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丛薇, 李新. “三全育人”背景下高校辅导员开展家校合作途径探究[J]. 才智, 2024, (31): 120-123.

[2]秦力, 祁乐珍. 家校“五协同”下的中学生缓解压力策略研究[J]. 学周刊, 2024, (33): 152-154.

[3]黄先昭, 莫焜贤. 基于家校合作视角的初中生自主管理能力提高策略[J]. 中学教学参考, 2024, (30): 9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