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提升中职机械专业学生职业技能的培训策略研究

作者

赵明勋

广元市昭化区职业高级中学 628021

摘要:本文着重关注中职机械专业学生职业技能的提高,全面且深入地剖析了当下中职机械专业职业技能培训过程中存在的各类问题,例如培训内容与岗位实际需求相脱节、培训方式较为单一、师资队伍实践能力欠缺等,基于上述分析从优化培训课程架构、革新培训教学方法、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健全培训评价体系等多个维度,提出了富有创新性的培训策略,其目的在于提升中职机械专业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准,增强他们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从而为机械行业的持续发展培育更多具备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关键词:中职机械专业;职业技能;培训策略

引言:在我国制造业迅猛发展的当下机械领域对于具备高素质与专业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呈现出持续攀升的态势,中职机械专业作为培育机械行业一线技能人才的关键平台,学生所具备的职业技能水平高低,会直接对机械行业的发展质量产生作用,不过现阶段中职机械专业学生在职业技能培训方面暴露出诸多弊端,这使得学生的职业技能难以契合企业的实际要求,所以针对提升中职机械专业学生职业技能的培训策略展开研究,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一、中职机械专业学生职业技能培训现状及问题

(一)培训内容与岗位脱节

部分中职机械专业培训课程内容陈旧未紧跟行业发展,课程重理论、轻实践,学生难以将知识用于实际操作,且学校对企业岗位调研不足,培训内容与企业需求有差距学生难适应企业环境和工作要求。

(二)培训方法单一

中职机械专业职业技能培训中传统讲授法占主导,该方法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学习,缺乏主动参与和实践机会难激发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单一方法也无法满足不同学生学习需求,导致学习效果不佳技能提升慢。

(三)师资实践能力欠缺

中职机械专业教师多从高校毕业后直接任教,缺乏企业实践经验,他们理论丰富但实践操作弱难以有效指导学生实践,且学校不重视教师实践能力培训,缺乏机制和平台教师实践能力难提升。

(四)评价体系不完善

当前中职机械专业培训评价以考试成绩为主,重理论、轻实践和职业素养,评价主体单一,缺乏企业、行业参与不能全面客观反映学生职业技能水平。

二、提升中职机械专业学生职业技能的创新培训策略

(一)优化培训课程体系

学校需强化与机械企业的合作,定期组织教师深入企业开展岗位需求调研,全面了解企业岗位需求、工作流程及技术标准,基于调研结果紧密围绕中职机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对培训课程内容予以优化调整,保证培训内容与企业岗位需求精准对接,在此基础上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把培训课程划分为基础模块、专业模块与拓展模块,基础模块涵盖机械制图、机械基础等课程为学生筑牢理论根基;专业模块依据不同专业方向设置数控加工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等专业课程着重培养学生专业技能;拓展模块则包含新技术、新工艺等课程拓宽学生知识面与视野,此外大力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实践教学在培训课程中的占比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操作机会,可建设校内实训基地模拟企业实际生产环境,助力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机械操作技能,同时积极与企业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安排学生到企业实习使其在真实工作环境中积累经验提升职业技能。

(二)创新培训教学方法

在机械专业教学中可综合运用多种创新教学法,项目教学法以实际项目为载体,教师把课程内容拆解为若干具体项目,引导学生自主分析问题、制定并实施方案,最后组织评价,以此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与团队协作能力,理实一体化教学法将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融合,打破传统教学二者分离的局面,教师边讲解理论知识边进行实践操作演示,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理论提升学习效果,同时鼓励学生在实践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教师及时解答指导。信息化教学法借助多媒体、虚拟仿真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丰富教学资源与形式,多媒体教学能直观呈现机械结构、工作原理和操作流程,增强学生学习兴趣与理解能力,虚拟仿真教学则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操作降低实践成本提高实践安全性。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需构建完善的教师能力提升体系,应制定教师企业实践计划定期安排教师深入企业生产一线进行实践锻炼使其参与实际项目,全面了解企业生产流程与技术需求,切实提高自身实践操作能力,同时鼓励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交流合作,共同开展科研与技术研发项目,提升科研与实践水平;从机械企业引进具备丰富实践经验和专业技能的技术骨干担任兼职教师,充实教师队伍,他们能将企业实际案例与最新技术引入课堂让学生接触前沿行业信息,还可指导学生实践操作与毕业设计增强学生职业技能与就业竞争力,定期组织教师参加专业技能、教学方法等各类培训与交流活动,更新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与专业素养并开展教学研讨活动促进教师分享经验、共同提升。

(四)完善培训评价体系

在学生职业技能评价方面应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综合考量学生的理论知识、实践技能与职业素养等多方面情况,除考试成绩外增设实践操作考核、项目作品评价以及企业实习评价等环节,以此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引入企业评价邀请企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参与评价工作让他们从实际用人需求角度出发,对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进行评价,这能为学生提供更真实客观的反馈,助其了解自身职业技能存在的不足,及时调整学习和培训方向,建立评价反馈机制及时将评价结果反馈给学生和教师,让学生了解自身学习情况和进步空间,教师则依据评价结果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学校也要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发现培训问题持续改进完善培训策略。

结束语:提高中职机械专业学生职业技能属于一项系统性工程,离不开学校、企业以及社会的协同合作,借助优化培训课程体系、革新培训教学方法、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以及健全培训评价体系等一系列创新培训策略的推行,能够切实提升中职机械专业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准,强化他们的就业竞争实力,在后续发展进程中中职机械专业需持续顺应机械行业的发展要求,不断探索与创新培训策略为机械行业培育更多具备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政府和社会各界也应当给予中职机械专业更多关注与支持为其发展营造优良的环境与条件。

参考文献:

[1]郑茂根.中职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教学创新策略研究[J].造纸装备及材料,2024,53(7):240-242.

[2]段美燕.中职机械专业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策略[J].动漫先锋,2023:90-91.

[3]张大永.浅析中职机械加工类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现状[J].信息周刊,2019(37):1.

[4]陈万金.中职机械加工专业实训教学策略[J].前卫,2023(23):0108-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