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AI 时代下信息技术课程改革的路径探索

作者

刁显峰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 四川泸州 646105

一、引言

在科技浪潮中,人工智能(AI)已成为焦点,从智能助手到自动驾驶,从医疗到金融,AI 正迅速改变社会生活,冲击传统产业,也为教育带来挑战与机遇。信息技术是 AI 发展的关键,信息技术课程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数字技能和创新思维。然而,AI 时代下,现有课程已显不足,亟需改革以适应未来社会需求,推动教育现代化。

二、现状

(一)课程内容滞后

当前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大多仍停留在传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办公软件操作以及简单的编程入门等方面,与 AI 时代的前沿技术脱节严重。例如,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领域,课程中鲜有涉及,导致学生对这些改变世界的核心技术缺乏了解,更无法掌握相关的应用技能。这种课程内容与时代发展的脱节,使得学生在毕业后难以快速适应社会对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限制了他们的职业发展。

(二)教学方法单一

教学方法上,信息技术课程多采用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填鸭式”模式,忽视学生主体地位,难以激发兴趣和主动性。学生机械跟随,缺乏深入理解和自主探索。此外,课程实践性强,单一方法无法满足动手实践需求,导致学生实际操作困难,无法灵活运用知识。

(三)评价体系不完善

现有信息技术课程评价体系以考试成绩为主,重理论轻实践、创新和团队协作,无法全面反映学生真实水平,易导致学生死记硬背。同时,缺乏过程性评价,教师难以及时了解学情,影响教学效果。

(四)师资力量薄弱

信息技术课程的改革离不开高素质的师资队伍。然而,目前许多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单一,缺乏 AI 等新兴技术了解,教学方法陈旧。此外,由于学校对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教师在培训和学习方面的机会有限,导致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难以得到及时提升,进一步制约了信息技术课程改革的推进。

三、AI 时代下信息技术课程改革的路径探索

(一)重塑课程目标,契合时代需求

在 AI 时代,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应着眼于培养学生的数字素养、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体而言,课程目标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使学生掌握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场景,拓宽学生的技术视野;二是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和算法设计能力,让学生能够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三是提升学生的信息伦理意识和安全意识,引导学生正确使用信息技术,遵守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四是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在信息技术领域进行探索和创新,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1]。

(二)更新课程内容,紧跟技术发展

课程内容是课程改革的核心。为了使信息技术课程与 AI 时代接轨,需要对课程内容进行全面更新。一方面,增加人工智能相关内容,如机器学习、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让学生了解 AI 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并通过实际项目让学生体验 AI 技术的魅力。例如,可以引入图像识别、语音识别等简单的人工智能项目,让学生亲自动手开发,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另一方面,整合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相关技术,构建一个完整的信息技术知识体系。通过案例教学和项目实践,让学生了解这些技术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应用场景,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三)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

为了提高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效果,需要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可以采用项目式学习(PBL)方法,以实际项目为载体,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和技能。例如,设计一个基于人工智能的智能校园系统项目,让学生分组完成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编程实现和测试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项目管理能力。此外,引入在线学习平台和虚拟实验室,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自主实践环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和兴趣,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进行在线实验和项目实践[2]。同时,教师可以利用在线平台对学生进行远程指导和答疑,提高教学效率。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素质

教师是课程改革的实施者,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至关重要。学校应加大对信息技术教师的培训力度,定期组织教师参加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培训课程和学术交流活动,拓宽教师的视野,更新教师的知识结构。鼓励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和改革实践,探索适合 AI 时代的信息技术教学方法和模式。例如,支持教师申报相关教学研究课题,开展教学改革实验,总结经验并推广应用。此外,引进具有 AI 技术背景的专业人才担任信息技术教师,充实师资队伍,提高教学质量。

(五)完善评价体系,促进全面发展

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是保障课程改革效果的关键。评价体系应多元化,综合考虑学生的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等方面。例如,在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时,可以通过学生在项目实践中的表现、作品质量等进行评估;在评价创新思维时,可以关注学生在项目中的创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过程性评价,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项目进展等,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结论

AI 时代为信息技术课程改革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通过重塑课程目标、更新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完善评价体系等路径,可以有效推动信息技术课程的改革与发展,培养适应 AI 时代需求的高素质人才。然而,课程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教师、学生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在未来的教育改革中,应持续关注 AI 技术的发展动态,不断调整和优化信息技术课程,使课程始终保持与时代同步,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和社会进步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王福.高职院校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大学教育,2025,(03):65-69.

[2]许兴梅.人工智能背景下中职信息技术课程改革路径[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24,(12):8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