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相应改进措施研究
杜创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奎屯河流域水利工程灌溉管理处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七师胡杨河市 834034
水利工程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水利施工管理作为水利工程建设的核心环节,直接影响着工程建设的进度和质量。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水利施工管理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如管理混乱、效率低下、成本控制不力等。因此,有必要对水利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促进水利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一、水利施工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管理混乱与不规范
在水利施工管理过程中,管理混乱与不规范现象较为突出。部分水利工程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体系,责任划分模糊,导致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时,各部门、各岗位之间相互推诿扯皮,难以明确责任主体。同时,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管不到位,缺乏严格的质量检验流程和标准,部分施工环节未严格按照设计方案和规范要求执行,埋下质量安全隐患。此外,部分施工企业存在违规分包、转包现象,分包单位资质参差不齐,施工队伍管理松散,进一步加剧了管理的混乱程度。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建设进度,增加了工程建设风险。
1.2 效率低下的现象
水利施工效率低下制约着工程建设的顺利推进。一方面,施工组织设计不合理,对施工进度缺乏科学规划,导致各施工环节衔接不紧密,出现窝工、停工等现象。例如,在一些大型水利工程中,因前期对材料供应、设备调配等考虑不足,致使施工过程中频繁出现材料短缺、设备故障等问题,延误工期。另一方面,施工技术水平落后,部分施工企业仍采用传统的施工工艺和设备,未能及时引入新技术、新设备,导致施工效率难以提升。此外,施工人员专业素质参差不齐,缺乏系统培训,对新技术、新工艺的掌握程度不够,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施工效率。
1.3 成本控制不力
水利施工成本控制不力是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部分企业在项目前期缺乏科学的成本预算,对工程建设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估算不准确,导致预算超支。在施工过程中,材料采购管理不规范,存在采购价格过高、材料浪费等现象。例如,未对市场进行充分调研,盲目采购材料,或者因材料保管不善,造成材料损坏、丢失等。同时,对人工成本和设备租赁成本的控制缺乏有效手段,人员配置不合理,设备闲置率高,增加了工程建设成本。此外,工程变更管理不严格,随意变更设计方案,导致工程量增加,进一步加大了成本控制的难度。
二、改进措施探讨
2.1 强化管理规范化
强化管理规范化是解决水利施工管理问题的关键。首先,要建立健全完善的管理制度体系,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职责和权限,制定详细的施工流程和操作规范,确保施工过程有章可循。加强质量监管,建立严格的质量检验制度,对施工全过程进行动态监控,从原材料进场检验到各施工环节验收,都要严格把关,确保工程质量。同时,严格规范工程分包、转包行为,加强对分包单位资质审核,严禁违法分包、转包。此外,还应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制度,对违反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严肃追责,保障管理制度的有效执行。
2.2 提升施工管理效率
提升施工管理效率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优化施工组织设计,科学合理地安排施工进度,加强各施工环节之间的协调与配合,确保施工连续、高效进行。积极引进和推广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提高施工的机械化、自动化水平,降低劳动强度,提升施工效率。例如,采用先进的混凝土浇筑设备和技术,可大大缩短浇筑时间,提高施工质量。加强施工人员培训,定期组织技能培训和技术交流活动,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操作技能,使其能够熟练掌握新技术、新工艺。同时,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发施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工作效率。
2.3 加强成本控制与节约
加强成本控制与节约是水利施工管理的重要目标。在项目前期,要做好科学的成本预算,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对成本的影响,提高预算的准确性和合理性。加强材料采购管理,建立材料采购比价制度,通过市场调研,选择质量优、价格合理的材料供应商,降低采购成本。同时,加强材料的仓储管理,减少材料浪费和损耗。优化人员配置,根据工程实际需求合理安排施工人员,避免人员冗余,降低人工成本。对设备进行合理调配和租赁管理,提高设备利用率,减少设备闲置时间。严格控制工程变更,建立工程变更审批制度,对必要的工程变更进行严格审核和评估,确保变更合理、经济。
三、实践案例分析
3.1 典型案例剖析
以某大型水利枢纽工程为例,该工程在施工初期存在管理混乱、效率低下、成本超支等问题。由于管理制度不完善,质量监管不到位,部分混凝土浇筑环节出现蜂窝、麻面等质量问题,不得不进行返工处理,既延误了工期,又增加了成本。施工组织设计不合理,各施工环节衔接不畅,导致大量设备和人员闲置,施工效率低下。材料采购缺乏规划,存在大量库存积压,造成资金浪费。同时,工程变更频繁,且缺乏有效审批,进一步加剧了成本失控的局面。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项目一度陷入困境。
3.2 改进措施实施效果评估
针对该工程存在的问题,施工单位采取了一系列改进措施。强化管理规范化,建立了完善的管理制度和质量监管体系,明确了各部门职责,加强了对施工全过程的质量监控。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加强各环节协调配合,提高了施工效率。加强成本控制,规范材料采购管理,优化人员和设备配置,严格控制工程变更。经过一段时间的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效。工程质量得到明显提升,未再出现大面积质量问题;施工效率大幅提高,工期得到有效保障;成本得到有效控制,节约了大量建设资金。通过对改进措施实施效果的评估,验证了这些措施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3.3 成功经验总结与展望
从该案例的成功实践中可以总结出以下经验: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体系,强化质量监管,是保障工程质量的关键;科学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和先进的施工技术,是提高施工效率的重要手段;严格的成本控制措施,是实现成本节约的有效途径。同时,要注重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管理水平。展望未来,随着水利工程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技术要求的日益提高,水利施工管理应不断创新和完善管理模式,积极应用信息化技术,实现施工管理的智能化、精细化。加强与国内外先进企业的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推动水利施工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四、结语
水利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只有通过深入研究和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才能提升管理水平,确保水利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强化管理规范化、提升施工管理效率、加强成本控制与节约等措施,能够有效解决当前水利施工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实践案例分析可知,这些改进措施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能够为水利施工企业提供有益的借鉴。在未来的水利工程建设中,施工企业应不断总结经验,持续改进管理方法,推动水利施工管理向更高水平发展,为水利事业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张涛,李明.(2023).“水利施工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水利科技与经济》,(2),67-78.
[2]王芳,刘强.(2022).“水利施工管理效率提升的措施探讨”.《水利工程管理》,(4),89-101.
[3]李华.(2021).“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成本控制的研究”.《水利建设与管理》,(3),112-125.
[4]刘红,赵娟.(2020).“水利施工管理规范化实践与思考”.《水利科学研究》,(1),3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