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从《白夜行》看亲子犯罪

作者

刘佳影

河南大学 河南开封 475001

《白夜行》是日本作家东野圭吾的畅销长篇推理小说。本稿旨在以《白夜行》为对象进行分析,并考察其中所展现的亲子犯罪,深入思考《白夜行》中所体现的思想、社会性与价值观等。此外,近年来亲子犯罪实例频发,通过将《白夜行》中的亲子犯罪与当代社会的亲子犯罪联系起来进行分析,以期详细剖析亲子犯罪这一社会问题。

1. 关于《白夜行》

本论文的研究对象是日本作家东野圭吾的长篇推理小说《白夜行》。以下将简要介绍《白夜行》的作者东野圭吾,并简要论述《白夜行》的故事情节。

1.1 关于东野圭吾

东野圭吾是当代日本顶尖的推理小说作家。其代表作《白夜行》、《嫌疑人X 的献身》等众多推理小说深受海内外读者喜爱。其创作风格初期主要以本格推理为主,但随着社会发展和读者需求的变化,其作品不再单纯以解决事件为目的,而是更加关注现实社会。

1.2 《白夜行》的故事情节

女主人公唐泽雪穗家境贫寒,小学时被母亲强迫卖淫,而对象正是男主人公桐原亮司的父亲。亮司偶然目睹了父亲凌辱雪穗,震惊之下用剪刀刺杀了父亲。雪穗也一直憎恨着出卖自己的母亲,为了让母亲顶替亮司的罪行,她自己也杀害了母亲。为了隐瞒罪行,两人约定不再相见,雪穗从此假装从不认识亮司。

两人分离后过着各自的生活。但进入高中后,唯一一位始终对当年死亡事件存疑的刑警一直在追查真相。为了逃避这名刑警的追查并生存下去,两人不得不不断用新的谎言掩盖旧谎,犯下更多罪行。最终,亮司因罪行累积过多,选择自杀。

2. 从《白夜行》看亲子犯罪

为深入理解《白夜行》中的亲子犯罪,有必要探究男女主人公在犯罪前后的心理状态。

2.1 桐原亮司犯罪前后的心理状态

亮司目睹了父亲侵犯雪穗,那一刻,对少年而言,自己曾经仰慕的父亲已然变成了一头丑陋的野兽。被悲伤与憎恶支配的少年,用剪刀杀害了自己的父亲。

杀害父亲后,亮司始终处于不安之中,承受着良心的谴责。但他又极度憎恶父亲侵犯年幼雪穗的行径。这种自责与怨恨交织的复杂情感,唯有通过暗中帮助雪穗才能得到些许缓解。

2.2 唐泽雪穗犯罪前后的心理状态

雪穗的母亲终日酗酒,且身负巨额债务。出于对金钱的贪婪,母亲迫使当时年仅十一岁的女儿从事卖淫。这个美丽天真的少女在童年时期便体验了人性的丑恶,因此她的内心发生了扭曲。因为憎恨母亲,她将亮司的罪行转嫁给母亲,最终亲手将其杀害。

成年后的她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为了扫清前进道路上的障碍,她让多人遭受侵犯。她深信要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就必须付出相应的代价。欲望不断膨胀,她在犯罪的泥沼中越陷越深,最终酿成悲剧。

3. 从《白夜行》的亲子犯罪看现实社会

《白夜行》作为社会派推理小说,处理社会性题材,注重作品世界的现实性。下面将从文学《白夜行》中的亲子犯罪观照现实社会的亲子犯罪,并探讨亲子犯罪发生的原因及规避措施。

3.1 从文学作品到现实社会的实例

文学作品以现实生活为原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现实。在《白夜行》中,桐原亮司为帮助雪穗而杀害父亲,雪穗则制造事故夺去母亲生命。此类犯罪被称为亲子犯罪。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利益冲突多样化,社会差距加剧,导致传统的家庭关系受到冲击,和睦的亲子感情也日益脆弱,亲子犯罪日益增多是不争的事实。

当今社会网络媒体发达,我们经常通过电视、网络等渠道了解亲子犯罪的案例。如因母亲拒绝继续提供留学费用,一名 24 岁青年从包中掏出刀多次刺向母亲,致其重伤。另有丈夫因怀疑妻子不忠,在训斥对方后情绪仍不稳定,于次日下午趁孩子们午休时,持刀割破孩子们的喉咙,随后他也自杀身亡。此外,日本的“秋田连续儿童杀害案 " 也曾引起轩然大波。

此类令人震惊的亲子犯罪实例还有许多。亲子间的悲剧不仅破坏家庭和睦,更影响社会和谐,扰乱治安秩序,带来危害。因此,探寻亲子犯罪发生的原因已成为当务之急。

3.2 亲子犯罪发生的原因

在《白夜行》中,男女主人公在畸形的家庭环境中成长。家庭与社会环境的影响以及自身的悲惨经历摧毁了二人的人生,从而导致他们杀害自己的父母并走上犯罪道路。而现实社会中亲子犯罪日益增多也是不可否认的事实,究竞为何此类令人痛心的现象会不断增加?以下总结几点原因。

研究表明,因家庭关系失调与畸形等原因而犯罪的情况在亲子犯罪案件中占据很大比例。单亲家庭或不和谐家庭中,成员间缺乏交流与关爱,长期积累的恶性情绪在爆发时,很可能在冲动下做出危害对方安全的行为。

从社会层面看,随着经济发展,媒体时代大量渲染暴力、色情等不健康文化,侵蚀人们的心灵,污染社会风气,维系家庭关系的相互关爱也受到不良风气影响,亲子纠纷增多,从而导致每年都有亲子犯罪发生。

3.3 规避亲子犯罪的措施

东野圭吾作为文学家的同时,也以社会学家的身份关注社会问题。他创作《白夜行》并提出亲子犯罪这一社会问题,或许正是为了促使人们重视这一问题并寻求解决之道。

在现实社会中,为规避亲子犯罪的悲剧,必须制定多种措施。

第一,加强教育宣传,提升公民法律意识和道德观念。学会运用法律手段解决问题、处理纠纷;建立正确的伦理观和家庭观。

第二,增加心理辅导机构,使存在心理问题的亚健康人群能及时获得援助与治疗。

第三,完善事后干预机制,对亲子犯罪案件进行后续跟踪,并对案件处理结果进行总结评估。在查明案件真相后,需要对其原因、过程等进行梳理和总结,旨在防患于未然。

结语

综上所述,本稿分析了《白夜行》中的亲子犯罪,并通过文学作品观照现实社会中的亲子犯罪现象,探究其成因与解决途径,并总结如下:

第一,雪穗与亮司在自幼的家庭背景与社会双重压力下,心理逐渐扭曲,最终走上犯罪道路。他们丧失真实灵魂,欲望不断膨胀,在犯罪的深渊中越陷越深,最终酿成悲剧。

第二,《白夜行》中的亲子犯罪是现实社会亲子犯罪的折射。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传统家庭关系受到冲击,亲子情感变得脆弱,导致亲子犯罪现象日益增多。

第三,亲子犯罪的成因可归纳为家庭关系失调与畸形、以及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等。为此,从教育强化、心理辅导和事后干预三个方面提出了规避对策。

通过研究《白夜行》,将作品中的亲子犯罪延伸至现实社会,结合社会现状探究亲子犯罪的成因与规避策略。期望借此深化对《白夜行》作品本身的理解,并增进对现实社会中亲子犯罪问题的认识。

参考文献

[1] 东野圭吾 《白夜行》 集英社 2002 年 5 月

[2] 狩谷新「メデイアミックスによる小説世界の変化~東野圭吾O 主人公描写」大分県立芸術文化短期大学研究紀要 2012 年第49 卷

作者简介:刘佳影(1996-),女,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日语笔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