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时代小学班主任开展学生良好习惯多元评价的创新路径
郑启辰
南京市南化实验小学 江苏省南京市 210044
一、小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
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需要从小做起,只有通过不断坚持,才能够将好习惯变成肌肉记忆,实现长远发展。在当前教育背景下,班主任在培养学生发展时既要帮助学生向着梦想前进,还要培养他们养成健康的思想品质,促使他们提升思维运转,养成勇敢无畏的精神,积极应对各种挑战。小学生作为未来的接班人,不仅需要拥有丰富的知识理论,还要具有健康的心理状态、强健的身体素质,班主任要正视这一发展目标,以多种教学方式推动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实现长远发展。
当前,仍有许多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仍旧保持着传统的教学思维,将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方式,然而这种方式缺少客观性,容易为学生带来不好的心理影响,并且削弱了良好习惯对学生成长与发展的重要作用。小学阶段作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在这种方式下学习可能会导致他们在学习中缺少良好习惯学习的机会,导致难以辨别良好习惯,进而影响发展。因此,加强小学生行为习惯教育,可以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认知,明确良好习惯的养成意义,进而促使学生在学习中了解行为习惯为人们生活所创造的价值,满足教育背景的目标,更好地推动学生提升专业技能,实现综合发展[1]。
二、小学班主任开展学生良好习惯多元评价的创新方式
(一)通过多种活动,联合体验与评价
小学班主任开展学生良好习惯的评价应关注好学生学习的全过程,不能将目光局限于学习成绩中,这会导致一些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在发展中难以得到重视,进而影响身心发展。利用好融媒体时代的便利,小学班主任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将活动与评价融合在一起,促使学生获得有效指导。首先,学校可以在教学规划中设置行为养成月,并在学校的官方网站、公众号、校报、宣传栏等地方以视频、海报等形式向学生与家长宣传良好习惯养成的重要性,在多方的努力下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在每周一次的班会中,班主任可以以保护学校为主题,培养学生养成环保意识,爱护学校的设施与环境。在班会中,班主任可以通过多媒体为学生播放相关讲解视频,帮助学生认识保护校园的意义,然后向学生提出问题,“你会如何保护校园环境?”,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促使他们真正参与到班会中,学会好习惯的养成。不同年级的小学生行为意识与学习能力存在差异性,因此要采取不同的方式针对性开展活动。如,低年级小学生可以带领他们进行通过观看动画、学习唱歌等方式,提升行为意识;对中年级小学生,班主任可以根据好习惯为主题,组织他们绘制手抄报,进一步加强学生对良好习惯的认知。在学生绘制完成后,班主任可以在班级中开展评比活动,鼓励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出,并上传至学校网站、校刊中,通过自评、他评、互评等形式,从多个角度开展客观的评价,促使学生能够明确自己对好习惯认识中的不足,从而增强自身发展。高年级小学生已经形成一定习惯,因此,班主任可以鼓励他们参与到学校、社区、网络平台的知识竞赛中,促使他们在比赛中完善思想意识,养成良好行为习惯,进而实现长远发展[2]。
为了帮助学生将良好习惯概念转化为肌肉记忆,班主任在带领学生进行良好行为养成时可以从评价出发,通过关注学生从思想意识到行为习惯,了解他们实际的掌握情况,进而针对性开展行为习惯教育,加强习惯训练。例如,在小学校园中,要求少先队员佩戴红领巾,尊重红领巾。班主任在红色主题班会中可以通过新媒体,为学生介绍红领巾的由来,带领他们学习少先队知识。然后组织他们学习少先队相关知识,进而规范不良行为。班主任在学生的活动实践中要关注好学生对于理念的转化,是否有将行为习惯的概念转化为自身的行动中。在校园生活中,校园环境的保持需要大家共同努力,班主任可以对学生大扫除的状态、日常对待班级环境的态度等进行评价,以明确他们在行为意识上的优势不足,从而针对性地设计教育方式,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能够保护校园的花草树木,保持班级干净整洁。另外,为了拓展学生的良好习惯,班主任还可以在新媒体的应用中,搜寻社区志愿活动,筛选出合适的活动带领学生走进社区中,参与实际体验。为发挥出社区作用,班主任可与社区建立长期合作,通过定期开展的各项活动,促使学生不断提升情感价值,实现对良好行为的有效应用。
(二)提升榜样作用,以评价推动发展
小学阶段,学生还处在思维能力行为举止不断养成中,由于缺少主观意识,多是对他人进行模仿。班主任要关注好这一特征,为学生树立起行为榜样,促使他们从中学习优良行为,实现全面发展。有效的评价可以反映出学生的实际情况,班主任在开展评价时,应参照评价标准,以班级为起点对学生从行为习惯到学习能力等开展全方面评价。其中,行为习惯主要体现在学生的行为举止、沟通交流、课堂状态等方面,班主任组织学生参与评价,从多个角度科学合理地为学生进行评价。学习能力主要对学生知识应用的检验,班主任在进行评价时应根据学校评价的标准,对学生参与的各项活动开展评价,并将评价的结果纳入学生的总体量化中,进而实现对学生的全面评价,进而获得更加客观精准的了解。同时,班主任还要与各科老师进行联合,从多个学科中了解学生的学科优势,进而更好地掌握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每个学期末,班主任可以将学生这一阶段的各个评价进行综合,针对性为他们颁布奖项,并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奖励,进而提升学生自信心理,使他们从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另外,对于获得荣誉的学生,班主任还可以将表彰图片和视频上传至学校的官网与公众号里,展现学校的精神样貌。为了将学生的潜能发挥最大化,班主任应创新评价方式,从各种实践活动中不断探索评价的标准,并将班级学期的总成绩作为评价的依据,从多个角度实现全方位评价,促使学生在评价结果中获得发展的方向,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与行为习惯,进而获得综合发展[3]。
结语
好习惯不是一下就能够养成的,需要经历长时间的积累,才能够实现。在融媒体视域下,小学班主任开展学生良好习惯多元评价可以有效推动学生的发展,帮助他们提升学习能力,实现立德树人,促使学生从中获得良好品质,迈向全面发展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何雪 . 小学班主任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C]//2022教育教学探究网络论坛论文集(二).2022.
[2] 张华莲 . 班主任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小策略 [J].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 2021(7):2.
[3] 刘璐 . 小学班主任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策略探究 [J].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