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英语写作焦虑的成因及课堂干预策略研究
周琦
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外国语初级中学
一、引言
全球化背景下,英语的工具性与交际性愈发重要,写作作为中考英语的核心考查内容,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技能。但实际教学中,多数初中生对英语写作存在抵触:构思时思路混乱、表达时语言卡顿、修改时害怕犯错,最终成绩不佳。这种写作焦虑不仅影响当下学习,还可能削弱学生长期英语学习兴趣。因此,剖析焦虑成因、制定有效干预策略,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课题。
二、初中生英语写作焦虑的成因分析
2.1 学生自身因素
1. 语言基础薄弱
英语写作需扎实的词汇、语法支撑。部分初中生小学阶段基础不牢,进入初中后,词汇量不足导致 “无词可用”,语法规则混淆导致句子语病频发(如时态错误、主谓不一致)。基础短板让学生写作时缺乏自信,易产生 “写不好” 的焦虑。
2. 写作技巧欠缺
多数初中生未接受系统的写作技巧训练:不知如何确定主题、搭建文章结构,不会用过渡词串联段落,写作时 “想到哪写到哪”,文章逻辑松散、内容空洞。因无法满足 “结构完整、逻辑清晰” 的要求,学生逐渐畏惧写作。
3. 学习动机与态度偏差
部分学生认为英语写作 “只为应付考试”,缺乏主动练习的动力,遇到困难便退缩;另有学生对自身期望过高,一旦写作效果未达预期,就自我否定,加剧焦虑。
2.2 教师教学因素
1. 教学方法单一
传统 “讲授 - 模仿 - 批改” 模式仍占主流:教师先讲范文与理论,再让学生模仿写作,最后简单批改。这种模式缺乏互动与趣味,学生处于被动地位,难以激发写作兴趣,长期易生厌倦与焦虑。
2. 评价方式不合理
部分教师评价时过度关注语言形式(如拼写、语法错误),忽视文章内容与创意,导致学生写作时 “怕犯错” 而不敢发挥;且评语多笼统(如 “语法错误多”“书写认真”),缺乏具体改进建议,学生无法明确努力方向,逐渐失去信心。
3. 忽视个体差异
教师采用 “一刀切” 教学:布置相同难度的写作任务、进行统一指导,未考虑学生基础差异。基础弱的学生因任务太难而焦虑,基础好的学生因任务太简单而缺乏挑战感,同样产生焦虑。
2.3 外部环境因素
1. 家庭期望过高
部分家长过度关注写作分数,孩子成绩不佳时多批评少鼓励,甚至指责 “不用功”,给孩子带来心理压力;另有家长自身英语能力有限,无法提供写作指导,孩子遇困时孤立无援,加剧焦虑。
2. 中考压力传导
中考英语写作占分比不低,学生将写作视为 “升学负担”,写作时过度关注 “是否符合评分标准”“会不会影响总分”,因害怕失误而紧张,进而引发焦虑。
三、、初中生英语写作焦虑的课堂干预策略
3.1 夯实语言基础,重建写作自信
1. 强化词汇与语法教学
结合课标与学生基础,用情境教学法(如通过对话记词汇)、词根词缀法(如 “un-” 表否定)帮学生扩大词汇量;语法教学中,通过 “例句分析 + 情境练习”(如用现在进行时描述课堂活动),让学生灵活运用语法,避免 “只会背不会用”。同时鼓励学生建 “词汇 / 语法笔记本”,定期复习。
2. 分层开展基础训练
从句子写作入手(如仿写主谓句、主系表句),再过渡到段落(学习写主题句、用细节支撑观点),最后到篇章(掌握记叙文、说明文的基本结构)。训练难度循序渐进,让学生每完成一个阶段都能获得成就感,逐步重建自信。
3.1 优化教学方法,激发写作兴趣
1. 采用任务型教学
结合学生生活设计真实任务:如写 “给笔友的周末计划信”“校园活动新闻稿”“家庭旅行攻略”。明确任务目标(如 “让笔友看懂你的计划”),鼓励学生合作讨论,通过 “有用” 的写作任务,让学生感受英语写作的价值,激发兴趣。
2. 融入多媒体资源
用图片、视频辅助教学:如写记叙文时,播放 “校园运动会” 片段,让学生观察人物动作与场景,再动笔描述;写说明文时,展示 “大熊猫”图片与资料,帮学生梳理说明要点。多媒体让抽象内容直观化,营造轻松课堂氛围,缓解焦虑。
3.3 改进评价方式,增强学习动力
1. 实施多元化评价
采用 “学生自评 + 同伴互评 + 教师评价”:学生先对照评价标准(如“主题是否明确”“逻辑是否连贯”)自评,再小组内互评(指出优点与改进建议),最后教师综合评价 —— 既关注语言准确性,也肯定内容创意,对进步之处及时表扬(如 “这次过渡词用得很恰当”),增强学生动力。
2. 加强反馈与指导
评价后及时反馈:对语法错误,标注具体位置并说明正确用法(如“此处时态应为一般过去时,因为描述的是昨天的事”);对逻辑问题,引导学生调整段落顺序、添加过渡词。通过 “具体问题 + 解决方案”的指导,让学生知道 “如何改进”,减少迷茫与焦虑。
3.4 关注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
1. 分层设计任务
将学生分为基础层、提高层、优秀层:基础层任务为 “仿写段落”“写50 词短文”;提高层任务为 “写 80 词记叙文”“说明一种物品的用法”;优秀层任务为 “写 100 词议论文”“创作短篇故事”。让每个学生都能 “跳一跳够得着”,获得成功体验。
2. 分层指导与跟踪
对基础层学生,重点辅导词汇与语法(如帮其梳理常用句型);对提高层学生,指导结构优化(如如何让段落衔接更自然);对优秀层学生,鼓励创新(如尝试用不同句式表达)。同时建立学生档案,记录写作进步,针对性调整指导方案。
四、结论
初中生英语写作焦虑的成因涉及多方面,需教师从 “夯实基础、优化教法、改进评价、分层教学” 入手,在课堂中精准干预。通过降低写作难度、激发兴趣、给予肯定,帮助学生缓解焦虑,逐步提升写作能力。未来教学中,还需结合学生实际调整策略,为学生创造更友好的写作环境,让英语写作从 “负担” 变为 “乐趣”。
参考文献
[1] 张雪阳 . 初中生英语写作焦虑之自我调节策略研究 [D]. 西安外国语大学 ,2021.
[2] 陈梦瑶 . CLIL 教学模式对初中生英语写作焦虑和写作成绩的影响 [D]. 甘肃 : 西北师范大学 ,2023.
[3] 张越红 , 桑红艳 . 初中生英语写作焦虑及对策分析 [J]. 海外英语(下),2021(4):20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