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导向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学习品质的整合培养模式研究
鲍小庆
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新发学校137206
一、核心素养与自主学习能力、学习品质的内在关联
核心素养是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其内涵不仅包括知识与技能,还涵盖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发展。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主动设定目标、选择策略、监控过程、评估结果并调整学习行为的综合能力,是核心素养中“学会学习”的具体体现。学习品质则是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的稳定心理特征,如坚持性、好奇心、反思性、合作意识等,是核心素养中“责任担当”和“实践创新”的重要基础。
三者的内在关联体现在:自主学习能力是学习品质的外在行为表现,学习品质是自主学习能力的内在动力支撑,而核心素养则是二者整合的目标导向。例如,学生的“坚持性”(学习品质)会直接影响其面对困难时的自主学习策略调整,而有效的自主学习又会反过来强化“坚持性”品质的形成。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教育,需要将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与学习品质的塑造有机结合,形成“能力—品质—素养”的协同发展路径。
二、自主学习能力与学习品质整合培养的理论基础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强调学习是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这与自主学习能力的核心理念高度契合。建构主义主张通过创设真实情境、提供支架式指导,帮助学生主动探索和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建构主义注重学习过程中的合作与反思,有助于塑造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反思性等学习品质。
(二)自我决定理论
自我决定理论提出,自主性、胜任感和归属感是人类内在动机的三种基本心理需求。在自主学习能力与学习品质的培养中,满足学生的自主性需求能够激发其内在学习动机,而胜任感的提升则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坚持性和自信心。此外,通过营造支持性的学习环境,满足学生的归属感需求,可以促进其合作意识和责任感的形成。
(三)多元智能理论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强调学生智能的多样性和个性化发展。在整合培养模式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智能特点设计多样化的学习任务,帮助其发挥优势、弥补不足。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能培养其好奇心和创造性等学习品质。
三、整合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施路径
(一)模式构建
基于上述理论,本研究构建了“目标导向—情境创设—过程指导—多元评价”的整合培养模式。具体内容如下:
目标导向:以核心素养为目标,明确自主学习能力与学习品质的培养方向。例如,在语文教学中,通过设定“提升阅读理解能力”和“培养坚持性”的双重目标,引导学生制定个性化学习计划。
情境创设:创设真实、开放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性。例如,在科学课上,通过设计探究性实验任务,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自主探索能力和反思性品质。
过程指导:教师通过提供支架式指导,帮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策略。例如,在数学教学中,通过“问题引导—策略示范—独立实践—反馈调整”的步骤,培养学生的目标设定能力和自我监控能力。
多元评价: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全面评估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品质。例如,通过学习档案袋、同伴互评和教师评价等方式,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长轨迹。
(二)实施路径
课堂教学改革: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任务驱动和问题导向,设计开放性、探究性的学习任务,帮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品质。例如,在历史课上,通过“角色扮演 + 小组讨论”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批判性思维。
跨学科整合:通过跨学科项目式学习,促进核心素养的整合发展。例如,围绕“环境保护”主题,设计科学、语文、艺术等多学科融合的学习任务,帮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提升综合素养。
家校协同:家庭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品质培养的重要场所。学校应通过家长会、家庭教育指导手册等方式,帮助家长了解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并提供支持学生自主学习的具体建议。例如,鼓励家长在家中创设安静的学习环境,与孩子共同制定学习计划。
技术支持: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和支持。例如,通过在线学习平台,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选择学习内容,并通过数据分析工具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从而调整学习策略。
四、案例分析与实践效果
以某小学“自主学习”项目为例,该校通过实施整合培养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通过“目标导向—情境创设—过程指导—多元评价”的模式,设计了一系列探究性学习任务。例如,在学习《草船借箭》一课时,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方式,分析诸葛亮的智慧与策略,并撰写学习反思。结果显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显著提升,学习品质也得到了有效培养。例如,学生在面对困难时表现出更强的坚持性,在合作学习中展现出更高的责任感和合作意识。
此外,该校还通过家校协同的方式,帮助家长了解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并提供支持学生自主学习的具体建议。例如,鼓励家长在家中创设安静的学习环境,与孩子共同制定学习计划。实践表明,家校协同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促进了其学习品质的全面发展。
五、结论
核心素养导向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学习品质的整合培养模式,提出了“目标导向—情境创设—过程指导—多元评价”的教学模式,并通过案例分析验证了其有效性。研究表明,整合培养模式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为其终身学习和社会适应奠定坚实基础。
未来研究可从以下方向进一步探索:一是加强教师培训,提升其整合培养的设计与实施能力;二是开发配套的教学资源,如跨学科任务库、评价工具包等;三是深化家校合作,营造支持自主学习的家庭环境,共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林崇德 .21 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 [M]. 北京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6.
[2] 庞维国 . 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 [M]. 上海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3] 钟启泉 . 核心素养的核心” 在哪里——核心素养研究的构图 [J].全球教育展望 ,2016,45(5):50- 59.
[4] 加德纳 . 多元智能新视野 [M]. 沈致隆 , 译 . 杭州 :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7.
[5] 王磊 . 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 [M]. 上海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
独家注明:吉林省白城市教育科学“ 十四五” 规划 2023 年度一般规划课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学习品质策略的研究》,课题批准号 :BJKY KT 4023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