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学业述评模型的构建与应用
刘淑霞 贺慧敏 田兢
1. 天津市河西区教师发展中心 300203 2.3. 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300191
教育评价关系着教育发展方向,影响着立德树人质量。学生发展质量是教育质量评价的核心,要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首先要对学生进行科学、准确的评价。《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要求任课教师每学期须对每个学生进行学业述评,然而在教学实践中,由于缺乏统一的研究模型、高效的诊断工具以及促进教与学深度融合的策略体系,学业述评在实际操作中难以得到有效实施。基于学生学习过程数据开展学业述评,可实现学生学生发展评价的科学性和人文性相统一,为中小学校开展学生学业述评提供实践模型与样例参考,为推进大规模因材施教提供实证依据,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
一、学业述评理念革新
学业述评指对学生学习的课业进行叙述和评论。开展学业述评既是中小学校落实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必然举措,也是教师精准分析学情,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切入点。不同于基于教师经验的期末评语,学业述评需要收集学生学习过程的典型数据并进行跟踪分析,采用质与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综合运用教学观察、访谈、数据分析等方式,整合原有的教学评语、综合评价手册等学生评价方式,基于多维度分析数据,从学习习惯、创新精神、学业水平等方面对中小学生学习表现进行叙述和评价,建构比较完善的述评报告,为教师教学改进及学习指导、学生学习改进提供实证依据。
学生学习是一个复杂过程,应从多个维度进行评价,学习评价不仅是分析的,也应该是综合的。教育者对学生开展形成性评价,需要结合学生学习和发展状况的自我评价,才能形成对学生发展全面的诊断和指导。当前的学习分析研究往往聚焦与学生学业表现,对学生学习态度、兴趣、情感等方面关注不够,标准化的评价在追求评价科学性同时,削弱了评价的人文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评价启发学生、德化育人的效果。
传统的中小学评语存在主观性较强、述评内容不够全面等问题,无法适应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要求。“AI 智能评语”等软件虽然可以实现质性点评,但需要收集学生在线课堂表现,评语模板化且与实际教学脱离,不能反映学生全面真实的发展状况,指导建议过于空泛缺乏操作性。无论是比较热门的追求科学性的量化评价还是模板化的智能评语,都缺少师生的互动与反馈,评价结果未能触发学生认知与理念的根本转变,难以实现评价的育人功能。
实施中小学生学业述评,要坚持学业述评的育人导向,兼顾评价的科学性与人文性,融合应用常用教育软件和人工智能平台,建立人机协同评价工具,开展多主体协商评价,通过学业述评让学生了解自身学业发展整体情况,分析学业发展的优势与不足,找到学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制定学习改进方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同时帮助教师及时反思并改进教学,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二、中小学生学业述评实践模型
开展中小学生学业述评,是贯彻落实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必然要求,中小学校要细化落实学生学业述评工作,研究确定学业述评的基本原则、内容指标、述评方式,构建中小学生学业述评实践模型。
(一)完善述评内容
学业评价理念的更新与变革,不仅受限于教育工作者的总体教育理念和专业视野,而且对评价模型的构建、评价工具的变革与优化产生影响。《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标》和《普通高中学校办学质量评价指标》对学生学业发展状况提出了具体要求,涵盖“学习习惯、创新精神、学业水平”三个维度,对学生发展评价比较全面,但有的内容尤其是关于学业水平的描述比较笼统,实际操作中难以量化,需要结合学生学段发展特征进行细化分解并聚焦典型特征进行分析。例如,关于学生学习习惯,《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标》和《普通高中学校办学质量评价指标》都强调学生应保持积极学习态度,掌握有效学习方法,善于合作学习,努力完成学习任务,不同的是,义务教育阶段对于学习习惯的描述更为具体,比如“主动预习,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踊跃提问,及时复习,认真完成作业”,以及“具有学习自信心和自主学习意识”等,而高中阶段在整体强调学生要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基础上,更加重视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体现了随着学生学段的提高对于学习习惯要求的变化,需要在分解相关述评内容时进行细化体现。
表1 学业述评内容及数据来源

(二)述评模型的构建与优化
由于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有关于学生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的全面评价,其中关于创新精神的评价点与本模型的评价点基本重合,创新精神评价与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学科特长、社团活动、研究性学习等方面体现。述评探索重点针对学习习惯和学业水平两个维度,分别以学期和教学周为单位,进行长周期和短周期学业述评研究,形成可操作的
学业述评实施模型。
1. 指向教学决策的长周期学业述评
长周期学业述评以学期为单位,教师在教学日常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业水平进行跟踪记录,通过分析形成学生学业发展状况的基本判断。选择结构化良好的阶段测试进行文本分析,在知识点掌握情况分析基础上,重点对错误情况进行归因分析。通过教学观察和学生访谈,结合教学经验和文本分析数据,对影响学生学业发展的典型方面进行学习习惯和学业水平分析。在各科学业水平整体分析和分学科学业水平分析基础上,形成学生长周期学业发展述评。班级整体分析主要用于教师的教学述评和教学改进,学生个体述评主要为学习策略优化和调整提供实证依据。
2. 指向及时反馈与改进的短周期述评
长周期学业述评在功能作用方面类似于期末评语,对于学生学习习惯、创新精神、学业水平三方面的发展进行整体评价,有利于学生和家长全面了解学生学业发展情况,为下一阶段的教与学改进提供依据。不过,这种长周期和粗线条的结果性评价不能及时反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进行干预指导,因而对于学生学习改进学习效果也有限。短周期述评主要是以教学周为单位对学生学习表现进行过程性评价,通过教学观察、作业文本分析等,发现问题与学生进行及时反馈,指导学生进行知识漏洞修补和学习策略调整等。
3. 述评内容和形式优化
不管是长周期述评还是短周期述评,述评内容都是从学习习惯、创新精神、学业水平三个维度进行分析,只是分析载体不同,述评侧重点也有差异。长周期述评的整体分析主要引导学生对全面梳理自己的学习状态,短周期述评的及时反馈侧重指导学生及时调整学习策略,两者在述评内容和语言表述上各有侧重。例如,期末述评中对于学习态度分析,可以是“学习态度不够积极主动,缺乏自主学习意识;能基本完成学习任务,但不重视作业质量;学习方法没有随着高中阶段的特点和学科特点进行及时调整,没有形成良好的预习和复习的习惯,上课听讲精力不够集中,没有形成改错习惯等”。而短周期述评则可以重点记述一两周内学生典型表现及问题,如“近期作业有未交情况,作业错题有为改正情况,主动和老师同学讨论问题不多,自主练习不足,复习习惯有待继续培养”等,以帮助学生和家长及时反思和调整学习行为。
在学业水平维度,长周期述评主要通过多学科阶段测试跟踪分析,指出学生在阅读理解能力、综合表达能力等方面的共性问题。短周期述评主要基于学生日常作业整体表现,尤其是典型错误进行深入分析,教师进行针对性指导,帮助学生及时发现自己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并及时调整学习策略,逐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综合能力。创新精神主要在长周期述评中体现。
三、述评工具优化
述评工具的变革优化依赖于相关评价技术的发展,以适应及时性反馈和个性化分析的需要。基于文本分析,分别在人机协同智能分析和及时反馈两个方面进行了述评工具优化。
1. 人机协同进行作业文本智能分析
由于每位学生一段时间内积累的错题比较多,完全依靠教师人工分析很难在实践中实施,联合应用扫描全能王、腾讯元宝、讯飞语记,基于错题识别、分析,进行 AI 互动述评生成。将试卷、答题纸、答案等扫描形成pdf 文档,上传deepseek、腾讯元宝和Kimi 软件进行题型、得分率、错误统计及原因分析。AI 工具仅给出理论得分情况和可能原因分析,在知识分类和原因分析方面具有一定的专业性,但不能根据学生具体答题情况进行精准分析,无法形成个性化针对性分析报告。教师参考 AI 给出的分析结果和建议方向,基于学生具体文本数据进行精准分析,在学习习惯和学业发展方面进行分析并给出改进建议,经过学科教师和学生共同修正优化,初步构建“诊断 - 归因 - 干预 - 验证”的闭环学业述评实施路径。
2. 人机结合进行及时反馈
班级优化大师的点评和班级小管家的“智能评语”可以进行线上述评,但不能自定义述评内容,述评专业性和针对性不足。基于教师人工输出述评报告的实践,结合班级小管家、班小二等家校沟通平台,初步实现学生学业述评的个性化分析和集体反馈。
结合阶段测试分析,应用“班级小管家”的发成绩功能,在发布学科阶段测试成绩的同时,附带使用“教师点评”功能,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进行学业发展情况述评。这种述评工具可自定义输入,能将述评结果直接通过家校沟通平台反馈给家长。应用“班小二”智能评语功能,先在办公文档中进行班级学生某学科学业发展述评,自定义述评内容框架,批量导入班小二智能评语并进行集中反馈。通过这种方式,教师可基于学生平时情况记录,实现自定义设计述评维度并快捷导出发送。
四、构建基于述评的学业发展指导机制
学生学业发展是一个渐进性、阶段性的过程,依赖于学习行为的改变,这种改变更多要改变的是不良的学习习惯,与比较顽固的习惯做斗争比想象中更有难度,所以需要教师、家长多学习过程的适度干预,放手但始终关注,从可改变的方面帮助学生逐渐建立良好学习习惯。
从教师方面,可以针对学生比较典型的问题,通过建立学习小组、专项打卡等形式进行督促。比如针对班级学生典型问题,抓好学生可做改变的几个关键点,进行细致任务布置及追踪,并提供及时反馈和指导。在长周期述评的基础上,针对班级学生在作业和阶段测试中的典型问题,设计并实施以学期为单位的教与学优化改进方案,体现了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教和学参照同样的标准和目标。
学生的学习策略优化需要自身学习实践积累,也需要朋辈互鉴、学术经验参考和教师指导,上述方式都依赖个人经验,对于学习改进非常有效但难以在更大范围内推广应用。应用“纳米 AI”构建了“学业述评”智能体,将学业述评相关文献、实践案例等上传形成知识库,并不断丰富优化,逐渐形成专业性、系统性的区域学业述评研究资源库。通过与“学业述评”专业互动,可以把教师的教学经验与学术积累融合形成共用的教学智慧。
在学生应用方面,学生可以就自己有困惑的问题与智能体进行互动,如学习习惯调整、学习策略优化等,通过互动对自身学习行为进行反思调整,主动建构个性化学习策略体系。同时,可以基于“学业述评”智能体中学生互动的典型问题,设计提供对应的认知工具包,应用deepseek 定制生成文本,编辑后转发到“中小学生学业述评”微信公众平台,让更多学生学习分享。这样就构建了一个知识与实践互动循环,对于促进教与学改进都有很好的借鉴价值。
学业述评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教与学的改进,尤其是为了指导学生调整和优化学习策略。在人工智能的辅助下,目前中小学教师开展学业述评不再是难题,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应用能力提升,评价结果会越来越准确。学业述评类似做体检或者专科检查,技术成熟情况下,体检结果往往是准确的。但拿到体检报告仅仅是一个开始,假如知道了体检结果,也开了药,但没有坚持服用,也不会有疗效,就如很多学生知道自己某些方面的学习问题,但一直没有去改变,纵使学习问题诊断再准确也是徒劳。学生学业发展本质上需要学生主动探索改进,任何外界干预只是辅助。因此,学生学业述评要与学生的学习过程监督、反馈及干预,以及教师的教学优化相贯通,构建学、评、教一体的学业述评及发展改进系统,才能真正对学生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刘荣飞,王洁. 学业述评:概念框架、现实挑战与对策建议[J].全球教育展望,2023(6):38-48.
[2] 贾修建 , 魏善春 . 学业述评的内涵特征、价值意蕴及实施建议 [J]. 中国考试,2025,2,50-59.
[3] 刘绿芹 , 李润洲 . 学业述评 : 日常学生评价的理性追求 [J].中国教育学刊 ,2022 (09),32-39.
[4] 蒋林 , 刘云生 . 学业评价本身如何成为学生素养发展的有效实践 [J]. 中国教育学刊 ,2024 (11),60-67.
[5] 金京泽 , 徐永光 , 李荔 , 阮为 . 素养导向的数字化学业评价行动研究 [J]. 上海教育科研 ,2024 (09),46-51.
[6] 朱丽桢 , 段兆兵 , 从知识崇拜到意义生成:学生学业评价新解[J]. 当代教育科学 ,2022(05),27-33.本论文系天津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一般课题“基于数据的中小学生学业述评研究”研究成果,课题立项编号为 CHE210116,课题负责人刘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