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赋能幼儿园综合课程中的实践与探索
吴小梅
赣州市赣县区中奥朗境台幼儿园 江西赣州 341100
幼儿园综合性课程是一种旨在全面促进幼儿综合素质发展的教育方案。该课程旨在通过多元化的学习活动,综合涵盖幼儿认知、语言、社交情感、身体运动和艺术等多个领域的教育内容。信息技术在幼儿园综合课程中的应用为幼师教学工作带来了诸多便利,幼师借助信息技术进行辅助教学能够更好地完成课堂教学内容的规划,设计以幼儿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活动,以此来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教学质量与效率获得有效提升。
一、信息技术在幼儿园综合课程中应用的作用
(一)优化课堂教学效果
幼儿园综合课程面向的是年龄相对较小的幼儿群体,这些群体在认知、理解以及注意力集中等多个方面都存在着独特的特点。幼师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如果能够巧妙地将信息技术融入其中,那么便能够从整体上显著提升该课程的教学效果,进而促进幼儿学习能力稳步提升 [1]。信息技术在此过程中应用的一大优势在于能够通过生动且动态的方式来呈现出学习内容,以此来为幼儿营造一个充满活力及趣味性的学习环境,有效激发幼儿的求知欲,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及主动性,使幼儿更愿意参与到综合课程的教学活动中,更好地完成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吸收。
(二)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在幼儿园综合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幼师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才能够有效促进幼儿智力的开发与成长。信息技术手段的合理应用能够将原本抽象与枯燥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直观、形象并且富有吸引力的内容,让幼儿在轻松且愉快的氛围中感受知识,学习的乐趣。信息技术的操作与整合能力的发挥,也能够为幼师在有限的时间内高效完成繁重的教学任务提供无限的可能,有助于幼师打造更加高效与精彩的课堂。对于学前阶段的幼儿来说,当其在课堂上被信息技术激发浓厚的兴趣驱动时,其学习的动力也会得到充分地释放,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知识的学习与探究过程中,享受学习带来的乐趣,为今后知识的学习与能力的提升打下坚实基础。
(三)培养良好创新思维
幼儿园综合课程的核心目标之一在于培养幼儿综合素质,其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幼师在教学实践环节要注重科学且合理地应用信息技术手段来为幼儿创造更加优化且具有启发性的教学情境,在这样的信息化教学环境之中,幼儿会接触到丰富多样的知识及信息,以此来拓宽自身的视野,激发想象能力。信息技术的互动性与开放性能够为幼儿提供更多的自主探索与尝试的机会,鼓励幼儿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来完成问题的思考与探究,提出自己的想法与见解,从而实现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当幼儿的创新思维得到充分的锻炼与提升时,其认知能力也将得到进一步的强化,从而更好地实现幼儿园综合课程的高效化教学目标,为幼儿获得全方面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信息技术在幼儿园综合课程中应用的策略
(一)精心筛选综合课程的教学素材
幼师在幼儿园综合课程之中,运用信息技术时必须要在教学素材的选择方面格外用心。也就是说在实际授课的过程之中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确保所选择的教学素材科学且合理,可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所具备的强大优势,以此来为幼儿学习营造良好的环境,助力其更好地成长与发展 [2]。信息技术在此过程中的应用能够助力教学流程获得有效改革与创新,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学前阶段幼儿年龄相对较小、认知水平有限、生活经验相对匮乏,这使得幼儿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会面临各种各样的挑战,所以在综合课程教学中科学且合理地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对于促进幼儿知识学习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由于幼儿的注意力难以长时间保持专注,且在理解复杂的概念时存在明显的困难,所以这要求幼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的优势,为幼儿提供丰富多样且生动有趣的学习素材,通过直观、动态的呈现方式来更好地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素材选择的过程中要注重从幼儿的兴趣爱好为出发点,紧密结合幼儿的认知水平,确保最终所选择的课程内容既符合学前阶段幼儿的心理特点,又能够有效支撑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使得信息技术真正成为促进幼儿知识学习与能力提升的有力工具。
(二)提升幼师的信息技术应用素养
幼师作为幼儿学习的引导者以及促进者,在幼儿园综合课程的教学实践环节,其对于信息技术的应用意识以及能力至关重要。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幼师要明确自身的教学目标以及方向,持续更新课堂教学理念,积极主动地将信息技术融入到教学实践环节,从而全方位提升幼儿园综合教育的质量与效率,为幼儿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信息技术应用的过程中要注重从观念层面展开改革与创新,通过精心设计和应用信息技术来为幼儿呈现出具有美感的教学内容,如此将有助于丰富幼儿的视觉体验,更有助于提升幼儿的审美能力 [3]。就比方说在开展自然主题的教学活动时,幼师则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直观性与丰富的资源库,利用高清的图片与视频资料来呈现出四季交换的美景,引导幼儿仔细观察不同季节植物的生长变化以及动物的生活习性等,让幼儿在感受自然之美的同时学习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能够激发幼儿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良好的观察能力及表达能力,进而逐步提升幼儿的感知能力。幼师还要注重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多样应用,也就是说不应该局限于图片和视频,还可以尝试借助交互式电子白板来展开教学互动,让幼儿通过触摸屏幕来积极主动地参与游戏活动,增强幼儿学习的趣味性和参与度。又或者是尝试应用教育软件和应用程序,以此来为幼儿提供个性化的学习体验,满足不同幼儿学习与发展的需求,促进幼儿在知识、技能与情感等多个方面获得全方面发展。
(三)利用信息技术营造沉浸式氛围
在幼儿园综合课程的教学实践环节,幼师要注重紧密围绕课堂教学要求以及目标,巧妙应用信息技术手段来有效激发幼儿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学前阶段幼儿当前正处于快速成长与发展的关键阶段,具有极高的可塑性,所以幼师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要注重充分挖掘信息技术的潜力,以此来提升幼儿的认知水平,促进幼儿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幼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手段的科学应用全面调动幼儿的感官参与,激发幼儿动手、动脑和动口的能力,为幼儿综合素质的提升提供有力支撑。如在音乐教学环节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打造充满活力的音乐学习空间,通过精心设计的音视频结合内容可以呈现动态化的音乐场景,比方说展示不同乐器演奏时的音效和画面,或者通过动画展示音乐节奏的变化。幼儿在这样的氛围中,可以在美妙的音乐声和动感的画面中感受到音乐的魅力,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音乐的学习,显著提升幼儿学习的兴趣与质量。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幼师则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抽象的数学概念转化为直观易懂的图像和动画,如在教授数字的认识时,幼师可以通过动画来呈现出数字的形状变化,又或者是将数字与实际生活中的物品进行生动形象的结合,这种直观化的呈现方式将有助于帮助幼儿更好地完成知识的理解,提高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幼师还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来创设更多互动式的学习情境,比方说利用虚拟实验室软件,让幼儿在虚拟的环境中进行简单的实验操作,观察实验操作的现象,从而培养良好的科学探究精神以及实践能力。上述教学方法的落实能够为幼儿营造沉浸式的学习氛围,使幼儿在轻松且愉快的环境中积极主动地参与知识的学习与探究,不断提升幼儿学习的质量与效率,为幼儿未来的学习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融合信息技术与多元教学方法
在幼儿园综合课程的实施过程之中,幼师可以尝试将信息技术与多元化的课堂教学方法进行有效结合来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信息技术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工具,能够为传统的教学方法注入新的活力,丰富课堂教学手段,并显著提升教学的趣味性及互动性。幼师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如何将信息技术与游戏化教学、项目式学习与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进行有效结合,来满足幼儿多样化的学习与发展需求。如在语言教学过程中,幼师可以结合多媒体技术与角色扮演的游戏化教学方法,通过精心制作精美的动画故事来引导幼儿观看并理解故事的内容,随后便可以鼓励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角色扮演,让其在模拟的故事场景中应用所学的语言知识展开交流与表达【4】。这一结合的过程能够增强幼儿的语言应用能力,还有助于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与创造能力。幼师在艺术教学中则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与项目式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开展主题绘画或者手工制作活动。通过多媒体设备呈现出不同风格的艺术作品,能够激发幼儿创作的灵感,之后引导幼儿围绕一个主题来展开小组合作项目,以小组的形式共同完成一幅大型的绘画作品或者一系列手工制作。幼儿在此过程中可以学习到艺术知识以及技能,还能够通过团队合作来提升自身社交能力与沟通技巧。通过将信息技术与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进行有效融合,能够为幼儿创造更加丰富的学习环境,以此来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促进幼儿在知识、技能与情感等多个方面获得全方面发展。这种综合性的教学策略能够助力教学质量与效率获得有效提升,还能够为幼儿未来的学习与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信息技术在幼儿园综合课程中应用的注意事项
(一)注重内容的适切性
在幼儿园综合课程中应用信息技术必须要确保其内容符合学前阶段幼儿的年龄特点及认知水平。学前阶段幼儿当前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思维以直观形象为主,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相对较短,因此所呈现的信息内容应当简洁明了、生动有趣,避免出现过于抽象或者复杂的内容,从而为幼儿带来严重的认知负担。同时还要注重内容的教育性及启发性,确保信息技术所承载的信息能够为幼儿知识学习与全面发展带来积极的促进作用,就比方说能够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审美情绪及科学素养等,而并非仅仅只是单纯的追求技术的展示效果。
(二)控制技术使用时长
信息技术在幼儿园综合课程中的应用应当遵循适度原则,即科学且合理地控制使用的时长。因为长时间接触电子屏幕可能会对幼儿的视力带来不良的影响,甚至会使得幼儿过度依赖电子设备,从而影响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的形成以及发展,以及参与课外互动活动的积极性及主动性。所以说,这便要求幼师在教学实践环节能够真正做到根据教学活动的需求来科学且合理地安排信息技术使用的时长,确保幼儿可以有足够的机会积极参与其他形式的活动,例如户外游戏、手工制作及小组讨论等 [5]。通过科学且合理的时间分配可以促使信息技术成为幼师教学辅助的工具,而并非是幼儿学习的唯一方式,以此来保障幼儿身心健康的成长与发展。
(三)强化幼师针对引导
虽然信息技术在幼儿园综合课程中的应用为幼师教学实施带来了诸多的便利,但是幼师在此环节的引导作用依然不可替代。鉴于此,这便要求幼师能够具备良好的教学能力及信息技术素养,熟练地应用信息技术手段来设计并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并且能够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及时关注幼儿学习的状态及学习的反应。如当幼儿在信息技术应用的过程中遇到问题或者产生困惑时,幼师要注重及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与帮助,引导幼儿正确理解并且应用所学的知识进行问题的分析和解决。幼师还要善于应用信息技术手段来收集和分析幼儿学习的数据,以更好地了解幼儿的学习需求与学习特点,从而调整课堂教学策略,助力教学质量与效率获得有效提升。
总而言之,在幼儿园综合课程的教学实践环节,幼师要想助力教学的质量与效率获得有效提升,需要科学且合理地应用信息技术手段,从整体上提升幼儿学习的质量及水平,从而保障幼儿在此环节能够获得高效化的学习以及发展。通过将信息技术手段与幼儿园综合课程教学进行有效结合,能够创新课堂教学的形式,为实现既定的课堂教学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促进幼儿在知识、技能与情感等多个方面获得全方面发展,使得信息技术真正成为促进幼儿学习的有力工具。
参考文献:
【1】唐旭佩 . 以国考为导向的师专学前教育专业通识课改革刍论 [J]. 成才之路 ,2020,(24):36-37.
【2】姜淑君. 浅谈信息技术在幼儿教学和管理中的应用策略[J]. 天天爱科学( 教育前沿 ),2020,(08):3.
【3】达瓦群卓 . 浅谈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J]. 考试周刊 ,2020,(62):165-166.
【4】叶亚文 . 信息技术在幼儿园绘本教学活动中的应用策略分析 [J]. 考试周刊 ,2020,(61):163-164.
【5】许爱华 , 马变荣 , 杨芳霞 , 等 . 幼儿园综合实践课程开展研究——以“土壤的秘密”主题活动为例 [J]. 甘肃教育 ,2020,(12):184.
作者简介:吴小梅(1990 年 7 月 12 日),女,汉园长/ 中小学一级教师9 级,本科研究方向:信息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