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退役军人思想政治工作的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

作者

刘建平

邢台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

1 退役军人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1 基层思想政治意识有待加强

目前部分地区的党组织对退役军人思想建设重视不足,未能充分认识到政治工作与实际事务之间的内在关联。实际上,应当着力提升退役军人的政治素养和组织能力,通过更具针对性的党建工作,发扬这一群体的优良传统。运用创新性的教育管理手段,确保退役军人虽然离开军营但不脱离党组织,虽然脱下军装但不改变政治本色,始终铭记党员身份,保持军人特有的政治品格,使其在思想上始终拥有强烈的认同感、荣誉感和使命感。

1.2 党员教育管理体系有待健全

在退役军人事务管理机构尚未组建之前,退役军人教育工作由组织部门、民政系统及人社机构等多个部门分散管理,缺乏统一协调机制,导致工作成效难以显现。当前退役军人事务部门成立时间尚短,针对退役军人群体的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仍需通过自主探索来逐步健全。需要充分整合市、区两级行政资源,采取每月定期开展思想引导活动的方式,对辖区内的退役军人进行思想教育,确保他们始终保持军人本色。

1.3 宣传教育工作存在滞后性

军旅生涯塑造的特殊群体具有独特属性,其服役年限从数年到数十年不等,普遍具备较强的政治素养和全局观念。然而由于与社会生活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现象,部分基层党组织的服务意识有待提升,未能有效开展对退役军人的关怀工作,也缺乏对其先进事迹的系统宣传。这一群体作为社会示范力量的重要代表,应当成为选树典型的重点对象。要着重展现他们在乡村振兴、社会治理创新、基层组织建设等领域的突出贡献,使其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中坚力量,帮助退役军人更好地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2 退役军人思想政治工作的应对措施

2.1 强化党建引领

在退役军人聚居区域建立特色党组织,突出政治引领作用。二是弘扬红色基因。组织 " 老兵讲坛 " 宣传政策方针,激发 " 退伍不褪志"的精神动力。三是完善联络体系。推行党员干部定期走访制度,实现从" 被动接访" 到" 主动走访" 的转变,精准帮扶解困。

2.2 提升服务保障水平

一是实施精准帮扶。运用全国信息系统建立个人档案,重点解决就业创业、医疗保障等实际问题。二是破除政策壁垒。推进基层服务站规范化建设,完善多部门联动机制。三是推广”尊崇服务法”。吸收”七个一”经验(包括每周活动、季度走访等),细化服务举措。

2.3 创新工作方法

聚焦就业政策解读、心理疏导技巧、法律常识普及等实际需求,精心设计培训课程体系。创新采用情景再现演练、退役老兵经验分享、社区公益实践等参与式教学方法。同步推进数字化建设,搭建官方网站与新媒体矩阵,运用短视频传播、直播互动等形式推送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2.4 深化爱国拥军主题宣传

依托全媒体平台持续开展退役军人权益保障法规宣传,大力弘扬退役军人先进典型事迹,有效提升其荣誉感与归属感。完善新兵入伍欢送仪式、光荣牌悬挂、立功表彰等荣誉激励机制,营造尊军崇军的社会氛围。通过讲述退役军人服役期间的奉献故事,积极培育全社会尊崇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的价值导向。

2.5 着力破解退役军人就业难题

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退役军人群体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他们为国防事业和军队建设作出了卓越贡献。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切实保障退役军人合法权益”的重要指示精神,相关部门制定并实施了系列就业促进措施。通过定期举办专业技能培训和专场招聘活动,帮助退役军人提升就业竞争力。强化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资格认定工作,旨在全面提升退役军人职业素养,加快其社会融入进程。针对民营和小微企业,出台包括税收优惠、岗位补贴等激励政策,鼓励企业积极吸纳退役军人就业,切实维护其合法权益,确保就业稳定性,避免出现二次失业和再安置问题。

2.6 强化思想引领与人文关怀,聚焦退役军人服务需求

在推进退役军人思想引导工作时,必须深入把握其情感需求,充分发挥其自身优势来调整认知模式。首要任务是全面了解退役军人的思维特点及其融入社会时面临的现实困境,在实施思想引导过程中始终贯彻同理心原则。倘若缺乏这种认知基础,相关职能部门就难以准确把握退役军人的实际诉求,导致思想教育工作缺乏针对性,最终影响预期效果的实现。同时需要构建科学完善的思想引导机制,确保党和国家各项优抚政策得到切实执行,依法维护退役军人的合法权益,充分激发其潜在价值。尽管退役军人已离开军营,但他们仍是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完全可以在经济建设领域持续发光发热。因此,在开展思想引导时,必须重视双向沟通机制的建立,密切关注其心理调适过程,特别是要重视从军营到社会的角色转换带来的心理落差问题。

2.7 深化思想引领效能建设,聚焦退役军人服务主体

通过优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重点构建以退役军人为核心的服务体系。在政治教育层面实施精准激励措施,着力提升退役军人事务管理的专业化水平。创新运用多元激励手段,切实强化对退役军人群体的思想引导和价值塑造。

开展退役军人思想教育工作旨在培养其乐观进取的生活理念,确保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保持持续进步的动力源泉。在维护退役军人基本生活保障的同时,必须配套实施物质激励措施,仅靠精神鼓励容易导致”空谈理想”的负面效应。要切实维护退役军人合法权益,使其真切感受到党的关怀,从而自觉践行党的宗旨要求。

首要任务是妥善处理退役军人实际生活困难,若无法立即解决,必须及时反馈处理进展,让其看到问题解决的曙光。在此过程中需注重将思想引导与实践帮扶相结合,通过具体行动提升其思想认识水平,完善服务机制增强服务效能。

其次要建立健全的激励制度。当退役军人对社会建设作出贡献时,应及时给予表彰奖励;对未达到思想教育要求的则需进行适当引导。着力培养每位退役军人的荣誉观念,促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规范言行举止,充分发挥退役军人群体的社会建设作用。

结论

当前阶段开展退役军人思想教育工作必须立足现实需求,以解决具体问题为切入点,通过强化组织引领、完善服务支持、革新工作手段、实施荣誉表彰、推动多方联动等途径,助力退役军人实现角色转换,激励他们在国家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持续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彭丽梅 . 退役军人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政策措施创新研究[J]. 办公室业务 ,2022(10):86-87.

[2] 庄婷婷 . 全面推进新时代退役军人工作高质量发展 [N].连云港日报 ,2022-05-24(004).

[3] 金加龙 . 面向退役军人群体就业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J]. 现代职业教育 ,2022(20):80-82.

[4] 李杭蓉. 当好服务退役军人的排头兵[N]. 昆明日报,2022-05-19(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