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路径分析
姜清余 张双 钱盈帆
重庆市云阳县海峡小学404500
一、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融合的意义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常常过于依赖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练习,教学手段比较单一,容易引起学生的厌学情绪,而信息技术具有图文并茂、视听结合的特点,可以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变成直观的图形、动态演示和音频反馈,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积极性。在三年级“图形认识”单元的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设备展示立体图形的动态生成过程,让学生通过直观感受加深对几何特性的认识,这种方法比传统的语言描述更吸引人也更有效。
(二)突破教学重难点
小学三年级数学课上存在不少抽象概念和复杂运算,时间单位“时分秒”的认识、两位数乘法的掌握等都属此类,这些都是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部分,而利用信息技术手段,通过模拟演示、交互式实践之类的方法,可将抽象知识变得形象起来,繁杂运算的操作步骤也能得到简化处理,如此一来便能较好地帮助学生冲破学习障碍,“时分秒”这一教学环节里,借助动画技术可以清楚地显示钟表指针的运动轨迹及其彼此之间的联系,进而让学生深刻体会到 *1 小时=60 分钟”以及 *1 分钟=60 秒”的换算关系。
(三)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信息技术同教育领域的深度融合,明显扩充了教学资源的丰富度,而且给教师获取多样化的教学素材带来了方便,极大地缩减了备课时长,把信息技术融合到课堂教学当中,既能有效地改善教学内容的可视化程度,又可以及时搜集并分析学生活动的数据,从而改良教学的进程和成果。就拿三年级数学“口算乘法”这一课程来讲,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可表现各种各样的练习题型,通过抢答或者在线递交答案之类的方式,来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这样既提升了学习的趣味性,又便于教师立刻知晓学生对知识的把握状况。
二、信息技术与三年级数学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路径(一)教学资源整合与内容丰富化
传统教材作为教学活动的主要依循对象,由于内容限制性,很难完全符合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此时教师便可以凭借信息技术整合多种教学资源,革新教学模式以加强课堂实效性,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期间,通过网络平台搜集三年级数学教材关联的图表、视频及动画素材,把抽象概念以直观形式表现出来。以“年月日”单元为例,在讲解过程中使用不同年份的日历图片,并且穿插闰年的科学动画或者科普短片,从而让学生更好地领会时间单位及其相互联系,而且,依靠在线教育资源库找到优质教学实例,比如知名教师录制的专门讲授视频或者系统的课程模块,参照他们的教学理念来改善自己的教案设计,还可以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工具展开自主探究学习,在课后借助在线习题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推动个性发展。
(二)创新教学模式以提升学习体验
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被动接受”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需求,利用信息技术的创新,教育工作者可以创建出多样的教学情境,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愿以及课堂参与度。开展情境教学:采用多媒体技术营造与教学内容相契合的情景化学习环境,能够促使学生在特定情景里深入领会数学知识,在教授三年级数学课《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时候,可以利用动画来表现购物场景,动态地显示商品价格,数量等关键要素,这样就能让学生在真实的购物情景当中体会到并掌握相关的解题办法。
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依靠线上协作平台开展探究式学习模式时,教师可以按照学生的特性将其划分成若干小组,并分派任务,通过这个平台,组内成员能够做到高效交流,即时互动以及协同作业,进而达成学习目的,“统计与概率”课程教学当中,可以引导学生创建研究小组,制订调查方案,利用网络资源搜集数据,整理信息,执行数据分析并完成成果展示等关键步骤。
实施个性化教学:依靠信息技术工具,可以做到针对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展开个性化教学设计,通过在线测试和作业数据的分析处理,精准找出学生的知识盲点,然后创建起个性化的学习计划,针对那些在“两位数乘法”运算方面碰到麻烦的学生群体,可推送有关的教学视频以及配套练习资料,从而帮助他们加强知识掌握并提高自身能力。
(三)优化教学互动以促进师生交流
教学互动属于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推进了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与协同合作,也对教学效果的改善起到了重要作用,凭借信息技术的支持,教学互动模式出现了革新性的改变,在运行效率和实践成效上都有了明显的改善。
利用多媒体进行互动演示:在课堂教学环节里,教师可以凭借多媒体设备执行可视化演示,引领学生积极参加到其中,拿“图形变换”这门课程来说,通过多媒体平台来表现平移,旋转以及轴对称这些几何概念,指导学生在软件当中用鼠标模仿这些操作,从而加深对图形动态特性的认识。
借助在线平台进行互动交流:利用微信,QQ 群或者教育论坛这类在线工具搭建起师生交流的桥梁,学生可以在上面提出疑问或者汇报自己的学习进程,教师会立刻给予回应并予以帮助,而且教师还可以通过这个途径公布作业通告,分享学习资料之类的内容,进而促使这种互动模式得以持续发展。
创建线上交互平台:依靠问卷星,Kahoot 等数字化手段,在课堂里执行实时问答和投票环节,教师事先设定好问题场景,促使学生利用移动设备或者电脑展开互动,马上得到回馈消息,这样就能准确判定学习成果,进而随时改良教学规划。
总结:信息技术与三年级数学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是提升教学质量与学生数学素养的有效途径。通过整合多元教学资源、创新情境化与个性化教学模式、优化师生互动方式,能切实解决三年级数学教学中的抽象性难题,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而加强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完善硬件设施与评价体系,为融合提供了坚实保障。未来,随着智能技术的发展,需持续探索新技术与教学的结合点,推动融合模式迭代升级,让信息技术真正成为小学数学教学提质增效的核心驱动力。
参考文献:
[1] 张凤丽.信息技术支持下小学数学创新教学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24,10(20):159-163
[2] 蔡俊琼.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探索[J].名师在线,2024(19):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