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关于德育教育在初中数学学科中的渗透

作者

张玉兰

清远市清城区清城中学 511515

一、德育教育在七年级数学学科中的核心价值

(一)培育基础道德品格

初中数学教学对逻辑严密性与操作规范性提出了更高要求,比如解题时要按一定步骤走,实施验证校正,及时修正错误,这些环节都是培育学生诚信品质与责任意识的契机,从杜绝抄袭行为,理性看待解题失误入手,在知识内化过程中加强实事求是的价值观。数轴概念,一元一次方程之类的抽象理论教学,德育能激发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帮他们战胜畏难情绪,养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二)塑造初步合作意识

初中数学教学里,小组合作学习成为培育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在几何图形认识,基础数学问题探究等方面有着明显价值。此情形下,德育教育可以凭借分组互动机制,促使学生在协作当中提升倾听他人意见,达成资源共享的能力,围绕“线段,射线,直线”概念区别与联系展开深入讨论的时候,通过小组内部交流,深入研讨,学生能体会到个体智慧同集体力量的辩证统一联系,从而加强团队意识,为个人全面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形成稳固根基。

(三)提升自律与问题解决能力

初中一年级的学生要慢慢摆脱小学阶段那种被老师牵着鼻子走的学习方式,依靠德育理念塑造起科学的数学学习计划,比如每天总结错题,课 这样就能培养出时间观念和自我约束的能力。在解决数学问题的时候(拿代数表达式去应付日常的 以激起学生的探求热情,促使他们自动地思考各种解题途径,还要锻炼他们碰到困难时那种不屈不挠的精神,这样就在侧面增强了他们的综合问题解决水平。

二、德育教育在七年级数学学科中的渗透途

(一)深度挖掘教材德育内涵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教材里藏着不少德育教育资源,教师要积极找出来并加以整合,教材“数学史”板块里加入古代负数应用实例,“正负数”章节,这样能加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体现其独特魅力。几何图形教学设计时,用等腰三角形,矩形等对称结构,既能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水平,又能培育他们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联系实际问题情形,比如资源分配改良,环保计算等案例,可以自然而然地渗透节约资源,重视可持续发展这类核心价值观。

(二)创设德育导向的学习环境

教师可凭借课堂互动塑造隐性德育环境,在小组讨论期间,引导学生探究“高效协作的关键要素”以及“多种观点的意义”,加强合作意识和包容精神的培养;在作业批阅之时,优先表扬书写规范且主动改正错误的学生,突出“严谨”和“自律”的核心理念;在课堂秩序管理方面,通过“数学学习要非常专心”的提醒,促使学生慢慢养成专心习惯,进而间接改进自我调整能力。

(三)融合知识应用与社会责任渗透

根据初中统计学基本理论框架,可以设计出多种多样实践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组织学生围绕班级成员的日均阅读时长、校园垃圾分类准确率等方面开展数据调查研究。在数据收集和分析的过程中加深对“关注日常生活、履行社会责任”这一核心价值观的理解,通过剖析校园建筑中包含的几何要素(操场跑道的设计、教学楼的对称性等),引导学生聚焦校园空间特性,实现数学学科知识与德育教育的有机结合。

三、德育教育在七年级数学学科中的实施对策

(一)提升教师德育素养与引导力

初中数学教师职业角色正由传统的“知识传递者”向现代“价值引导者”转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专业精神(如精心备课、规范解题、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来影响学生,用自身的言行举止来塑造学生的道德品质,同时教师还要深入探究七年级数学教材与德育目标之间的内在联系,系统学习相关的德育理论,避免在德育渗透的过程中出现形式主义现象,实现学科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结合。

(二)重视学生个体差异与情感支持策略

针对七年级学生在数学学科上所表现出的明显个体差异,教师要采取差异化教学方法,对数学基础较差的学生,可以给予个性化的辅导,并且适度降低 题难度 他们重新建立学习信心,减轻由于失败经历而产生的消极情绪;而对于成绩优秀的 定挑战性的探究性任务(比如结合数学史背景的趣味性案例),以此来引发他们深入研 兴趣。 程中,教师必须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在课后的交流中给出相应的指导,营造出一种积极健康、彼此信任的师生互动氛围,为日后德育工作的开展打下良好的情感根基。

(三)推动课内外德育协同

课堂教学是德育实施的主要载体,而课外实践活动则是完整教育生态系统的另一部分,“数学与校园美学”主题活动借助几何学原理分析建筑结构特征,以提升学生对校园文化的认同感,指导学生用正负数知识记录家庭经济收支,帮助他们体会父母的辛勤劳作,培养感恩品质,这种把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结合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推动“知行合一”教育理念落地生根。

总结:把德育理念渗透到七年级数学教学实际当中去,这是遵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必然选择,也是达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处于初中教育开端的七年级,在教材解读,情境塑造以及教学策略改进等层面应当重点着力,既要巩固学生的数学根基,又要引领他们培育初步的道德认识和价值观念。以后要大力钻研契合七年级数学学科特征的德育渗入形式,促使“以数育德”与“以德促学”实现有机整合,给学生全面成长给予强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 王停郦.核心素养下的初中数学德育渗透[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2):81.

[2] 晋艳平.核心素养下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对策探析[J].中学课程资源,2020,(03):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