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路径研究

作者

夏晓丽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江西局九三三处 江西省南昌市 330200

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全球范围内正经历一场深刻的数字化转型。数字化转型是指利用数字技术重塑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及管理模式的过程,其核心在于通过数据驱动提升信息处理效率和决策能力。近年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广泛应用,使信息的采集、存储、分析和共享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革。在这一背景下,政府、企业和各类组织纷纷推进数字化战略,以提升管理效率、优化资源配置,并增强信息利用能力。

一、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分析

1. 数字化转型带来的机遇

数字化转型为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首先,技术的进步使档案信息的采集、存储和管理更加高效。例如,大数据技术能够处理海量档案数据,提高信息检索的精准度;人工智能技术可以用于档案内容的智能识别与分类,减少人工干预,提高工作效率。此外,区块链技术的应用有助于保障档案信息的真实性和安全性,为档案数据的长期保存和可信利用提供保障。

其次,政策环境的优化为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制度支持。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多项政策推动档案数字化进程,如《“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推动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与利用。政府的政策引导不仅加快了档案数字化基础设施的建设,也促进了档案管理标准的统一,为不同机构之间的数据互通奠定了基础。

此外,社会需求的变化也在推动档案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随着公众对信息公开和历史资料获取需求的增长,档案信息资源的利用场景不断拓展。例如,政府机构利用数字档案提高行政决策效率,企业借助历史数据优化经营策略,公众通过在线档案平台获取个人或历史信息。这些需求的多样化促使档案管理机构探索更加灵活、高效的信息服务模式,以满足不同用户的档案利用需求。

2. 数字化转型带来的挑战

尽管数字化转型为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带来了诸多机遇,但在实践过程中仍面临一系列挑战。首先,数据孤岛问题依然突出。由于不同地区、不同部门在档案数字化建设过程中采用的标准和系统各异,导致档案信息难以实现高效共享。部分机构的档案数据存储在独立的信息系统中,缺乏统一的数据接口,使得档案资源的整合与利用受到限制。

其次,档案信息资源的利用率仍然偏低。尽管大量档案已完成数字化处理,但受限于信息检索技术、用户界面设计以及公众认知度等因素,许多数字档案资源未能得到充分挖掘和应用。一些档案馆的在线检索系统功能较为基础,难以满足用户的精准查询需求,导致部分珍贵档案资源处于“沉睡”状态。

此外,技术应用的瓶颈也制约了档案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一方面,部分档案管理机构在技术应用方面存在滞后性,未能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先进技术提升档案管理效能;另一方面,技术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方面的挑战,如何在保障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实现档案资源的开放共享,仍是当前档案管理面临的重要问题。

综上所述,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既面临技术进步、政策支持和社会需求增长的机遇,也受到数据孤岛、利用率低和技术应用瓶颈等挑战的影响。如何在这一背景下探索有效的开发路径,成为当前档案管理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具体路径

1. 政策支持与标准体系建设

政策支持是推动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保障。政府应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以促进档案数字化进程,并推动信息资源的开放共享。首先, 层设计 明确各级档案管理机构的职责分工,确保档案数字化工作的统一规划 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例 贴 、税收优惠等方式,激励机构和个人捐赠档案资料或参与档案数字化建设。此外,应建立档案信息资源的开放共享机制,推动政府公共档案资源向社会开放,提高档案信息的可及性。

标准体系建设是实现档案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的关键环节。当前,不同地区和部门在档案数字化过程中采用的标准存在差异,导致数据难以互通。因此,应制定统一的档案信息资源元数据标准、数据格式标准和信息交换标准,以促进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兼容。同时,应推动档案管理机构与信息技术企业合作,开发符合国家标准的档案管理系统,提高档案信息的存储、检索和共享效率。

2. 技术创新与智能化应用

技术创新是提升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效率的核心动力。近年来,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技术的应用,为档案信息资源管理提供了新的 能性。首先,大数据技术可用于档案信息的深度挖掘与分析。通过对海量档案数据的分析,可以发现潜在 趋势 社会变迁模式以及用户需求,为政策制定和社会研究提供支持。其次,人工智能技术可应用于档案信息的智能检索、自动分类和内容识别。例如,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可以提高档案检索的精准度,使用户能够快速获取所需的档案资料。此外,计算机视觉技术可用于历史文献的自动识别与翻译,提高非结构化档案数据的可读性。

区块链技术的应用有助于增强档案信息的安全性和可信度。由于区块链具有不可篡改和可追溯的特点,可用于档案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验证,防止档案信息被恶意修改或伪造。此外,区块链技术还可用于档案数据的访问权限管理,确保档案信息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提高档案管理的透明度和安全性。

结论

本研究探讨了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路径,分析了政策支持、技术创新和信息服务优化在提升档案资源利用效率方面的作用。研究表明,健全的政策体系能够为档案数字化提供制度保障,而新兴技术的应用则有助于提升档案管理的智能化水平。此外,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信息服务模式,能够增强档案资源的社会影响力,提高公众档案利用的便利性。这些发现为档案管理机构提供了实践指导,有助于推动档案信息资源的高效开发和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传宇.《档案管理学》[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9.

2. 李明.《数字化转型与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研究》[J]. 档案学研究, 2020(4): 45-50.

3. 张华.《大数据环境下档案信息资源利用路径探析》[J]. 档案管理, 2021(3): 32-37.

4. 刘伟.《人工智能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前景分析》[J]. 档案与建设, 2022(2): 2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