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双新”视域下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方式的转变

作者

谭宇宾

四川省自贡市荣县高山镇学校 643100

一、引言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双新”理念是当前改革的重点,是推动教育发展的重要举措。“双新”的核心在于强调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注重学习过程中的体验与探究,打破传统教学的碎片化与单一性。从知识的教授向掌握方法转变。新的知识,新的技术,新的信息现在呈爆炸性发展。学生只有掌握了学习的方法,才能适应新时代的需求。单元整体教学正是顺应这一趋势而生,它将促进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二、“双新”视域下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背景与意义

2.1 背景

新课程标准明确了语文课程在培养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核心素养方面的目标。新教材在编排上以人文主题和核心素养来精选课文,注重主题单元的整体性与系统性。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传统单篇教学模式,以单元整体为视角进行教学设计与实施,更好地落实“双新”要求。

2.2 意义

2.2.1 提升教学效率

传统单篇教学模式下,教师往往逐篇讲解课文,教学内容重复,缺乏系统性。学生很难系统的,整体的把握知识,也就限制大多数学生能力的发展。例如,统编版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围绕“提问策略”编排,教师可将单元内几篇课文整合,集中引导学生学习提问方法,而非在每篇课文中零散教学。

2.2.2 培养综合素养

单元整体教学强调在真实情境中开展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完成综合性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实现听、说、读、写等能力的协同发展,促进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如在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走进中国古典名著”主题单元教学中,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名著知识竞赛”“名著故事表演”等活动,学生在活动中既加深了对名著内容的理解,又锻炼了语言表达、团队协作等能力。

三、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现状及问题

3.1 对单元整体教学理解不深入

部分教师对单元整体教学的内涵与价值理解不够深刻,仅停留在形式上的整合,未能深入分析各篇课文之间的内在联系,只是简单的将单元课文集中教学,没有发挥出单元整体教学的优势。

3.2 教学目标设定不合理

在单元整体教学中,一些教师未能依据单元主题与语文要素准确设定教学目标,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例如,在某单元教学中,教师将每篇课文的教学目标独立设定,未考虑单元整体目标的统领作用,导致学生学习缺乏系统性,难以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3.3 教学活动缺乏整合性

部分教师在单元整体教学中,教学活动设计零散,各环节之间缺乏内在逻辑联系。如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只是简单地对每篇课文进行阅读理解训练,没有将阅读与写作、口语交际等活动有机结合,学生无法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提升语文能力。

四、“双新”视域下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方式的转变策略

4.1 深入理解单元整体教学理念

教师要加强对单元整体教学理念的学习与研究,深入理解其内涵、特点及实施策略。通过参加培训、研讨交流等活动,与同行分享经验,共同探讨单元整体教学的有效实施路径。同时,教师要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与新教材,准确把握单元主题、语文要素及各课文之间的内在联系,从整体上规划单元教学。

4.2 科学设定单元教学目标

4.2.1 基于课程标准与教材

教师要依据新课程标准中对不同学段语文能力的要求,结合教材单元主题与语文要素,制定明确、具体、可操作的单元教学目标。例如,在统编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预测”单元教学中,教师可根据课程标准中对三年级学生阅

读能力的要求,设定“能根据课文题目、插图及文本内容进行合理预测,提高阅读兴趣与阅读能力”的单元教学目标。

4.2.2 体现整体性与层次性

单元教学目标要涵盖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体现整体性。同时,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与学习能力,将单元目标分解为具体的课时目标,体现层次性。如在上述“预测”单元教学中,可将单元目标细化到每篇课文的教学中,《总也倒不了的老屋》重点引导学生学习根据题目和插图预测,《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则进一步引导学生根据故事情节进行预测。

4.3 整合教学内容与活动

4.3.1 优化教材内容整合

教师要对单元内的课文、语文园地、习作等内容进行有机整合,打破教材原有顺序,根据教学需要进行合理重组。例如,在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亲近自然”主题单元教学中,教师可将《草原》《丁香结》等课文与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整合,引导学生在学习课文中体会作者描写自然景物的方法,再通过语文园地中的练习进行巩固与拓展。

4.3.2 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

结合单元主题,设计丰富多彩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综合运用语文知识与技能。如在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从人物的品质中获得启示”主题单元教学中,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身边的榜样”综合性学习活动,学生通过采访、调查等方式收集身边榜样的事迹,然后进行整理、汇报,在活动中锻炼了口语交际、信息收集与处理、写作等能力。

4.4 注重教学评价的整体性与过程性

4.4.1 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

摒弃单一的以考试成绩为主的评价方式,构建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小组合作、学习过程记录等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例如,在单元学习过程中,教师可通过课堂观察记录学生的参与度、发言质量等;通过作业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运用能力;通过小组合作评价学生的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

4.4.2 加强过程性评价

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要适时贯穿整个教学教程中,学生的学习活动过程中,好的,闪光的要及时的给予评价和表扬,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关注学生在单元学习过程中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反馈与鼓励。对遇到的问题给予针对性建议,促进学生不断改进与提高。

五、结语

“双新”视域下,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方式的转变是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必然选择。教师要深入理解“双新”理念,把握单元整体教学的核心要义,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从教学目标设定、教学内容与活动整合到教学评价优化等方面进行全面转变,为学生的语文学习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通过不断实践与创新,单元整体教学必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助力学生实现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