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人工智能发展与服装设计课程重构探索

作者

林宣洁

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 广东省广州市 510000

随着大数据、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等技术的突破,人工智能逐渐成为推动新一轮科技改革与产业变革的核心力量 [1]。尤其是在服装设计领域,人工智能在设计环节的逐步渗透,能够为学生提供强大的辅助工具,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然而,当前我国服装设计教育体系中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引入还处于起步阶段,所以,本文将聚焦于 AI 技术在服装设计中的具体应用展开分析,希望提出的内容对于高等院校构建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新型服装设计教育模式有所助力。

1. 人工智能赋能下的服装设计新趋势

1.1 从传统到智能:设计流程的革新

人工智能技术的赋能,对于学习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过去,教师在课堂教学上更侧重于学生手绘与立体剪裁等传统技能的培养,可是,有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助力,教师有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去思考如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思维能力、设计能力,让设计流程更为智能化与高效化。比如,引导学生利用 AI 图像生成工具,快速搜索与智能设计出带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图案、色彩与纹理,加快设计的质量与效率。

1.2 从个性与定制:满足多元的需求

在人工智能的的赋能,学生在服装设计上必然会朝着个性化与定制化的方向发展与转型 [3]。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学生可分析不同消费者的身体数据、风格偏好、穿着场景等信息,设计一些既又符合大众需求又不失个性的服装。比如,学生利用人工智能进行市场调研,了解消费者需要哪些版型与材质的衣服,在抖音、微博、小红书等等网络用户经常使用的平台中采集信息,以给实时调整设计方案提供依据,实现真正的量体裁衣。

2. 人工智能与服装设计课程核心知识内容的融合

2.1 设计理论模块

2.1.1 色彩理论与人工智能配色工具相结合

在设计理论模块中,色彩理论是服装设计专业学生必学的核心课程知识点之一 [2]。传统的色彩教学完全依赖于教师的经验传授与大量的色彩练习,学生仅需观察与调色去理解色彩的搭配原理。然而,人工智能技术的引入,能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改变被动知识传授与教材的灌输模式。如 AdobeColor、Khroma 等人工智能配色工具能够辅助学生自行设计色彩组合,生成和谐且具有创意的配色方案。如此,学生就有时间去搜集一些色彩组合传递的情感与风格信息,判断消费者对于不同色彩的情绪,从而设计出符合特定品牌调性的服装配色。此外,学生还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去根据流行趋势,预测未来的流行色,为学生的设计提供了前瞻性的指导,激发他们的创作兴趣,为未来的服装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2.1.2 构成原理与人工智能图案生成相结合

构成原理在服装设计课程中是非常复杂的知识点,包含点、线、面的组织与排列,以及图案、纹样的设计内容。传统的构成教学基本上都是以手工绘制为主,学生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去测试图案如何调整,才可达到最佳效果,这就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可是,人工智能技术的引入,可为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如 DeepArt、Artbreeder 等人工智能图案生成工具,可以根据学生提供的一些文字、元素等生成独特的图案和纹理。比如,在学习“图案基础”时,学生可将传统的回纹、云纹等图案进行现代化的演绎,设计出具有传统韵味又不失现代感的服装图案。同时,在该过程中,学生还可掌握图案设计的基本规律,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快速的创新实验,从而提升图案设计的质量和效率。

2.1.3 面料认知与人工智能面料仿真相结合

面料认知决定着服装的舒适感与质感,所以,是服装设计课程中不可或缺的知识体系。通常,这一内容涉及面料的成分、特性、外观以及适用的教导。众所周知,传统的面料教学都是实物观察和亲自触摸为主,学生需要通过大量的实物样本去进行学习,无疑会增加学校与学生的开支。然而,人工智能技术的引入,能够为面料教学提供了更直观与高效的方式。通过 360 的模拟仿真,学生可以见识到不同面料的悬垂感、光泽度、褶皱等特性,从而让学生思考这些面料在设计出来后会呈现出怎样的上身效果,避免学生浪费设计时间。总之,通过将面料认知与 AI 面料仿真结合,学生不仅能够深入地了解面料的特性,还能够利用AI 技术进行虚拟的面料选择与设计,有效提升对面料的运用能力。

2.2 设计实践模块

2.2.1 服装设计课程:人工智能辅助风格迁移与生成式设计在设计实践模块中,人工智能技术的引入,能够为服装设计带来了新的可能性。通过人工智能辅助,如 DeepArt、Artbreeder 等,学生可尝试将艺术风格迁移到自己的作品中,或是生成具有特定风格的新图像。如此 ,就可设计出更多带有古代服饰的风格元素的现代服装设计,进而提高服装的历史韵味。比如,发绣、鲁绣、绒绣、珠绣、苗绣、缠花、刺绣等中国非遗物质文化都可用来自动生成服装款式图,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设计灵感。可以说,将人工智能辅助的风格迁移与生成式设计技术融入服装设计课程,学生不仅能够拓宽设计思路,还能够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大量的设计实验,有效增强自己的创新能力。

2.2.2 立体剪裁课程:AI 辅助学生智能化裁剪与缝纫

立体剪裁影响着服装的视觉效果,涉及到将二维的布料转化为三维的服装实践。传统的立体剪裁教学都是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去进行手工操作的,可能会出现数据上的误差。可是,人工智能技术的引入,能够让学生提前根据用户的身材、容貌等数据设计出作品,并模拟上升效果,确定好具体参数后进行打板、剪裁、缝纫,而以上的流程同样可模拟具体操作,以增强学生对裁剪和缝纫原理的理解,提高他们的操作效率与准确性。此外,人工智能技术还可根据学生的操作习惯,为其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反馈,指出设计、剪裁、缝纫的不足,以提升学生立体剪裁的能力与水平。

2.2.3 加工工艺课程:AI 辅助技术与艺术的深度融合

加工工艺课程主要是教导学生服装的后期加工与制作,如刺绣、印花、染色等。传统的加工工艺教学都是师徒传承与手工操作的,而人工智能技术的引入,可以帮助学生设计出很多不同的刺绣工艺、印花图案,让学生可将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实现技术与艺术的深度融合。比如,在学习刺绣工艺”时,学生可利用 AI 刺绣技术,根据设计稿自动生成刺绣图案,并控制刺绣的针法、颜色与密度,创造出独特的刺绣效果。此外,学生还可按照不同的服装面料与款式,在人工智能推荐的工艺效果下学习相关的技能,从而提高自己服装加工工艺的艺术性与科技性。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将人工智能技术与传统服装设计教学相结合,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提升他们的学习效率,还能帮助学生提前适应未来时尚产业发展趋势,成推动服装设计行业创新发展的核心力量,引领时尚设计走向智能化、个性化与健康化的新时代。

参考文献:

[1] 邱庄岩 . 人工智能发展与服装设计课程重构研究 [J]. 纺织报告 ,2024,43(12):85-88.

[2] 方细娟 . 人工智能驱动服装设计创新与趋势分析 [J]. 西部皮革 ,2025,47(08):27-29.

[3] 刘长云 , 任文东 . 人工智能驱动下服装个性化定制的技术路径与产业转型 [J]. 西部皮革 ,2025,47(05):35-37.

作者简介:林宣洁,1979.10,女,汉族,广东揭阳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服装设计,时尚插画,新媒体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