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道路桥梁工程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研究

作者

邹德斌

中国电建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天津 300392

1 工程概况

波兰 S6 快速路科沙林至斯武普斯克 LOT2 标段位于波兰西北部西波美拉尼亚省。主要建设内容:设计并新建一条长约 23 公里的双向四车道快速公路,4个道路交叉口,4 座桥梁、14 座高架桥、1 座立交桥、两个动物通道和涵洞以及配套的基础设施。

2 道路桥梁工程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的要点

2.1 地基处理技术要点

在道路桥梁工程中,沉降段的地基处理是整个工程建设的重中之重,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由于沉降段所处的地质环境往往较为复杂,常常会遇到软土地基、淤泥质土等不良地质情况,这就对地基处理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不同的地质条件,需要因地制宜地选择最合适的地基处理方案。以常见的软土地基为例,工程中可以采用换填法进行处理,具体操作是将原有的软弱土层彻底挖除,然后分层回填具有较高强度、较低压缩性的优质填料,如级配良好的中粗砂、碎石或砾石等,通过这种置换方式显著改善地基的物理力学性能。此外,深层搅拌法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处理手段,该方法通过专用的搅拌设备将水泥浆或其他化学固化剂注入软土层中,经过强制搅拌使固化剂与软土充分混合反应,最终形成具有较高强度的水泥土复合地基。对于某些特殊地质条件,如深厚软弱土层或存在地下水位较高等情况,还可以考虑采用桩基础等深基础形式,通过桩体将上部荷载传递至深层稳定土层,从而确保路基和路面结构在长期使用过程中能够保持稳定,避免因地基不均匀沉降而导致的路面开裂、桥头跳车等病害的发生。

2.2 路基填筑技术要点

路基填筑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道路桥梁工程沉降段路基路面的长期稳定性和使用性能。在正式开展填筑作业之前,必须对基底进行全面的清理和细致的平整处理,彻底清除地表杂物、树根、杂草等可能影响施工质量的障碍物,确保基底表面具有良好的平整度和初始压实度。在选择填筑材料时,应当优先考虑选用具有良好透水性、较高强度指标和较小压缩变形特性的优质材料,如级配良好的碎石土、砂砾土等工程常用填料。在填筑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把控填筑厚度和压实度这两个关键参数。每层填筑厚度不宜过大,具体数值应根据现场实际使用的压实设备性能和填筑材料的物理力学特性综合确定,通常情况下建议控制在 20-30 厘米范围内,以确保压实效果。同时,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选用合适的压实设备并采用科学的压实工艺,确保每层填筑材料都能达到设计要求的压实度标准。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大型压路机等重型压实设备难以到达的路基边角部位和结构物周边区域,应当采用小型振动夯、手扶式压路机等专用机具进行补充压实作业,以保证整个路基各部位的压实均匀性和整体稳定性。

2.3 路面结构设计与施工技术要点

在道路桥梁工程中,科学合理的路面结构设计对于沉降段路面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具有决定性影响。在进行沉降段路面结构设计时,必须全面系统地分析沉降段的特殊地质条件和变形特征,同时充分考虑不同车型的荷载特性和交通量大小。具体而言,可以采用柔性沥青面层与半刚性基层相结合的复合式路面结构形式,这种结构组合既能充分发挥柔性面层适应变形的优势,又能利用半刚性基层的高强度特性,从而显著提高路面的整体抗变形能力和行车舒适性。在路面施工实施阶段,必须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对于沥青路面的施工,要重点把控沥青原材料的加热温度范围、矿料级配的精确控制以及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同时要优化摊铺工艺参数和压实工艺参数,确保沥青混合料具有良好的施工和易性和最终压实度,这样才能有效预防和减少路面裂缝、车辙等常见病害的发生。对于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则需要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原材料质量、配合比设计以及水灰比等关键参数,同时要规范混凝土的浇筑工艺和振捣工艺,并保证足够的养护时间和养护条件,这样才能确保混凝土路面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和耐久性指标。

2.4 排水系统施工技术要点

在道路桥梁工程建设中,沉降段的排水系统设计是确保路基路面长期稳定性的关键环节。科学合理的排水系统不仅能有效排除地表水,还能控制地下水位,对维持路基土体的工程性能具有决定性作用。当排水系统出现不畅时,极易引发路基积水问题,这不仅会显著增加路基土的含水量,更会导致土体强度指标下降,抗变形能力减弱,最终影响整个道路结构的稳定性。因此,在工程实施阶段,必须将排水系统的建设作为重点控制项目来抓。具体而言,排水系统的建设需要从多个方面着手:首先,在设计阶段就要充分考虑地形地貌特点,精确计算并确定合理的排水坡度和排水方向,确保降雨时地表水能够快速、顺畅地排出路基范围,避免积水现象发生。其次,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科学选择适用的排水设施类型,如边沟、排水沟、盲沟等,并严格把控施工质量。各类排水设施的断面尺寸、纵向坡度等参数必须严格符合设计要求,沟壁施工要做到平整、密实,防止出现渗漏和淤堵问题。此外,还可以通过设置防水层、隔水层等辅助措施,构建多层次的防水体系,进一步阻隔水分向路基渗透,从而全面提升路基结构的抗水损害能力。这些措施的综合运用,能够有效保障道路工程在运营期间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2.5 后期维护与管理技术要点

道路桥梁工程沉降段的后期维护与管理对于保证工程的长期稳定运行至关重要。在工程交付使用后,要建立定期巡查制度,对沉降段的路基路面、排水系统、桥台背等部位进行全面检查。检查内容包括路面是否出现裂缝、坑槽、车辙等病害,排水系统是否畅通,桥台背是否出现下沉等情况。对于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处理,避免病害进一步扩大。同时,加强交通流量和车辆荷载管理,限制超载车辆通行,减少车辆荷载对沉降段的影响。定期养护路面,如灌缝、封层,提高防水和抗滑性能。根据沉降观测数据评估和预测沉降段长期沉降情况。若发现沉降异常,及时采取地基加固、路面修复等措施,确保道路桥梁工程安全正常使用。

3 结语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看出,地基处理、路基填筑、路面结构设计与排水系统施工等关键技术环节相互关联,共同决定了工程的整体性能。在实际施工中,必须根据具体的地质条件和工程需求,科学选择并严格执行各项技术措施,确保每一个环节都能达到设计要求。此外,随着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的不断发展,施工技术也需要与时俱进,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创新和优化。未来,应进一步加强对沉降段施工技术的深入研究,探索更加高效、经济和环保的解决方案,为类似工程提供更为全面的技术支持和实践指导。这不仅有助于推动行业技术进步,也将为区域经济发展和交通运输安全作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 李静 . 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J]. 汽车周刊,2025,(08):247-249.

[2] 唐高华 . 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J]. 运输经理世界,2025,(15):50-52.

[3] 孙欢 . 道路桥梁工程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研究 [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5,(15):70-72.

[4] 郭昊 . 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探讨 [J]. 中国住宅设施,2025,(04):175-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