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命教育背景下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晏思曼
筠连县维新初级中学 四川宜宾 645250
引言:
生命教育是一种关注生命本质、价值和意义的教育,旨在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尊重和珍惜生命,形成健康的生活态度,以更好地面对生命中的各种问题和挑战。生物学科作为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基础学科,从微观的分子机制到宏观的生态系统,处处渗透着生命教育的内核。教师在教学时,要从生物学的角度为学生渗透生命教育,引导学生在探索生命本质、生存环境、成长历程等过程中,思考生命的意义,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促进学生智育与德育的双重发展。
一、梳理教材、挖掘生命元素
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设计都不离开教材,教材往往是教师课堂教学最基本的参考资料,同时,教材中的内容更加契合学生对应阶段的能力水平和成长需要。初中生物教材是研究地球环境,探索地球上存在的生物及其本质的学科,蕴含无数有关生命的元素。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深入研读教材,挖掘教材中有关生命教育的内容和元素,引导学生对其展开探究和思索,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对生命的理解,增加学生对生命的认识,培养学生正确的生命意识和思想观念,促进学生健康发展[1]。
例如: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中,根据教材内容,生物圈是人类与其他生物共同生活的家园,教师结合教材内容让学生了解了生物与生物圈的同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生命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激发学生的生命意识,促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保护生物与环境。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互动式教学模式,结合现代化教学技术,为学生营造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通过向学生展示生态系统示意图,为学生展示循环路径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打破生态平衡的后果,通过小组互动沟通交流,让学生理解每个物种都是生态链中不可替代的生命环节”,强化“生命共同体”意识。
二、联系实际、感知生命真谛
生命教育并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生命教育的主题可以是生活、生命,以及各种人生问题,旨在让学生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最大限度地实现生命价值。教师在教学时可以联系实际生活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来理解生物知识,从而对生命进行更深入的思考,进而更好认识生命、理解生命。生命的定义很宽泛,覆盖面也很广,学生在生活中接触到的一切有生命的物体都可以是他们建立正确生命观念过程中观察与发现的对象。而生命教育内容本身就应当是丰富多样的,所以生命教育与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融合也需要具体落实在对多种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的观察与对比中。基于此,教师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上就需要更注重发现,以生活为载体,为学生在生活中的发现提供更多鼓励,借生活来引导学生感知生命的价值 [2]。
例如:初中生物人教版八年级“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采用互动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讲述自己身边生物的生殖与发育情况:小鸟的繁衍、小狗的繁衍等,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深度思考人类的生殖与发育,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让学生对生殖和发育的生物知识有理解,还能促使学生对自己的生命,以及人类发展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促进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交友观、行为观。
三、实时关注、强化教学互动
生命教育是指教会学生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和保护生命的教育,学生是这一教育活动中绝对的核心主体,推动学生个人成长、为学生身心健康和持续成长提供助力就是生命教育的关键所在。基于此,教师在生命教育视域下开展初中生物教学时,要严格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基本原则,实时关注学生,同时强化课堂上的教学互动 [3]。
例如: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中,教师实施互动教学时,需全程密切关注学生在沟通交流中的表现,对需要帮助的学生及时给予帮助与支持。同时,采用师生互动模式,对于生生交流中参与度较低的学生,通过情景演绎的方式,让学生通过模仿、讲述等方式,激发其学习热情,助力学生更快进入学习状态,提升学习效率。教师还可借助电子化信息平台,通过布置课前预习任务、开展课后互动等形式,加强对学生课后学习情况的了解。再如,初中生物人教版八年级“生物的生殖和发育”教学中,教师可布置饲养小动物的任务,让学生通过观察并记录动物的生长过程,进而深化对生命的理解。
四、总结
在初中生物课堂中渗透生命教育,需以教材的知识体系为根基,通过系统化挖掘教材中的生命元素、结合生活实际、强化教学互动的路径,实现生物学知识与生命观念的有机融合。教师需明确:生命教育并非独立于学科知识的附加内容,而是生物学科本质属性的自然流露。未来教学中,应进一步强化教材理论与生命现实的联结,让生物课堂成为培育科学精神与人文情怀兼具的生命教育主阵地,最终实现“以生物之理启智,以生命之德育人”的教育理想。
参考文献:
[1] 滕彦红 . 高中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J]. 智力 ,2025,(01):78-80.
[2] 冯铂 . 高中班主任工作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研究 [J].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4,9(15):38-40.
[3] 李娟 . 聚焦心理健康教育提升班主任工作实效 [J]. 中学课程辅导 ,2023,(17):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