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浅析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德育的渗透

作者

冯艳云

湖南省衡东县石滩乡真塘完全小学 湖南衡阳 421421

摘要:近年来,伴随着我国教育事业改革的不断推进与完善,为进一步缓解学生学习压力,为学生提供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我国出台了“双减”政策。在“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尤为重要,而德育教育也是重中之重,本文将在如何在布置小学语文作业的过程中,加入德育的内容的问题上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双减背景 德育教育 语文作业设计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课程实施的重要环节之一。作业对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获得学科的思维方法,产生对学科的情感等方面有着直接的影响。

小学语文基础性作业,重在巩固课堂所学内容,引导学生梳理相关的语文知识,形成基本的语文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开展深入的自主学习。那么如何在布置小学语文作业的过程中加入德育教育我认为可以做到以下几点:

一、充分利用语文课本,发掘德育作业

在对小学语文教材进行分析时,我发现课文中有大量的德育素材,其中蕴含着非常多的中国优秀传统观念。这些素材里包含着爱国主义教育、理想教育、劳动教育、社会公德教育等。在课堂上,我们可以先让学生了解这些发面的内容,向学生渗透一些英雄事迹使孩子们从小就具备爱国主义精神,设定为建设祖国而努力学习的目标。在部编版五年级语文课本里就有很多表达爱国情怀和传统文化的古诗词,我们可以总结归纳,用这些素材布置作业,让学生组成小组去搜查资料,去阅读书籍,并在课堂上相互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例如在学习《父爱之舟》这篇文章时,我们可以布置一项作业,让同学们去观察自己的父亲,父亲的爱是沉默的,平时学生们对父亲的关注也可能比较少,那么仔细的观察父亲的形象,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转述出来,这不仅让学生锻炼了自己的表达能力,还能增进他们对父亲的了解,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增进父子间的感情,还可以引导学生在父亲节做一个手工艺品送给父亲,通过这种方式来表达对父亲的爱。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不仅能够让学生体会到深沉的父爱,也能够让他们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品质。语文作业不单单只是书面作业,在积累了好词好句的基础上,我们更应该引导学生体会其中的内涵,让他们领会这些德育知识,并能表达对父母的爱。这样的作业才会不单调枯燥,而是让他们学的有趣味,具有挑战力的作业也更能提高学生们的积极性。

二、在课堂练习中锤炼学生们的德育品质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那么课本中的德育知识需要老师引导学生逐步去学习,并能巧妙的讲解这些内容,引导学生理解文章所蕴含的思想。例如在讲解《圆明园的毁灭》时,老师可以营造一种与文章相关的氛围,现在的学生都生活在和平年代,没有经历过战争,不能够理解那一段屈辱的历史,所以我们可以先把圆明园给学生进行简单的描述,可以让学生们查阅资料,了解圆明园的历史,还可以找出圆明园复原视频给学生们看,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们体会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进行的情感熏陶后,向同学们提问,这么恢弘的圆明园为什么现在看不到了?那些珍贵的文物去哪啦?又是什么原因让当时的英法联军可以肆意欺辱中国?通过这些问题让学生们加深对这篇课文的理解,这不仅培养了学生们的爱国意识,还让学生们心理留下落后就要挨打、文物还需追回的印象。三、在习作中渗透德育教育

在小学语文作业中,写作练习能很好的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阅读能力和分析能力。对于小学生来说,作文可能有点难度,可是写作确实能锻炼学生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可以从积累好词好句到自己写一段话,再到写一篇文章,这都是自己独立在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融入德育教育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人生观的好时机。例如可以布置一道作文题《我的爷爷奶奶》,因为我们班的学生大多是留守儿童,父母长期不在家,都是爷爷奶奶陪伴长大,平时对于他们的付出也都司空见惯,那么老师就可以加以引导,可以观察爷爷奶奶劳作时的样子,刮风下大雨时送自己来上学时的样子,身体忍受着病痛仍然要照顾自己的样子……在这些日常小事中感受他们对自己的爱,练习写作并不只是掌握一种技能,更多的是要学会感恩,以饱满的热情回报他们而不是理所当然的接受爷爷奶奶的付出。

三、在实践中感受德育教育

语文作业不仅可以在课堂上展开,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们参加一些课外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学生们可以学到课本上没有的知识。我们学校附近长年种植着大片油菜花,有些学生喜欢把菜花掰下来当装饰,那么我们可以设计收菜籽的课外实践,让他们知道一颗油菜花苗能产多少菜籽,能榨几斤油。只有让他们亲身体会了农民的不容易,才不会轻易的去破坏菜田。另外也可以带领学生开展志愿活动,带领学生们去学校周围捡垃圾,清理杂草,跟学生们强调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润物无声,教育有痕。在“双减”政策之下,老师在布置语文作业的过程中,要做出些许改变,不仅要挖掘好教材中的基本知识,也要让德育教育滋润孩子们的心灵,做好引路者,用爱心浇灌,让孩子们在“双减”政策下幸福成长。

参考文献:

《父爱之舟》教学设计与教后反思[张勇杰教学工作室GZS194-234期]

《教育研究》[丁钢教育与日常实践(北京)2022年第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