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医物证污染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探究
韩玉珍 马伊婷
青海红十字医院司法鉴定所 法医物证鉴定室 青海西宁 810000
引言:
法医物证检验是司法鉴定的关键一环,它的结果直接决定着案件是否公平裁决,法律正义能否达成。实际操作里,法医物证被污染的现象常常出现,为检验工作带来诸多困扰,一旦污染发生,很可能会导致鉴定结果出错,严重时还可能影响案件审理方向,损害当事人的权益。随着司法制度不断健全,社会上对法医物证检验质量的要求越发严格,在这种情形下,深入查找法医物证污染的缘由,探寻有效的防控办法,有着十分紧迫而且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法医物证污染的原因剖析
1.1 现场物证的污染
现场物证污染风险主要源于环境、工具及运输储存过程
现场状况繁杂易变,特别容易受外界要素影响,其一,案发地自身所处环境也许有不少污染源,比如开放空间里的尘土,雨水等。其二,当报案人或其他无关人员抵达案发现场时,可能会破坏现场的原始状态,导致证据被污染或损坏。如有些人到了现场随便走来走去,很有可能将脚印,血迹这些重要证据给破坏掉。
采集工具在使用前如果没有经过严格的消毒处理,或者采集工具本身存在质量问题,也有可能成为污染源。比如用没有消毒过的棉签采集生物样本,棉签上的微生物就有可能混入到样本中,影响DNA 检测的结果。
物证在运输储存的过程中,如果没有保护好,也会被污染。如运输的时候,如果在高温潮湿的环境下运输物证,就可能会导致生物样本腐败变质;储存的时候,如果和其他有污染性的物品放在一起,也可能会造成物证被交叉污染。
1.2 实验室内部污染
实验室环境与操作过程中的多因素可能引发法医物证污染
法医物证分析需要各种精密仪器设备,如果不定期对这些设备进行维护、清洁,很容易成为污染源。比如PCR 扩增仪长时间不校准,会导致扩增结果出错;离心机内若残留上次样品的物质,会对后续离心操作造成污染。
试剂和耗材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分析结果是否准确,如果试剂被污染,比如有杂质或者微生物等,都会影响到化学反应的进行,进而造成检测结果不准确,同理,如果耗材被污染,比如吸头、离心管等,也可能会把污染物带到样本里。
二、法医物证污染的应对策略
2.1 现场物证的污染防控
现场物证污染的防控措施研究
加强现场保护,设置警戒线,阻止无关人员进入。还要对现场展开全面勘查,将现场原始状况记录下来,包含物证所处位置,形态等信息,针对那些容易遭到破坏的物证,可以采取现场遮盖之类的手段加以保护,防止物证消失或者再次被污染,还要加大对现场周边环境的监管力度,避免外界因素给现场带来干扰。
在现场采集物证时,要使用一次性无菌采集工具,如无菌棉签、镊子、物证袋等,不能交叉使用。采集工具在使用之前要检查包装是否完好,保证工具无菌,采集的时候要按照操作规程来做,防止物证再次被污染。以采集血迹样本为例,要用专门的采血器具,以免血液和其他混在一起;对于特殊的物证,比如有挥发性成分的物证,要用专门的采集方法和工具,保证物证的完整。
物证在运输途中,需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防止阳光直射,高温,潮湿等不利因素,可采用专门的物证运输箱,内部设置缓冲材料及温度控制装置,保证物证在运输过程中的稳定。运输途中,要严格依照规定,防止物证遭受碰撞,挤压等损坏,抵达实验室之后,立即把物证妥善存放,依照物证的性质选取恰当的储存条件,样本冷藏、冷冻或者常温保存,还要对物证实行分类存放,防止交叉污染,样本存放在专门的冰箱或者冰柜里或存放于通风良好、干燥之处。
2.2 实验室内部污染防控
实验室内部污染防控对确保法医物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至关重要完善设备维护管理制度,定时对实验室里的仪器设备开展保养,校准和清理,重点设备如 PCR 扩增仪,测序仪等的关键仪器,制订细致的保养规划,定期进行性能检测,保证设备正常运作 . 每次用完之后,就要及时清理设备,去除留存的样本和试剂,免除交叉污染,还要定时给设备内部部件消毒,离心机的转头,PCR 扩增仪的反应槽等等。
选择正规渠道采购试剂和耗材,保证其质量达到标准,对采购的试剂和耗材要严格验收,查看包装是否完好,标识是否清晰,有效期是否在范围内。使用前,要对试剂进行质量检测,检查试剂的纯度,pH 值等指标是否正常,对于易受污染的试剂,如核酸提取试剂,PCR 反应试剂等,要使用一次性包装,避免多次使用造成污染,还要妥善保存试剂和耗材,按照其储存要求存放,防止变质或者被污染。
定期安排操作人员参与专业培训,提升他们的业务水平与操作技能。培训内容涵盖实验室安全知识,操作规程,污染防控手段等。操作人员开展实验操作的时候,务必遵照操作规程,按照规范的操作流程来进行,防止因操作失误引发污染,如在移液的时候,要用好移液器,防止液体溅出来;打开样本管时,要防范样本管内的物质同外界空气发生接触。而且要对操作人员展开监管,创建健全质量把控体系,全程把控实验进程,尽快找出并改正操作中的毛病,也可采用定时考核之类的方式,促使操作人员改善自身素养和工作品质。
实验室建立良好的质量控制体系,从样本收到处理,分析再到报告整个流程都要实施质量监控。在样本收到的时候,要细致核对样本信息,查看样本是否完好无损,质量如何,保证样本符合检测需求。做实验时,要设置阳性对照,阴性对照和空白对照,对实验结果加以验证,还要对结果进行双复核,评判实验结果是否精确可信。针对出现的异常结果,尽快开展复检,找出问题所在,并采取相应的纠正办法,实验室还要定时参加外部质量评价活动,和机构间比对,从而提升自身检测水平和质量控制能力。
三、结论
法医物证污染问题会严重影响法医物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给司法公正带来负面效应,通过以上一系列防范举措,能够减小法医物证被污染的可能性,进而提升法医物证检验工作的质量与水准,给司法公正赋予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在实际操作当中,有关部门和人员要特别重视法医物证污染问题,持续推进管理创新并加大技术创新力度,确保法医物证检验结果具备科学性,准确性和可靠性,从而为打击犯罪,守护社会安定作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 郭冬冬 , 蒋淑英 , 张诗京 . 法医物证防污染研究 [J]. 法制博览 ,2022,(25):106-108.
[2] 赵艳花 . 法医物证污染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J]. 法制与社会 ,2020,(08):213-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