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探讨公路养护工程施工中的质量管理措施

作者

蔡振国

甘肃省天水公路事业发展中心秦安公路段 甘肃天水 741600

引言

公路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关键支撑作用。随着公路里程的不断增加和使用年限的增长,公路养护工程的重要性愈发凸显。高质量的公路养护工程不仅能确保公路的安全畅通,为公众提供便捷的出行条件,还能有效降低公路全生命周期成本,提高公路资产的使用效益。然而,公路养护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面临诸多挑战,施工质量参差不齐的现象较为普遍。部分养护工程由于质量管理不到位,导致修复后的公路仍存在病害,不仅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还影响了公路的正常使用,甚至危及行车安全。因此,加强公路养护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探索科学有效的质量管理措施,成为公路管理部门和养护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1、公路养护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现状与问题

1.1、施工管理体系不完善

(1)质量管理制度缺失或执行不力。部分公路养护企业没有建立健全的施工质量管理制度,缺乏明确的质量目标、质量标准和质量控制流程。在施工过程中,质量管理工作无章可循,随意性较大。即使有些企业制定了质量管理制度,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未能严格落实,存在走过场的现象,使得质量管理制度形同虚设。

(2)质量管理责任划分不清晰。公路养护工程涉及多个部门和岗位,如施工部门、技术部门、质检部门等。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各部门之间的质量管理责任划分不清晰,存在职责交叉和空白的情况。当出现质量问题时,容易出现相互推诿的现象,导致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

2.2、施工技术管理不规范

(1)养护技术方案不合理。在公路养护工程施工前,部分企业未能对公路病害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和分析,导致制定的养护技术方案针对性不强。采用的养护技术和工艺不符合实际需求,不仅无法有效解决公路病害问题,还可能引发新的质量问题。

(2)施工过程技术控制不到位。在施工过程中,一些施工人员未能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和技术要求进行操作,如在路面修补时,修补材料的配比不准确、压实度不够等。同时,现场技术管理人员对施工过程的监督检查不到位,未能及时发现和纠正施工中的技术问题,从而影响了施工质量。

2.3、人员质量管理意识淡薄

(1)施工人员专业素质低。公路养护工程施工一线人员大多为农民工,他们缺乏系统的专业培训,对公路养护施工技术和质量标准了解甚少。在施工过程中,难以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操作,容易出现质量问题。

(2)管理人员质量意识不足。部分公路养护企业的管理人员对质量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过于追求施工进度和经济效益,忽视了施工质量。在质量管理工作中,投入的精力和资源不足,未能将质量管理工作贯穿于施工全过程。

2.4、施工材料与设备管理不善

(1)施工材料质量不合格。施工材料是公路养护工程质量的基础,但在实际采购过程中,部分企业为了降低成本,选择质量不合格的材料。同时,对施工材料的检验和验收工作不严格,导致不合格材料进入施工现场,给工程质量埋下隐患。

(4)施工设备维护不当。公路养护工程施工需要使用大量的机械设备,如摊铺机、压路机等。然而,一些企业对施工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重视不够,设备长期处于带病运行状态,不仅影响施工效率,还会导致施工质量不稳定。

2、公路养护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措

2.1、完善施工管理体系

(1)建立健全质量管理制度。在公路养护工程施工前,应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公路病害进行全面、细致的调查和分析,准确掌握病害的类型、程度和分布情况。根据调查结果,结合公路的使用要求和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养护技术方案。养护技术方案应包括养护技术措施、施工工艺、质量控制要点等内容,并经过专家论证和审批后实施。

(2)明确质量管理责任。构建起严密的质量管理责任制,从企业高层领导到基层施工人员,将质量管理责任沿着组织架构层层细化分解至各个部门、岗位以及每一位员工。清晰界定各部门在质量管理中的职责,如工程技术部门负责施工技术方案的制定与监督执行,质量检测部门负责对原材料、施工过程以及成品进行全方位质量检测等。明确各岗位的权限,确保在质量管理工作中各司其职、相互配合。通过定期召开跨部门协调会议、建立内部沟通协作平台等方式,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作,打破信息壁垒,形成质量管理工作的强大合力。建立完善的质量问题追溯机制,运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与文档记录系统,对每一个施工环节、每一批原材料的使用情况进行详细记录。一旦出现质量问题,能够迅速依据记录追根溯源,精准锁定相关责任人,并严格按照既定的处罚规定追究其责任。

2.2、加强施工技术管理

(1)科学制定养护技术方案。在公路养护工程正式施工前,组织一支由资深道路工程师、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调研团队,运用先进的检测设备,如路面病害雷达检测仪、平整度测试仪等,对公路病害展开全面、细致的调查。不仅要观察路面的破损状况,如裂缝的宽度、长度与走向,坑槽的大小与深度等,还要深入检测路基的稳定性、基层的强度等。通过数据分析与现场勘查相结合的方式,准确掌握病害的类型、程度以及分布情况。基于这些详实的调查结果,综合考虑公路的设计使用年限、当前交通流量、周边环境因素以及实际路况等,运用大数据分析、模拟仿真等技术手段,制定科学合理的养护技术方案。该方案应详细阐述养护技术措施,如针对不同类型裂缝采用灌缝、贴缝带修补等具体方法;明确施工工艺,包括每一道工序的施工顺序、操作要点;标注质量控制要点,像在沥青摊铺过程中对温度、厚度的严格把控等。方案制定完成后,组织行业内权威专家进行论证,广泛征求各方意见,经审批通过后正式实施。

(2)严格控制施工过程技术。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技术实施严格的控制与管理。在施工现场设置技术交底区域,施工前由技术负责人向施工人员详细讲解施工规范与技术方案,确保每一位施工人员清楚了解操作流程与质量要求。要求施工人员严格按照既定的施工规范和技术方案进行操作,如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严格控制浇筑速度、振捣时间与方式等。现场技术管理人员定时、不定时地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监督检查,运用便携式检测设备对关键工序的施工质量进行实时检测。一旦发现施工中的技术问题,如钢筋绑扎不规范、模板拼接有缝隙等,立即要求施工人员停工整改,并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建立全面、规范的施工技术档案,安排专人负责对施工过程中的技术资料,如施工图纸变更记录、技术交底文件、材料检验报告等进行收集、整理和归档。这些技术资料不仅为工程质量追溯提供了详实依据,也为后续类似项目的施工提供了宝贵经验。

2.3、强化人员管理

(1)提高施工人员专业素质。高度重视对施工人员的培训教育工作,制定系统的培训计划。定期组织开展专业技能培训,邀请行业内经验丰富的技术能手进行现场实操演示,讲解最新的公路养护施工技术,如新型路面修补材料的使用方法、机械化施工设备的高效操作技巧等。同时,开展质量意识培训,通过播放质量事故警示片、分享行业优秀质量管理案例等方式,让施工人员深刻认识到质量的重要性。培训结束后,组织严格的考核,考核内容涵盖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技能。对考核不合格的人员,安排补考机会,若补考仍不通过,则予以辞退,以此确保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始终符合公路养护工程的高标准要求。

(2)增强管理人员质量意识。大力加强对公路养护企业管理人员的质量意识教育,通过举办质量管理专题讲座、开展内部研讨交流活动等方式,让管理人员充分认识到质量管理工作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定期组织管理人员参加外部的质量管理培训课程与行业交流活动,学习国内外先进的质量管理理念,如六西格玛管理、全面质量管理等方法。将质量管理工作纳入管理人员的绩效考核体系,设立明确的质量考核指标,如工程质量达标率、质量问题整改及时率等。根据考核结果,对表现优秀的管理人员给予晋升机会、奖金激励等,对质量管理工作不力的管理人员进行问责,激励管理人员积极主动地抓好质量管理工作。

2.4、加强施工材料与设备管理

(1)格把控施工材料质量。建立完善的施工材料采购管理制度,通过市场调研、供应商评估等方式,筛选出一批信誉良好、质量可靠的供应商。在采购过程中,制定详细的质量验收标准,从材料的外观、规格尺寸,到内在的物理化学性能等,都进行严格检验。运用专业的检测仪器,如万能材料试验机、沥青针入度仪等,对采购的材料进行抽样检测。对不合格的材料坚决拒收,并及时与供应商沟通,要求其整改或更换。加强对施工材料的检验和试验,按照规定的频率与方法进行批次检验。同时,合理规划施工材料的储存场地,做好防潮、防雨、防晒等措施,对不同种类、规格的材料进行分类存放,设置明显标识,防止材料受潮、变质,确保用于施工的材料始终质量合格。

(2)做好施工设备维护保养。建立系统的施工设备管理制度,安排专业的设备管理人员负责日常管理。加强对施工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制定详细的保养计划,如每天对设备进行清洁、润滑,定期检查设备的关键部件,如发动机、传动系统等。定期对设备进行全面检修,邀请设备厂家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深度检测与维护。制定设备操作规程,在设备操作区域张贴醒目的操作说明,要求操作人员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避免因操作不当,如超速、过载运行等导致设备损坏。建立设备档案,详细记录设备的采购信息、使用情况、维护记录、维修历史等,通过对设备数据的分析,为设备的管理和更新提供科学依据。

2.5、引入信息化管理手段

(1)建立公路养护工程质量管理信息系统。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投入专业的技术团队与资金,建立功能强大的公路养护工程质量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运用传感器、物联网等技术,实现对施工过程的实时监控,如通过在施工现场设置摄像头、传感器,实时采集施工进度、人员设备出勤、材料使用等数据。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深入分析,为质量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管理人员通过电脑端、移动端等多种终端设备,随时随地登录系统,即可清晰了解施工进度、质量状况等信息。系统还设置了预警功能,一旦发现施工质量出现异常或施工进度滞后等问题,立即发出警报,便于管理人员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2)应用 BIM 技术进行施工管理。将 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创新性地应用于公路养护工程施工管理。组织专业的 BIM 建模团队,根据公路的设计图纸、现场实际情况等,建立精准的三维模型。在模型中详细模拟施工过程,对施工顺序、施工工艺进行优化。通过 BIM技术的碰撞检查功能,可以提前发现施工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如不同专业管线的交叉冲突、施工空间不足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前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避免在实际施工中出现返工现象,从而有效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

结束语

总而言之,公路养护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多个环节和方面。面对当前公路养护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公路管理部门、养护企业和相关人员共同努力,采取有效的质量管理措施,不断提升公路养护工程施工质量。通过完善施工管理体系、加强施工技术与人员管理、强化施工材料与设备管控以及引入信息化管理手段等措施,能够有效提高公路养护工程施工质量,延长公路使用寿命,为公路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公路养护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公路管理部门和养护企业应积极探索创新质量管理模式和方法,不断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为公路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王嘉豪 . 公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质量管理及控制措施探讨 [J]. 中国储运 ,2025,(01):135-136.

[2] 杜 学 良 . 浅 析 公 路 养 护 工 程 施 工 中 的 质 量 管 理 措 施 [J]. 四 川 建材 ,2023,49(10):204-206.

[3] 闫 春 妹 . 公 路 桥 梁 工 程 施 工 中 的 质 量 管 理 与 控 制 措 施 [J]. 交 通 世界 ,2021,(21):135-136.

[4] 王彬 . 公路养护工程施工中的质量管理核心探寻 [J]. 质量与市场 ,2021,(08):57-58.

[5] 李国中 . 公路工程施工及养护质量管理的优化措施分析 [J].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19,(22):158-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