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水利工程中水闸的设计探讨
李玮珊
水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烟台分公司 山东烟台 264001
引言
水利建设在国家的经济发展、社会的稳定性以及生态环境的维护等多个方面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水闸在水利项目中被视为关键的设施,它在河流、渠道、水库、湖泊和海滨地区都有广泛的应用。通过灵活地控制闸门的开启和关闭,可以有效地调整水流,以满足防洪、灌溉、供水和航运等多方面的需求。随着我国水利产业的快速发展,对水闸的设计标准也日益提高。
一、水闸设计的基本原则
1. 安全第一
水闸的主要任务是确保其内部的安全性。在水闸的设计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国家和行业的安全标准,这样才能确保水闸在各种不同的工作条件下都能保持结构的稳定性。在极端的水文条件,如洪水和潮汐中,通过精心的建筑设计和选择合适的建筑材料,可以提高水闸的防洪和抗灾能力。此外,施工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安全管理,以确保项目质量与施工团队的安全能够同步提升。
2. 经济合理
在水闸的设计过程中,不能忽视其经济的合理性。在确保项目安全的基础上,还需要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以尽量减少项目的总投资和运营成本。这涉及到如何在选择建设规模、结构设计、建筑材料以及采纳新的技术和工艺来降低成本方面做出合理的决策。在水闸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中,不仅需要确保获得良好的经济回报,同时也要权衡长远的经济回报和短期的投资需求。
3. 生态友好
随着社会对环境保护的意识日益增强,设计水闸时必须深入思考水闸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潜在风险。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河流生态系统的破坏,应避免对河床进行大规模硬化,保持河床的自然形态,并考虑建设鱼类的过坝设施。此外,设计过程中也融入了生态修复的思想,如生态护岸和湿地系统的建设,其目的是为了改进和恢复周边的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4. 便于维护
水闸的日常维护和大修工作是确保水闸能够安全、长期运行的关键环节。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到易于接近的维修路径、设置必要的检查井和爬梯等措施,以方便后续的检查和维修工作。在采纳了易于替换的部件和标准化的设计策略之后,维护的复杂性和成本都得到了降低。此外,为了确保后续的技术操作得到充分的支持和保障,需要制定详尽的维护指导和监控系统。
二、水利工程中水闸设计的关键环节
1. 水闸选址
在设计过程中,水闸的选址被视为首要任务,因为它直接影响到水闸的功能性能、运行的安全性以及其使用的寿命。在选定水闸的位置时,必须考虑许多核心因素,其中最为关键的是要确保选址可以最大化地控制水流、方便取水并有效地排除积水;其次,在设计水闸结构的过程中,必须深度考虑地质条件的影响,特别是那些地质结构比较疏松、容易发生滑坡或地震频繁的区域,以确保水闸结构的稳固性。
2. 水闸地基处理
对水闸地基的处理为确保水闸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提供了科学的支撑。这个过程包括了地基的勘查、加固和防水处理等多个步骤。在勘察过程中,需要对地质结构、土层属性以及地下水位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识别,以便为后续的设计活动提供准确的参考信息。为了增强地基的承载力并避免其沉降和渗透,常用的地基加固技术包括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桩基,以及深度搅拌和高压喷射灌浆加固方法。为了能够有效地隔绝地下水并确保建筑结构不会受到侵蚀,主要的防水手段包括铺设防水层和设置截水墙。水闸的防渗能力、持久性以及运行的安全性都与地基的处理工作有着直接的联系。
3. 闸型选择
在选择闸型时,必须充分考虑到水利工程的特殊需求、水文条件、地形地貌以及投资预算等多个因素。常见的闸型有节制闸、分洪闸和排污闸等,每一种闸型都有其特定的使用场景和特性。以节制闸为研究焦点,节制闸的核心功能是控制水流,但在实施过程中,必须全面考虑到闸门的尺寸、启闭力的大小以及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规模等多种因素;分洪闸的核心目标是快速泄洪,尤其重视闸门的迅速开启和高速流动;排污闸必须具备出色的自我清洁功能,并且要有合适的过滤能力。在已有的基础之上,还需强调技术的创新和持续的进步,例如使用如复合材料和高性能混凝土这样的创新材料来增强水闸的功能和使用寿命。
4. 闸孔设计
闸孔的设计是水闸功能的核心环节,它对水闸的泄流能力和整体的运行效率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在设计过程中,闸孔的宽度和高度需要根据设计流量进行精确计算,这样才能确保在满足设计洪水标准的情况下,能够迅速实现排水和蓄水功能。在选择合适的闸门设计方案时,如选择平面闸门或弧形闸门等,需要根据具体的需求来决定是否使用钢制或橡胶作为闸门材料,同时还需考虑到闸门启闭所需的力量和系统的稳定性等因素。此外,导轨、支座和止水设备都需要经过精细的设计,这样在确保闸门能够灵活开启和关闭的同时,才能有效地防止漏水问题的出现。
5. 消能防冲设计
在水闸的设计中,消能防冲是一个关键环节,它的核心目标是减缓水流对下游河道的冲击和损害。消能的常见方法包括底流消能、挑流消能以及消力池消能。底流消能技术的核心是将消力池安置在下游位置,并利用水流中的能量逐渐转化为势能进行消散;挑流消能技术的核心思想是调整水流的方向,使其在空中分散并流向下游,这样可以显著减少冲击力;消力池的设计思路是:在泄流的端部直接设置池,通过利用水流的跳跃效应来减缓水流的速度,从而实现能量的消散。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特定的工作环境选择合适的能量消散策略,同时也要考虑到结构材料的抗冲击和耐磨特性,以确保河岸和水利建筑不会受到损害。
三、结语
在水利工程建设中,水闸的设计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它对于确保水利工程的安全运行和实现综合效益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对水利工程中水闸设计的核心环节进行深入探讨,将有助于真正提高水闸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在科技持续进步和工程实践经验逐渐积累的现代背景下,水利工程中的水闸设计需要不断地进行创新和优化,以适应日益复杂的工程建设需求,为我国水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 雷 建 新 . 关 于 水 利 水 电 工 程 中 水 闸 的 设 计 分 析 [J].WaterConservancy & Electric Power Technology & Application, 2024, 6(7).
[2] 郑通 . 关于水利水电工程中水闸设计与施工技术的探讨 [J].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工程技术, 2023.
[3] 凌建平 . 水利水电工程中的水闸设计问题及其优化措施 [J]. 水利电力技术与应用 ,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