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地质条件下采矿工程安全技术研究
王鹏彪
陕西潼鑫矿业有限公司 142723198911270813
引言:采矿工程作为资源开发的重要领域,其安全性直接关系到矿工的生命健康、企业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的稳定发展。然而,在实际的采矿作业中,常常会遇到复杂的地质条件,如断层、褶皱、岩溶等地质构造,以及高应力、高地温、高瓦斯等特殊地质环境。这些复杂地质条件给采矿工程带来了诸多安全隐患,增加了事故发生的概率,如冒顶、片帮、瓦斯爆炸、突水等。因此,深入研究复杂地质条件下的采矿工程安全技术,对于保障采矿工程的安全顺利进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复杂地质条件对采矿工程安全的影响
1.1 地质构造的影响
断层:断层是地壳运动中产生的破裂面,在采矿过程中,断层会破坏岩体的完整性,使岩体的强度降低。当采矿活动接近或穿过断层时,容易引发断层活化,导致顶板冒落、片帮等事故。此外,断层还可能成为地下水的通道,增加突水的风险。
褶皱:褶皱会使岩层发生弯曲变形,在褶皱轴部,岩层受到的挤压应力较大,岩石破碎,容易发生冒顶事故。而在褶皱翼部,岩层受到的拉应力较大,可能出现张裂隙,影响巷道的稳定性。
岩溶:岩溶地区存在大量的溶洞、暗河等,在采矿过程中,如果揭露了岩溶洞穴,可能会导致突水、突泥事故,对矿工的生命安全和设备造成严重威胁。
1.2 特殊地质环境的影响
高应力:在深部矿井中,地应力较高,岩石处于高应力状态。高应力会使岩石发生变形和破坏,导致巷道围岩变形量大,支护困难。同时,高应力还可能引发岩爆等动力灾害,对矿工和设备造成伤害。
高地温:随着矿井开采深度的增加,地温也会逐渐升高。高地温环境会使矿工工作条件恶化,导致中暑、疲劳等问题,影响工作效率和安全。此外,高地温还会加速设备的老化,降低设备的使用寿命。
高瓦斯:在一些煤层中,瓦斯含量较高。高瓦斯矿井在采矿过程中,如果通风不良,瓦斯容易积聚,达到一定浓度后,遇到火源就会发生瓦斯爆炸事故,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二、复杂地质条件下采矿工程安全技术措施
2.1 地质勘探与预测技术
综合地质勘探方法:采用地质调查、地球物理勘探、钻探等多种方法相结合的综合地质勘探技术,全面了解矿区的地质构造、岩层性质、地下水情况等信息。例如,利用地震勘探技术可以准确探测断层的位置和规模;通过电法勘探可以了解地下水的分布情况。
地质预测预报系统:建立地质预测预报系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地质模型,对采矿过程中的地质变化进行实时监测和预测。通过分析监测数据,及时掌握地质条件的变化趋势,提前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例如,利用微震监测技术可以监测岩体的破裂情况,预测岩爆的发生。
2.2 巷道支护技术
锚杆支护:锚杆支护是一种常用的巷道支护方式,通过在巷道围岩中安装锚杆,将围岩锚固在一起,提高围岩的自稳能力。在复杂地质条件下,可根据围岩的性质和应力状态,选择合适的锚杆类型和支护参数。例如,对于破碎围岩,可采用高强度、高预紧力的锚杆进行支护。
锚索支护:锚索支护是在锚杆支护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支护方式,它具有更大的锚固力和更长的锚固深度。在深部高应力巷道中,锚索支护可以有效地控制巷道围岩的变形,提高巷道的稳定性。
联合支护:对于特别复杂的地质条件,可采用锚杆、锚索、金属网、喷射混凝土等多种支护方式相结合的联合支护技术。联合支护可以充分发挥各种支护方式的优点,提高支护效果。例如,锚杆和锚索可以提供较强的支护力,金属网和喷射混凝土可以防止围岩的风化和剥落。
2.3 通风与防瓦斯技术
通风系统优化:建立合理的通风系统,确保矿井内有足够的新鲜空气流通,降低瓦斯浓度。根据矿井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通风方式和通风设备,如采用分区式通风、对角式通风等方式,提高通风效率。
瓦斯抽采技术:对于高瓦斯矿井,可采用瓦斯抽采技术,将煤层中的瓦斯预先抽采出来,降低煤层中的瓦斯含量。瓦斯抽采可以采用本煤层抽采、邻近层抽采和采空区抽采等方法。
瓦斯监测监控系统:安装瓦斯监测监控系统,实时监测矿井内的瓦斯浓度、风速、温度等参数。当瓦斯浓度超过规定值时,系统能够及时发出警报,并自动采取措施,如切断电源、停止作业等,防止瓦斯爆炸事故的发生。
2.4 防突与防冒顶技术
防突技术:对于有突出危险的煤层,可采用煤层注水、松动爆破、超前钻孔等防突措施,降低煤层的突出危险性。在采掘过程中,要严格执行“四位一体”综合防突措施,即突出危险性预测、防治突出措施、防治突出措施的效果检验和安全防护措施。
防冒顶技术:加强巷道顶板管理,采用合理的支护方式和支护参数,确保巷道顶板的稳定性。在采煤工作面,要及时支护顶板,避免空顶作业。同时,要加强对顶板的监测和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顶板隐患。
三、实际案例分析
以某深部高瓦斯矿井为例,该矿井地质条件复杂,存在断层、褶皱等地质构造,且地应力较高。在采矿过程中,曾经发生过多次顶板冒落和瓦斯超限事故。为了保障采矿工程的安全,该矿井采取了一系列安全技术措施。在地质勘探方面,采用了综合地质勘探方法,详细了解了矿区的地质构造和瓦斯分布情况,为后续的采矿设计提供了准确的地质资料。在巷道支护方面,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和巷道用途,采用了锚杆、锚索、联合支护等多种支护方式,有效地控制了巷道围岩的变形。在通风与防瓦斯方面,优化了通风系统,采用了分区式通风方式,提高了通风效率。同时,安装了瓦斯抽采系统和瓦斯监测监控系统,降低了瓦斯浓度,防止了瓦斯爆炸事故的发生。在防突与防冒顶方面,严格执行了“四位一体”综合防突措施,加强了顶板管理,及时支护顶板,避免了顶板冒落事故的发生。通过采取这些安全技术措施,该矿井的安全状况得到了显著改善,事故发生率明显降低,保障了采矿工程的安全顺利进行。
结论
复杂地质条件下的采矿工程安全技术是系统工程,涉及地质勘探、巷道支护、通风与防瓦斯、防突与防冒顶等方面。实际采矿作业中,要认识复杂地质条件对安全的影响,采用先进勘探与预测技术掌握地质变化。同时,根据不同地质条件和安全风险,选择合适安全技术措施,如巷道支护、通风与防瓦斯、防突与防冒顶技术等。实际案例表明,科学应用这些措施可降低事故发生率,保障矿工生命安全和设备正常运行。因此,今后采矿工程应加强复杂地质条件下安全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提高安全水平。
参考文献
[1] 孙云权 . 复杂地质条件下采矿安全保障措施研究 [J]. 中国金属通报 ,2019,(09):29-30.
[2] 孔令强 . 复杂地质条件下矿山采掘工作面应力与采矿安全预警实验研究[J]. 世界有色金属 ,2018,(24):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