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施工质量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及优化建议
楼林聪
杭州市园林绿化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省 杭州市 310000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园林工程建设有了很大进展,其施工质量管理工作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园林景观绿化工程施工技术将会对工程整体质量产生影响,为了打造更加良好的工程质量控制效果,就需要对施工技术因素展开管理。本文就园林施工质量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及优化建议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风景园林工程;室外景观工程;施工工艺技术
引言
风景园林建设要获得良好效果,施工中要引进先进技术,不仅保证风景园林工程质量,而且提高综合性使用价值。在风景园林施工中优化施工工艺,使用先进材料及创新工艺,使风景园林更好地发挥其功能。这有助于提升城市整体美感,改善空气环境质量,城市居民对环境的高质量要求得以满足。
1城市园林设计
园林绿化作为城市发展的必然产物,在整体布局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不仅是区域发展的“主动脉”,而且是实现全面建设的基础,通过设计将其与生态环境衔接,能够显著增加当前城市的绿化面积,提升区域环境质量,执行中应提前进行基础分析,结合实际情况调整,划分内部空间结构与外部空间结构,避免后续城市发展出现不和谐现象。
2园林施工质量管理问题
2.1材料因素
风景园林施工过程中,材料是关乎到施工整体质量的重要因素。在工程实践中,很有可能由于材料存在质量问题而导致施工间断,甚至出现返工现象,尤其是部分工程质量检测不足,会留下质量隐患或者安全隐患。所以,风景园林施工中,对于材料质量要求很高,进入施工现场的材料都要提前检测,避免后期施工中由于材料问题造成损失。
2.2施工技术应用不当
在城市园林建设过程中,如存在设计施工质量控制不当的情况,会导致后续各项工作的开展出现一定的混乱,难以满足现阶段建设的需求,影响整体工程效益。同时,由于各类施工技术在应用前缺少规划方案,无法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管理,施工人员未按照既定顺序开展工作。现如今该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建设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需要在项目执行中对此加大关注力度。
2.3植物栽植质量影响因素
植物栽植是园林景观工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施工质量也是园林景观工程的关键。从自然环境来说,气候、水源、地质情况,以及季节性因素,都会影响植物栽植效果。从工序流程来说,绿地平整不到位,土壤没有深耕,垃圾较多,会影响植物正常生长;各地区土质不同,水分、有机物含量不同,不同植物需求的环境也各不相同,树穴与植物根部密切相关,其直径过大会造成植物根部过深,过小则造成植物根部难以舒展;苗木选择的质量直接关系成活率和美观度,间接影响着园林景观施工质量,需提前进行筛选,严禁选择弱、歪、病、虫类苗木,在移植前还需要适当修剪,否则苗木会无序乱长,且移植后不易存活;苗木起挖、运输直接影响苗木成活率和后期长势,如果不注意,轻则造成苗木破损,重则影响整体景观形象;乔灌木、花草、草坪栽植方式各有不同,生长规律也不同,一些设计图中没有明确植物的冠幅、直径、高度,栽植技术一旦出现误差,就会影响到整体建设效果。
3园林施工质量管理优化建议
3.1选择苗木
应选择苗木健壮、根系完整、枝条均匀、树冠饱满,没有破损、病虫害等品种,其中,乔木应挺直、匀称,花灌木应芽壮、叶茂。苗木应以乡土植物为主,同一规格的苗木尽量选择同一处供应,这样既保证形状一致,也便于后期维护,考虑到厦门沿海多台风的气候条件,选择苗木应具有一定的抗晒抗涝抗风能力。
3.2高边坡施工技术优化
风景园林工程中的高边坡有2种:一种为自然高边坡,也就是天然形成的高边坡;另一种是堆积体高边坡,也就是人工高边坡。在施工的时候,无论是哪一种高边坡,都要采用防护技术。为做好这项工作,就要从工程实际出发制定边坡防护计划,用于指导施工。落实到具体工作中,结合工程所在区域的生态环境以及地理特点,选择合适的施工技术,此时,要考虑到边坡实际高度和坡度,还要考虑水环境条件等等。对于自然高边坡的防护中,测量其高度的时候,要分析边坡所在位置是否有地下水以及分布情况,判断边坡所属类型,或是土质边坡,或是岩质边坡等。对边坡的岩体结构、土质状况、边坡高度以及形状要详细分析,对其潜在影响因素判断,提出规避措施以及消除方法,保证测量结果精准,为施工提供准确的依据。
3.3绿化种植施工工艺
在园区内展开种植施工时,应当严格按照规范流程加以作业,确保每一环节均得到严格的质量管理。整平绿化施工场地,在正式种植绿化植物之前,应当清理施工场地,避免残留杂质或是垃圾等影响施工效果。将垃圾全面清除之后,展开土方回填作业,确保场内的土层厚度充分满足植物的生长需求。根据不同种植物的生长特性,合理设置不同厚度的土层展开种植。种植植物前应当对土质结构展开营养检测,包括测定含水量、养分占比等,确保所选择的园林景观绿化工程项目具有良好的土质基础,便于展开种植作业。一般要求控制在5.0~7.0左右的pH值,若园林工程所在地为砂质土或黏土,应当展开换填施工。随后对土壤再次展开检测,测定其有机质占比以及pH值等均符合种植要求后可展开种植作业。根据施工要求做好定点放线作业,结合施工图纸中的种植地点位在施工现场加以标记,确保种植植物时能够形成与设计相一致的效果。做好放线控制,经过监理单位核对准确无误批准种植。在种植苗木运输到工程现场前1~2d之前挖掘种植穴,根据植物根部土球的大小以及形状确定种植穴参数,一般按照超过根系土球直径15~20cm的宽度进行挖掘,且深度应当超过植物根系土球20cm。种植穴挖掘完毕之后应当对其展开及时校对,要求上下口径一致,分别堆放心土以及表土。使用氮磷钾复合肥作为有机肥施撒在种植穴内,提升土壤肥力,将其充分混合土壤提高肥力。在种植绿化植物之前,合理选苗,观察苗木,具有均匀且茂密的枝条,无病害或生长不良等情况为最佳。上文中的园林景观绿化工程中以乔木为主展开种植,则应当选择具有挺直枝干且树冠匀称的苗木。在正式种植的前3~5d内对其展开修整,避免过早修剪枝条造成水分蒸发过快。根据苗木自然生长的形态进行适当修剪,将病弱枝或是过密枝条等剪去。若种植竹子等植物,应当充分保留分枝,确保其具有茂密的结构。若修剪时残留伤口较大,应当使用蜡油进行封口,避免细菌入侵造成病害。合理选择起苗时间并做好运输管理,若植物处于休眠期可使用裸根起苗技术,若种植植物较为名贵,或是种植常绿树,应当选择带土球起苗技术,按照植株头颈参数的2~3倍设定起苗时的土球直径。最佳选择在雨季起苗,但避免选择阴雨天气,等待秋季幼苗停止生长后展开起苗作业,避免伤害苗木根系,保持根系长度不低于20cm。装车时使用麻袋或是干草等对根系进行包裹,缓慢将苗木调运到运输车上,在运输过程中保持根系湿润,避免影响成活率。
结语
在园林绿化工程中,通过采取反季节施工技术可以有效提升施工效率并确保苗木的成活率。从起挖到栽种,从运输到养护,科学、合理、精细的手段不仅有助于苗木迅速适应新环境,还能增强其对不利气候条件的抵抗力。随着苗木健康成长,园林绿化工程将呈现出更加繁荣和生态平衡的景象,为人们提供更加优美的绿色空间。
参考文献
[1]刘大金.风景园林施工关键技术措施及施工工艺研究[J].花卉,2022(2):99-100.
[2]张慧.提升生态风景园林施工技术的有效途径[J].工程技术,2022(24):183-184.
[3]邓超.风景园林施工关键技术措施及施工工艺研究[J].农村科学实验,2022(20):182-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