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事件中急诊护理应急预案与管理
朱秀珍
重庆市江津区中心医院 重庆市江津区 402260
引言:本研究以公共卫生事件为背景,选取部分急诊科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应急预案和管理方法,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20 年 1 月 -2022 年 1 月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期间本院急诊科收治的260 例患者进行分析,2020 年 1 月 -2021 年 1 月采用常规应急预案与管理,视为参照组( n=130 ),男性 80 例,女性 50 例,年龄范围:18-75 岁,平均年龄( 45.69±5.58 )岁。2021 年 2 月 -2022 年 1 月对急诊预案与管理进行优化并落实到实际护理工作中,视为研究组( n=130 ),男性 75 例,女性 55 例,年龄范围:18-76 岁,平均年龄( 46.02±5.69 )岁。患者基本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可比价值高。参与护理工作的人员共计20 例,均为女性,年龄范围:22-47 岁,平均年龄( 32.58±3.12 )岁。
1.2 方法
参照组护理工作开展期间采用常规急诊护理模式。研究组护理过程中采用优化后的急诊护理应急预案和管理措施,根据以下方法开展相关工作:(1)构建护理小组明确相关职责:构建应急指挥小组,邀请急诊科主任及护士长以及其他科室的负责人入组工作,由分管副院长担任组长[1]。小组建立后负责应对策略的制定与评估,结合评估结果进行工作方向的调整。选择急诊科沟通能力强、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组建分诊小组,要求实际工作中根据公共卫生事件分诊量表进行患者的评估,结合评估结果完成分诊。抢救护理组由熟悉各种危重症且熟练掌握先进设备使用方法的护理人员组成。负责隔离护理的工作人员,应根据防护等级进行感染或疑似感染患者的转运,期间做好防护。除此之外,还要加强物资的管理,定期盘点相关物资的使用情况,并及时反馈结果,保证物资供应充足。(2)根据公共卫生事件的特点进行分诊标准的制定,可将患者划分为多个等级,如普通急症、普通急症但存在感染风险、疑似感染、高度疑似。根据患者的等级,采用针对性的管理方法。如高度疑似感染患者,应安排专人进行转移,使其安全到达负压隔离室,要求救治的医护人员佩戴全套防护设备[2]。(3)积极构建人力资源储备库,保证护理工作人员充足,并对护理人员的排班制度进行优化,采用弹性排班方法,确保急救护理人员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4)加强物资的管理,相关人员对应急物资进行统计,并列出储备清单,以此为基础调配物资的使用及采购。
1.3 观察指标
1.3.1 救治成功率
对两组患者救治成功的例数进行统计,并计算所占比例,明确数据后完成对比。
1.3.2 护理满意度分析
护理后采用自制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满意度的调查,总分 100 分, ⩾90 分为非常满意;70 分-89 分为基本满意; <69 分为不满意;总满意度 Σ=Σ (非常满意 + 不满意度)/ 总例数 ×100% 。
1.3.3 护士职业暴露分析
记录护理期间护理人员职业暴露情况,并记录所占比例,明确数据后完成比较。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资料均使用计算机软件 SPSS 23.0 纳入和分析,研究资料包含计数、计量资料,两者表示方法不同,即 n. 、( Δx±s )表示,数据统计后采用不同方法检验,计数资料使用 X2 完成检验,计量资料使用t 完成检验。检验后有明显差异则说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救治成功率和护理满意度
表1 所示,研究组救治成功率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参照组( P<0.05 )。
表 1 不同方法护理后救治成功率及护理满意度比较 (n% )

2.2 两组护理人员职业暴露发生率
如表2 所示,两组护理人员职业暴露发生率低于参照组( P<0.05 )。
表 2 比较两组护理人员职业暴露情况( m% )

3 讨论
公共卫生事件一旦发生,急诊护理工作量就会增加,且实际工作中面临更多的挑战,以往所使用的传统急诊护理应急预案及管理方法无法满足公共卫生事件下的相关需求。因此需要通过有效手段提高应急预案与管理的质量,使其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得到提升 [3]。研究组采用优化后的急诊应急预案和管理,发现救治成功率及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护理人员职业暴露发生率低于参照组,有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P<0.05 )。
综上所述,在公共卫生事件中,对急诊护理应急预案和管理进行优化,能够提高公共事件应对能力及急诊护理效果。
参考文献:
[1] 陈碧贤, 赵丹, 赵梓佳, 等. 新冠肺炎下广州门急诊护理人员心理健康及工作压力源现况调查 [J]. 当代护士 ( 中旬刊 ), 2020, 27 (11): 122-125.
[2] 韦莹莹, 左霞, 陈月莉, 等. 急诊护理人员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体验的质性研究 [J]. 中西医结合护理 ( 中英文 ), 2020, 6 (06): 38-41.
[3] 翟艳芳 . 急诊护理暴力风险因素及预防策略进展 [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 2020, 5 (04): 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