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深度融合的案例分析与效果研究

作者

张媛媛

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皋陶学校 237000

引言: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深入推进,信息技术已逐渐成为推动课堂教学变革的重要力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传统教学方式在抽象概念讲解、学生参与度提升和个性化学习支持等方面存在局限,而信息技术的融入,特别是多媒体课件、交互式电子白板、数学教学软件和在线学习平台的应用,为突破这些瓶颈提供了有效路径,本文具体教学案例,探讨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模式及其教学效果。

一、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为抽象知识的呈现和学生理解能力的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持,多媒体技术,可以将数学中较为抽象的概念可视化、动态化,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和掌握,比如在几何教学中,教师可借助几何画板软件演示图形的平移、旋转与对称变换,使学生在动态观察中感知空间关系,加深对几何特征的理解;在讲解“分数的加减法”时,动画模拟不同分母分数的通分过程,将抽象的数学运算转化为具体形象的视觉体验,有助于学生理解运算背后的逻辑,此外交互式电子白板、平板教学系统等工具的引入,极大地增强了课堂的互动性,使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参与,提高了学习兴趣与课堂专注度,与此同时,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智能学习平台能够实时记录学生的学习行为,精准分析其学习路径与掌握情况,为教师提供科学的学情反馈,实现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提升整体教学质量。

二、教学案例分析:《认识图形》的信息化教学实践

以小学三年级“认识图形”一课为例,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使教学过程更加直观、生动且高效,在课前准备阶段,教师制作或选取简短精炼的微视频,向学生介绍生活中常见的图形,如交通标志、建筑结构、日常用品等,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初步感知图形的存在与应用,有效激发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进入课堂教学环节后,教师充分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和多媒体课件,将图形知识以图文并茂、动态演示的方式呈现出来,比如在讲解图形的基本特征时,教师引导学生利用电子白板的拖拽、旋转、缩放等功能,亲手操作并观察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图形的变化,更深入地理解各类图形的边、角、对称性等特征,同时为增强课堂互动性与合作学习效果,教师组织学生借助平板电脑开展“图形分类”小游戏,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规定时间内对不同图形进行归类,并将完成结果实时上传至教学平台,教师则大屏幕展示各组成果并进行即时点评与反馈,进一步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课后教师在线学习平台布置个性化练习任务,平台根据学生课堂表现和答题情况智能推送相应题目,对于掌握较好的学生提供拓展性练习,而对于存在理解困难的学生则推送基础巩固题,实现分层教学与因材施教,整个教学过程实现了“课前预习—课中探究—课后巩固”的完整闭环,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知识掌握程度,也优化了教师的教学策略,显著提高了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与质量。

三、教学效果分析

1. 提升学习兴趣与参与度

信息化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交互式电子白板、动画演示等形式,使原本抽象的数学知识更加生动形象,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中,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听众,而是触屏操作、答题互动、游戏化练习等方式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比如在学习图形与几何知识时,学生可以拖动、旋转图形来观察其变化,这种沉浸式的学习体验有效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和互动性,使学生更愿意投入到学习中,显著提高了学习积极性和课堂参与度。

2. 增强知识理解与记忆

信息技术能够将抽象的数学概念转化为直观、形象的视觉呈现,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认知表象,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比如在学习分数、比例等抽象概念时,教师可以动态演示展示分数的分割与合成过程,使学生在视觉感知的基础上理解数学原理,同时借助动手操作类教学软件,学生可以在实践中不断强化对知识的掌握,形成更深刻的学习印象,提升学习效果和知识保持率。

3. 支持个性化学习

智能学习平台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行为数据,如答题正确率、完成时间、错误类型等,自动生成个性化学习路径,并推送适合其水平的练习内容,对于学习进度较快的学生,系统可以提供拓展性题目以提升思维深度;而对于掌握不牢的学生,则推送基础巩固练习,帮助其查漏补缺,这种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提高了学习效率,也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使每位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节奏中稳步提升数学能力。

4. 优化教学评价

信息技术为教学评价提供了更加科学、精准的数据支持,教师可以借助学习平台的统计功能,实时查看每位学生的学习轨迹、知识掌握情况和常见错误,全面了解班级整体和个体的学习状态,基于这些数据,教师能够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策略,如针对薄弱知识点进行重点讲解,或为特定学生制定个别辅导计划,这种基于数据驱动的评价方式,提升了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真正实现了精准教学和以评促学的目标。

结论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深度融合,有效突破了传统课堂教学的局限,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生动,教学方式更加灵活、高效,显著提升了教学质量与学生的学习效果,促进了学生数学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和信息素养的综合提升,也为个性化学习和精准教学提供了有力支持,面向未来,应进一步加强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提升其数字化教学设计与实施水平,同时加快优质数字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共享,推动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常态化、深度化应用,真正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机融合,助力基础教育现代化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1] 任倩 .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的教学模式研究 [J]. 爱情婚姻家庭 ,2020(6):0041-0042.

[2] 李晓晖 . 小学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的应用研究 [J]. 教育教学论坛 ,2013(27):2.DOI:10.3969/j.issn.1674-9324.2013.27.169.

[3] 田光师 .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融合的教学应用研究 [J]. 中华少年 ,2018(21):1.DOI:CNKI:SUN:HZTD.0.2018-2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