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新课标下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路径探索

作者

陶紫薇

沈阳市勋望小学云峰分校 辽宁省沈阳市 110000

摘要:本文围绕新课标下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路径进行深入探讨,从组织形式与路径、方法策略与技巧、资源整合与应用三个维度展开研究。通过分析大单元教学组织特点,提出构建多维教学路径;结合现实案例,探索实践方法技巧;立足创新思维,探究资源整合应用策略。在新课标背景下大单元教学需遵循学科逻辑关注学生发展,整合多元资源创设情境任务,促进学科核心素养全面提升。

关键词: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教学路径

引言:新课程标准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面临新挑战,大单元教学作为一种整合性教学模式逐渐受到广泛关注。大单元教学打破原有知识点割裂状态,以主题为核心,通过系统化、整体化教学,构建完整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本文立足新课标理念,聚焦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路径探索旨在为一线教师提供实践参考,促进教学质量提升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增强学习兴趣与能力。

一、探索新课标下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组织形式与路径

教师应当围绕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等主题,将相关内容进行系统整合,使学习内容更具连贯性。问题驱动型组织模式通过设计贴近生活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在解决过程中构建知识网络,增强学习主动性与参与感。项目式学习组织路径能够激发学习热情,如设计校园测量、数学小报等项目任务,让学生在完成项目中应用数学知识,提升实践能力。基于学情分析构建螺旋上升式学习路径,使教学内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多元联动式组织强调单元间纵横联系打破知识点孤立状态,构建完整知识体系。环境创设式组织注重学习情境营造,通过布置数学文化墙、数学实验室、数学角等,潜移默化影响学习。思维导向式组织以数学思维训练为主线围绕空间观念、数感、推理能力等核心思维素养设计教学内容,培养高阶思维。

以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观察物体单元的教学为例,该单元涉及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辨认物体图形与实物关系等内容,可采用多维整合组织路径。教师可采用情境引入式组织,创设侦探游戏情境,激发学习兴趣。设计校园寻宝的任务要求学生根据从不同角度拍摄校园物体照片找到实物,建立空间与平面关联认识。组织积木搭建活动,学生两两合作,一人根据图纸搭建不告知搭建物,另一人从不同角度观察猜测物体体验空间观察重要性。设计我眼中学校主题项目,让学生从前后左右等不同角度观察绘制校园建筑,培养空间观念。通过变形金刚游戏,学生轮流担任指挥官与执行者角色,指挥官描述从特定角度看到物体特征,执行者根据描述摆放实物,强化方位感知。结合美术学科,开展创意立体画活动,学习从不同角度欣赏立体艺术作品感受空间变化。最终通过小小设计师综合性学习,学生设计简易立体模型并制作不同角度观察图完成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提升,实现空间观念核心素养培养目标。

二、实践新课标下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方法策略与技巧

教师应该结合主题设计真实情境如超市购物情境学习小数运算,校园规划情境学习面积计算使枯燥抽象知识变得生动具体,建构式教学方法强调学习主体地位,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班级交流等形式,引导学生主动建构知识体系。多元互动教学技巧借助思考-讨论-分享模式,促进学生间思维碰撞;思维可视化策略通过图形组织、思维导图等工具,将抽象数学思维过程具象化引导学生形成清晰思路。微课题研究方式引导学生围绕单元主题设计简易研究活动,提升探究能力,错误资源化技巧把学生常见错误作为教学资源引导分析错因,培养批判性思维。概念图谱法帮助学生建立概念间关联形成结构化认知;数学建模引导学生将现实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增强应用意识。数感培养策略关注数感发展,通过估算、分解、合成等活动提升数感。

以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加与减单元教学为例,该单元涉及三位数加减法、加减混合运算等内容,可采用多样化教学策略。教师可创设小镇超市情境,设计购物清单,引导学生计算消费金额,体验加减法实际应用。设计数字魔方游戏,通过调整数字位置使横竖斜三方向加减结果相等,培养灵活思维;开展数学大侦探活动,学生分组寻找校园中隐藏数学题目并解答实现情境中应用。采用翻转教室方式,学生先通过微视频学习基本计算方法课堂重点解决典型问题,引入算法比较策略,同一题目采用不同算法解决,比较优劣,培养算法意识。设计错误诊断室环节展示典型错误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错因,避免同类错误。应用数感培养技巧,通过估算大师游戏训练近似计算能力。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创新新课标下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资源整合与应用

教师应深入分析教材结构,挖掘单元间内在联系,重组教学内容,突破教材局限,构建更符合学情实际教学序列。生活资源有效引入能拉近数学与现实距离,如收集购物小票学习小数,测量校园物体学习长度,观察建筑学习几何图形,使数学学习更具情境性。数字资源创新应用则顺应时代潮流,教师可借助微课、动画、交互式课件等丰富教学手段,利用在线学习平台拓展学习空间。应用数学软件辅助理解抽象概念。此外,人文资源巧妙融入有助培养综合素养如引入数学史激发学习兴趣,讲述数学家故事培养科学精神,展示数学应用案例增强学科认同。

学生资源互助共享则体现学习共同体理念,通过小组合作研究、成果展示交流、互评互助等形式,形成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实践中资源整合应注重系统性原则,避免碎片化,适切性原则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开放性原则鼓励师生共同建设;实效性原则关注资源应用效果。创新资源应用策略包括构建资源库,分类整理各类资源。设计资源包针对具体单元主题开发配套资源,创设资源环境营造良好数学学习氛围开发校本资源结合校情学情创造特色资源。

结论:新课标下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路径探索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组织形式、教学策略、资源整合多维度统筹考量。构建主题引领、问题驱动、项目式学习等多样化组织形式能够有效提升大单元教学结构化程度;采用情境创设、建构式教学、多元互动等策略技巧,能显著增强学习效果。通过教材资源深度挖掘、生活资源有效引入、数字资源创新应用能极大丰富教学内容与形式。未来大单元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持续关注学生发展需求,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目标,不断优化教学路径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世勇. 基于新课标的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探索[J]. 新课程研究,2024(31):63-66.

[2] 丁玉华,左全晟. 新课标视域下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探索[J]. 中小学班主任,2023(12):4-8. DOI:10.3969/j.issn.2096-3742.2023.12.002.

[3] 石汉鹏. 新课标导向下小学数学大单元整体教学探索[J]. 智慧少年,2024(34):7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