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创新实践
张艳萍
宁夏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宁夏 固原 756099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得到了一定的创新,不少教师会通过对互联网的应用,动态化、直观化体育知识教学,构建现代化和数字化的体育教育体系。从互联网之于高校体育教学本身来看,教师们掌握互联网的重要价值作用后,积极于课堂教学中创新模式,应用互联网技术。以互联网技术创设出动态化的教学情境,播放音频视频后以微课形式讲解体育知识;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录制教学视频后于具体的网络教学平台上传视频,指导学生学习之前预习,学习之后复习[1]。
一、使用互联网技术创设教学情境
传统高校体育教学中,通常教师在学生们课前预热并示范基础动作后,就会让学生们自由活动。这种方式虽然有涉及一些简单的体育技巧和动作,但一来学生人数众多,二来涉及的程度不深,导致学生们的课堂参与度下降,整体的学习效率过低。此情此景,高校方面研究互联网之于体育教学的价值作用,具体研究具体分析中制定具体的教学策略。课程开始之前,了解大学生的兴趣爱好、体能特征等等,而后积极利用融合了音频、视频、动画多种形式的互联网技术,对所要讲解的体育知识和技能进行课件制作。生动形象的制作出课件后,创设出良好的教学情境,以形象丰富的动画代替原本枯燥的知识讲解。激发学生兴趣,动态化体育活动,促使学生以浓厚的热情和凸显的主体性积极参与体育学习。
二、利用多媒体播放音频、视频
互联网背景下,多媒体技术成为了主流教学手段之一。故而高校体育教师要想优化体育教学,创新体育教学模式,应顺应时代潮流,借助多媒体技术营造课堂氛围,通过音频、视频的播放,刺激学生的视觉感官和听觉感官。促使学生在多种感官的冲击下接受熏陶和感染,调动学习积极性,以良好的参与意识投入体育学习,丰富课堂体验。如啦啦操训练中,教师们借助多媒体技术对啦啦操的动作视频进行播放。学生们通过对视频的观看,对啦啦操动作和技巧直观学习,聆听歌曲的途中加强领悟。如此根据所学习的知识、增强的体验等大幅度提升学生的参与意识,掌握知识后于具体实践中应用知识。其次,多媒体技术可以应用在运动类游戏方面,故而教师教学诸如“羽毛球”的球类运动时,可以凭借多媒体技术对教学视频进行展示,对羽毛球具体的技巧详细讲述,将学生分为数个学习小组后组织学生参与竞技游戏。轮番投入羽毛球竞赛,实际的体育实践中提升学以致用能力。也可以直接引领学生在室内操作计算机,尝试着制作运动类、跨栏类的 flash 游戏动画,自由设计中对体育的巨大乐趣深刻体会。
三、用微课讲解体育知识
互联网背景下,应用最为广泛的手段之一是微课,微课最典型的特征之一为精讲。微课的精讲主要是多角度、多细节的讲解抽象的体育知识和技巧,让学生们在微课的助力下加强对体育技巧动作的掌握。因此,高校体育教师们在互联网背景下,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对各种网络资源进行收集,并在整理这些资源后,根据体育课程的特征,利用资源实行对灵活多元微课视频的制作。课堂中组织学生观看微课视频,使其在微课的助力下对体育技巧细致掌握。以篮球运动为例,教师可以对一些 NBA 的篮球运动视频进行收集,录制微课后,以微课视频的方式精细化讲解胯下运球、投篮、传球等专业的篮球动作技巧,通过对每个动作细节之处的分解,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学生们本身也需要主动的反复观看、停顿观看各个运动技巧,了解篮球运动的灵活性。发挥微课作用,激发学生兴趣,提高体育学习效率,满足自身实际需求。
四、用信息技术录制视频
互联网背景下信息技术得到了广泛普及,各个高校都有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开展课程教学。高校体育教师也可以基于互联网,对信息技术深度应用,以信息技术的录像、摄影功能等对学生的运动情况进行记录,特别录制学生的错误动作和犯规动作。而后利用信息技术的其他功能多角度录制视频,以制作成的视频课程综合对比学生的学习,分析学生们运动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讲解具体的运动技能和技巧。体育教师也可以利用暂停对比等手段,帮助学生查漏补缺,使其清楚明白不同体育运动的相似点和不同处。针对性地知识讲解中有效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使其更加清晰地掌握体育知识。以体操为例,体操项目的许多动作都需要瞬间完成,一旦学生们训练途中出现卡顿,那么极有可能无法掌握体操项目的动作精髓。此时,教师们根据互联网的发展,多方面应用信息技术,以信息技术对正确的体操动作进行展示,组织学生训练。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录制下学生的训练过程和结果,了解学生的运动情况和体操轨迹,再利用信息技术详细介绍体操动作各个关节点的运动轨迹,对学生动作中存在的广泛问题仔细解析,多次的对比讲解。一方面帮助学生改正错误,解决体操动作练习中存在的难题;另一方面则是让学生以此快速发现了解自身的问题,突破传统体育教学存在的困境。
五、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复习
复习是学生们学习体育知识技能的必要环节,互联网背景下的复习,有利于便捷化和多元化学生的复习。学生们可以凭借视频课程和动画课程对所学知识有效吸收和巩固,据此自主观看视频后实现复习效率的提升。教学之前,学生们利用手机、电脑、平板等设备在课余时间自主观看视频,预习过后在各种社交平台上的体育交流群深入交流。通过对视频的反复观看,对一些没有完全掌握的知识仔细分析,对相关的内容认真学习,教师及时解答。体育教师也可以使用在线教育平台指导学生课后登录网络教学平台,在平台上自主学习,对更多新颖的体育知识和技巧全面分析。这样是为了让学生们更加深刻的理解知识,更加完善知识储备,拓宽知识视野,提高学习能力,保证学习的高效性。
结语
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加快了互联网 + 时代的到来;而互联网 + 时代的到来推进了互联网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路径和渠道得到了拓宽,教师们可以通过各种网络手段提高教学成效。但要想针对性地打造高效体育课堂,促使学生掌握运动技巧,教师们应用互联网时,要注意网络教育平台、网络教育系统的建构,完善网络教育体系和机制制度。应用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等,展现体育学科的乐趣和魅力,发挥互联网功能优势,确保学生能力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罗芳花 . 互联网模式下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改革探究 [J]. 灌篮 ,202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