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工具在初中英语校本课程中的应用
陶金兰
民勤实验中学
引言
教育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当代教育改革的重要趋势,初中英语校本课程作为满足学校特色需求和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重要载体,迫切需要与数字化工具深度融合,校本课程具有灵活性强与针对性强的特点为数字化工具的创新应用提供广阔空间,数字化工具不仅能够丰富教学内容的呈现形式还能够实现教学过程的智能化管理和学习效果的精准评估。当前数字化故事叙述和多媒体信息技术及在线教学平台等工具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日趋成熟,但如何将这些工具有效整合到校本课程中发挥其最大教育价值仍需要深入探讨,特别是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如何结合教材内容特点运用数字化工具提升教学效果,更是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数字化工具与校本课程融合的理论基础
数字化工具与初中英语校本课程的融合建立在多元智能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混合式学习理论的基础之上 , 多元智能理论强调学习者具有不同的认知优势,数字化工具能够通过视觉及听觉与动觉等多感官刺激以满足不同类型学习者的需求,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数字化工具为学习者提供丰富的交互体验和自主探索空间 [1]。混合式学习理理论则为线上线下教学的有机结合提供指导框架。校本课程的特殊性质使其更适合数字化工具的深度融合与统一的国家课程相比校本课程具有更大的设计自由度和实施灵活性,能够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进行个性化定制,这种特点为数字化工具的创新应用创造有利条件,构建更加有效的教学模式。
二、数字化工具在初中英语校本课程中的具体运用
(一)多媒体技术在听说课程中的融入
以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Unit 2《No Rules, No Order》的听说教学为例,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显著提升教学效果,在 1b 和 1c 的听力训练环节教师运用数字化音频处理技术创建多层次的听力训练体系。首先教师利用音频编辑软件制作分层听力材料,将原始听力材料按难度分为基础版和标准版及挑战版三个层次,学生可根据自身水平选择相应难度的材料进行训练。
其次运用交互式白板技术创建可视化的规则展示系统,当学生听到“Don't run in the hallways”等规则时白板上会同步显示相应的动画场景,将抽象的语言规则转化为直观的视觉信息,在口语练习环节教师运用语音识别技术构建发音纠错系统,学生通过麦克风录制自己朗读 1e对话练习的语音,系统自动识别发音错误并提供即时反馈特别是对于“can't”和“mustn't”及“have to”等关键表达的语音语调进行精准纠正。通过为期四周的教学实践发现运用多媒体技术的实验班学生在各方面有所提升,经过一个学期的实践使用在线平台的学生在阅读理解测试中的平均分比传统教学班级高出 15 分(满分 100 分),在写作质量评估中实验班学生的文章结构完整度提高 28% 及词汇使用准确性提高 21% ,最重要的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显著增强,课外阅读时间平均增加 40分钟/ 周(见图1)。

(二)在线平台在读写课程中的整合
针对Unit 2 的读写教学教师构建基于在线平台的个性化学习系统,教师利用学习管理系统(LMS)创建 " 校园规则探索 " 主题学习模块,根据 2a-2f 的课文内容扩展不同难度的校园规则相关阅读材料,从简单的规则列表到复杂的规则制定背景介绍以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需求。学生可在线协作完成 " 我们的班级规则 " 写作任务,系统支持实时编辑与同伴互评和教师在线指导,基于课文中的核心词汇如“rules”和“uniform”
与“respect”等,系统自动生成个性化练习题并根据学生答题情况调整难度,针对情态动词的用法制作系列微课视频,每个视频时长3-5 分钟同时配有练习题和答案解析。
在 2b 对话阅读理解教学中,教师运用数字化标注工具引导学生在线标记关键信息,学生可以用不同颜色标注 Tom 遇到的问题和 Anne 的建议以及学校规则,系统自动统计标注数据帮助教师解学生的理解重点和难点,在 2d 完成对话总结的环节教师运用在线协作文档,让学生分组完成 summary 写作,每组负责总结对话的一个方面如 Tom 的困惑和学校规则的内容及 Anne 的帮助等,学生可以实时看到其他组的写作进展促进相互学习 [2]。经过一个学期的实践使用在线平台的学生在阅读理解和写作等方面有很大提升。
三、数字化工具应用效果评估与优化
(一)学习效果评价体系构建
通过在线测试系统实时监测学生对Unit 2 核心语言点的掌握情况,包括词汇识记和语法运用和语音语调等方面,采用数字化评估工具测量学生听说读写四项技能的提升幅度,特别关注在数字化环境下技能发展的特点,通过在线问卷和学习行为数据分析评估学生对数字化学习的接受度和参与度和满意度,评估学生在使用数字化工具过程中数字技能的发展和信息素养的提升,运用学习分析技术系统收集学生在数字化学习环境中的行为数据,包括在线学习时长与资源访问频次和作业完成质量及互动参与程度等 [3]。通过大数据分析识别学习模式,为个性化教学提供依据同时采用质性研究方法,通过深度访谈和课堂观察解师生对数字化工具使用的真实感受和具体建议为后续改进提供指导。
(二)教学模式持续改进机制
基于评价结果建立数字化工具应用的持续改进机制确保教学效果的不断优化,建立“评估- 反思 - 改进- 再评估”的闭环反馈系统 [4]。每月进行一次综合评估分析数字化工具使用中的问题和不足,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技术配置,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定期更新数字化工具和平台功能以确保技术手段与教学需求的适配性,同时加强教师的技术培训提升数字化教学能力,基于学习分析数据为不同特点的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数字化学习方案,对于技术接受能力强的学生提供更多高级功能和挑战性任务,对于需要额外支持的学生简化操作流程及增加人工辅导 [5]。
结语
研究表明通过理论指导与实践探索相结合数字化工具能够有效促进校本课程的创新发展,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变和学习效果的提升,在听说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分层设计和即时反馈显著提高学生的语言技能,在读写教学中在线平台的协作功能和个性化资源有效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文化理解教学中数字化故事叙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创新思维。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化工具在英语校本课程中的应用将更加智能化和个性化,教育工作者应当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数字化教学模式,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新时代人才作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 崔玲玲 . 数字化故事叙述在初中英语课程中的设计与应用 [J]. 学苑教育 ,2024,(29):58- 60.
[2][5] 陈钰 . 数字化教学资源在初中英语课堂中的应用 [J/OL].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4(12)[2024- 12- 01].
[3]
[6] 李秀美 , 冯清林 . 教育数字化背景下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研究 [J]. 中学教育科研 ,2024,(04):17- 20.
[4]
[7] 奎晓莲 . 数字化教学在乡村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J]. 青海教育 ,2024,(12):30- 30.
[5]
[9] 赵青 . 数字化技术在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J]. 中学教学参考 ,2025,(07):34-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