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生道德认知发展特征及其德育启示研究
翟东
曲阜远东职业技术学院 山东 曲阜 273100
一、引言
中等职业教育致力于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道德认知发展是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对未来职业人才的品格与价值追求具有重要影响。当下职业教育处于社会经济快速转型时期,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中职学生道德认知也存在时代和群体特色,研究该群体道德认知发展有利于提高职业教育质量。
二、中职学生道德认知发展的理论基础
2.1 道德认知发展的心理学理论溯源
道德认知发展理论源于发展心理学,从皮亚杰到科尔伯格,揭示了个体道德认知的形成机制,并论述了道德认知发展的阶段性、序时性和普遍性特征。隐性德育是显性德育的有益补充,极大地丰富了德育成效,拓宽了道德教育理论的范围,并加深了人们对道德认知发展过程复杂性的认识。
2.2 职业教育中道德认知发展特性研究
中职学生道德认知发展既遵循一般青少年发展规律又具备职业特征,新中职思政课改革以培育核心素养为主旨,强调职业教育德育导向。在职业教育里,学生道德认知发展重视实践和应用,贴近职业环境,表现出情境依赖强和高实用性。
2.3 中职学生群体的发展特征
中职学生道德认知发展既存在共性又具有特殊性,课程德育对中职学生知识技能和价值观培育具有重要作用。经过系统引导,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能力明显提升,展现出在适合教育环境中的强大发展可塑性和成长潜能。
三、中职学生道德认知发展的基本特征
3.1 职业导向性与实用性特征的演进路径
中职学生道德认知发展具有职业导向性,重视职业需求与职场环境的道德判断及价值选择,在职业教育培养时保证其教学目标的独特性是提高中职思政课质量的基础,对学生道德认知发展有影响作用。中职学生关注道德原则显示出明显的实践导向性,中职学生道德判断更偏重行为结果,具有功利性道德推理倾向,成为中职教育下学生道德认知发展的理性选择。
3.2 阶段性、差异性与可塑性特点
中职生的道德认知发展具有阶段性。在学生道德认知发展过程中,发展水平、发展速度的个体间差异也表现出来,通过实践发现,为中职生创建集德智体美劳为一体的评价体系,反映出中职生道德认知发展的多维复杂特性。中职学生的道德认知发展具有可塑性,良好的教育环境能有效提高学生道德认知发展,科学的德育教育与恰当的环境能够促进学生道德认知发展,实现德育与自我发展的统一。
四、中职学生道德认知发展面临的挑战
4.1 社会转型期价值观念的冲击与困惑研究
多元化价值观念的碰撞与融合给中职学生道德认知发展带来严峻考验。传统道德观念与现代社会发展价值观的冲突使中职学生陷入价值选择困惑,职业学校教育领域中学生面临着传统道德观与现代职场文化相碰撞的问题,中职生受各种功利主义和个人主义思潮的影响易出现道德认知偏差,缺少稳定的价值判断标准以及道德规范准则,不利于学生道德认知的健康发展。
4.2 职业教育德育模式适应性不足目前,职业教育德育模式无法满足新时代的需求,传统德育方法不能有效解决中职学生面临的问题。对“课程德育”内涵、动因进行梳理以及对现实问题困境进行分析可知,当前德育模式存在适应性的问题。当前德育内容与实践衔接不足、德育形式单一以及评价缺乏使德育效果不佳。职业教育德育要与专业教育相融合,但现实常出现“两张皮”的问题。
4.3 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缺失
中职学生道德认识发展需要家校社协同进行,但是目前校家社协同育人机制尚未真正建立,职业学校提升动力虽能推进高考改革、促进市场供需,但成效不足。家校沟通不足,社会给职教德育支持不够,难以形成育人合力,机制缺位影响中职德育效果进而影响中学生整体道德认知发展水平。
五、中职学生道德认知发展特征的德育启示
5.1 构建职业特色德育体系
构建德育体系要重视中职教育的职业导向,结合职业精神培育和道德品格教育。成功案例显示职业特征与全面发展指标体系相辅相成,给德育体系构建以重要参考,要求德育目的应该围绕职业素质和道德品质展开,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职业道德规范,打造有职业特色的德育体系。德育课程需兼顾专业性和综合化,强化针对性职业道德教育的同时,也要保证全面的思想品德教育。
5.2 多元协同创新下的德育路径实施研究
中职生道德认知发展需搭建起全面协同的德育落实系统,强调教师队伍在德育革新中的关键地位。通过改进自身管理主动性,改良成长环境,加强师德培训的系统性,健全他律体制等举措,可有效提升中职老师道德表现性,发挥其隐性德育育人功效,德育实施既要用好显性手段又要用好隐性手段,要充分发挥课程德育的全员育人和全程育人功用,按照成长规律和教学规律,德育必须更新办法,创建家校社协同的德育网络,回应时事与需求。
六、结论
本研究剖析中职学生道德认知发展规律,揭示其职业导向性、实用性、阶段性以及差异性,还探究可塑性特征,要构建中职德育职业特色体系,探索多种协同实施办法,应对社会转型期的挑。此研究给中职德育改革给予理论支撑,推进职业教育德育革新,培育高素养技术技能人员。
参考文献
[1] 胡兰 . 高质量发展视域下中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现实困境与上海路径 [J]. 职业技术教育 , 2024, 45(09):68-73.
[2] 刘宝民 , 张伟 . 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中职思政课教学目标确立策略 [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 2022, (29):47-51.
[3] 段威 , 李真 , 赵全红 . 新时代中等职业学校“课程德育”探析——以烟台市为例 [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 2022, (17):55-60.
[4] 刘文德 , 徐雪梅 , 夏金星 . 中职教师道德示范性提升路径探析——基于隐性德育视角 [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 2018, (27):65-69+96 .
作者简介:翟东(1990.2),男,汉族,省市,本科,研究方向:德育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