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OBE-BOPPPS-PAD”教学模式下的高校舞蹈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杨青
西安外事学院 人文艺术学院 陕西西安 453003
一、引言
当代高等教育正处在深刻变革当中,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而舞蹈是一种包含身体技艺、艺术表现、文化传承等因素在内的表现艺术,其教学流程涉及动作技巧传授、艺术审美训练、创新能力培养等诸多层面。但是当前的舞蹈课程常常被简单地归纳为“老师教——学生学”的单向通道,并且非常重视教师的示范作用和学生的模仿行为,很难让学习者保有主体性和创造性,也无法达到培养综合素质、开展批判性思考、主动钻研等方面的效果,难以契合当下数字化时代环境中对高水平艺术人才需求的评价标准。
基于此,将成果导向教育理念、结构化教学设计和对分课堂模式有机融合,形成新的舞蹈课程教学革新理论视角,通过深入探究“OBE-BOPPPS-PAD”这三大教学模式的内涵以及相互融合情况,为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注重学习成果产出”的舞蹈教学体系提供理论支撑,这种跨模式的理论融合不仅有利于化解舞蹈教学的实际难题,而且有益于艺术类课程教学理论的更新发展,为其他艺术学科的教学革新提供范本。
二、三种教学模式的理论内涵与特性分析
2.1 OBE 理念的理论基础及核心构成要素
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Based Education),是当代教育改革的重要理念,其核心在于重构传统的教学逻辑关系,成果导向教育(OBE 教育)理念包含以学生为中心、成果导向和持续改进这三种核心元素 [1],这三大要素构成了成果导向教育的理论架构。以学生为中心的概念彻底颠覆了传统教师主导的教学范式,关注教育过程中学习者的主体性及其作用,成果导向则要求教学活动要依照预设的学习成果来开展,重视学习成果的预先设计以及成果实现状况的定时评估,并将评价结果用于持续改进 [2]。“成果导向教育”观念的转变不仅改良了教学目的的拟定方法,而且创建起以学习者能力发展为中心的教育品质观念,为教学革新给予科学的理论支撑。
2.2 BOPPPS 教学模式的结构化特性解析
BOPPPS 教学模式以其高度结构化的教学流程设计,为课堂教学提供了一套系统的理论基础。该模式通过“导入——目标——前测——参与式学习——后测——总结”六个环节有机衔接的形式构建起一个完整的教学循环系统。张亚茹在一项研究中提出,“BOPPPS 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线上线下教学的融合”[3],这表明 BOPPPS 在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和灵活性。结构化设计的理论价值是把抽象的教学过程转变为可操作的具体步骤,每个环节都具有教学功能和质量标准。参与式学习环节强调学习者要积极参与并且做到深度思考,在各种参与形式中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可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培养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4]。
2.3 PAD 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与作用机制
PAD(Presentation-Assimilation-Discussion)课堂教学模式,采用“讲——内化吸收——讨论”的三阶段巧妙设计,实现了教师传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机平衡,其理论上的创新是把整个学习过程分为不同认知阶段,强调创新性学习的内化吸收过程 [5],赋予学习者足够时间与空间去内化吸收知识。内化吸收阶段是 PAD 模式的重要环节,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学生知识建构过程的个性特征,学生可以结合自身认知基础,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充分加工。而在讨论阶段,同伴间互相帮助并且能够产生思维碰撞,实现社会化的知识积累,“通过金字塔式的网状过程评价去考核学生”,让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同时得到优化,进而达到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考能力以及协作精神的目标。
三、“OBE-BOPPPS-PAD”融合教学模式的理论构建
3.1 三种模式的理论兼容性探讨
OBE、BOPPPS 和 PAD 三种教学模式从理论上来看均具有较高兼容性。这三种模式的高兼容性体现在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指导思想。从教学目标来看,三种模式都提出明确的学习成果导向,一旦缺乏明确的需求定位,就会导致教师教的内容与学生的学习需求不匹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达不到培养方案规定的毕业指标点[6],这种情况下三种模式的协同就会异常关键。OBE 理念提供了成果导向的目的设定思路,BOPPPS 模式给出了体系化的传授步骤路径,而PAD 模式则构建深度学习的达成机制,从学习理论方面来讲,这三种模式都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着重凸显学习者自身的主动参与和意义制造,在促进学生自主,激发学习动机,培育自身学习能力等层面有着内部一致性,这就给三种模式的融合改良提供了深厚的理论根基。
3.2 融合教学模式的理论框架构建研究
“OBE-BOPPPS-PAD”融合式教学模式的理论体系,是将三种模式的元素进行整合,组合成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理论体系。在一项关于“天然药物化学”课程的“PAD+BOPPPS”教学模式的构建研究中发现:将“天然药物化学”课程系统地重构为“PAD+BOPPPS”教学模式,能够化解教学难点,整合教学资源,细化教学流程,从而改善教学评定[7],这一做法给融合模式的理论建构提供了重要启示。在该模式中,OBE 理念充当顶层的设计者,引导着整个教学过程的结果走向,BOPPPS 模式充当中间层的构造者,给予教学的操作指导,而 PAD 模式赋予底层的支持力量,给予学习者学习效果一定的保证。这三者结合形成了从理念到实施、从结构到过程,具有分层次递进关系的完整理论链环,这样的理论设计既保留了各种模式各自的特点,又通过对模式的有系统性整合而产生新的理论价值,从而为教学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
3.3 融合模式的理论优势与创新价值
融合教学模式的理论优点主要表现在系统性、适应性、创新性这三个方面。“能够有效地推进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一体化构建,全面提升音乐师范生的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能力”这一观点揭示了融合模式在跨层次教育衔接方面的独特价值。这种模式通过整合三种教学理论的精华,构建了更加完善的教学生态系统,能够同时符合对学习目标清晰度、教学进程安排结构化以及学习体验深度这三点的不同需求标准,在其理论革新中打破了之前单一教学模式的局限性,形成了新的多维度、多层次的教学理论组合形式,不仅给艺术类课程的教学带来了新的解决途径,也贡献出了相对通用性的高等教育领域教学改进理论成果。
四、高校舞蹈课程的学科特性与教学需求分析
4.1 舞蹈艺术的学科特性与教学特殊性研究
舞蹈艺术属于一门综合性的表演艺术学科,具有着鲜明的身体性、表演性以及创造性的特点,这些特质让舞蹈艺术在教学过程中有着不同寻常又复杂的性质特点。身体性是舞蹈艺术最核心的本质所在之处,舞者需要依靠身体来展现律动姿态和空间移动之类的表现动作,这种需求造成了教学阶段除了关注技术动作正确与否之外,还应重点发展起学生对身体动作感知把控的能力。表演性的特征决定了舞蹈教学必须兼顾技能训练与艺术表现两种目标需求,一方面要学习基本技法技巧方面的内容,另一方面还需培养自身表达艺术表现及舞台感染性。而创造性特征意味着舞蹈教学不能只局限于模仿,要唤起学生的想象,促使他们敢于创新,培育他们独创作品并能即兴表演的能力,这种多方面的学科特质给舞蹈课程教学带来了特别的难题,在目标设定、内容组织和评价方式等方面,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很难完全达到这类要求。
4.2 传统舞蹈教学模式的局限性探讨
传统舞蹈教学模式长期以来一直采用“教师教——学生学”的单一方式进行传承,虽然在技能传授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在现代教育理念下暴露出诸多局限性。这种模式过分强调教师的示范作用和权威地。“传统的计算机专业英语课程教学模式往往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强调教课内容,而忽略学生的应用能力”在舞蹈教学中也同样存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缺乏主动思考和创新探索,这种单向传输的教学模式难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而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则过分追求动作的标准化、规范性,轻视学生个性化表达与创造性发挥的价值,这种教学模式在应对多元化学习和个性化发展需求时显得捉襟见肘,难以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驱力,更难培育出符合现代社会需求的复合型艺术人才,这就迫切需要通过教学模式革新去解决这些问题。
五、舞蹈课程中融合教学模式的理论应用策略研究
5.1 融合教学模式与舞蹈课程的理论适配性研究
“OBE-BOPPPS-PAD”融合教学模式与舞蹈课程的学科特性在理论层面呈现出高度的适配性,这种适配性主要体现在模式理念与舞蹈艺术本质特征的内在契合上。舞蹈艺术重视身心合一的表达,要掌握艺术就必须在技能掌握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这与OBE 理念中的成果导向,能力本位高度统一。BOPPPS 模式的结构化设计能够解决舞蹈教学中对技法与艺术的双重要求,通过导入,激发学习兴趣;通过参与式学习,促进身体记忆的培养;通过及时反馈,提高动作技能。而 PAD 模式的内化吸收,则为舞蹈学习中的个性化理解和创造性的表达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在模仿性学习过程中,无论从技术的复制到艺术的创造等方面均能够表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
5.2 舞蹈课程教学改革的理论路径构建
对于舞蹈课程教学改革理论路径构建而言,需要以融合教学模式理念为核心来构建系统完善的改革方案。在课程目标方面要运用 OBE 理念对学习成果进行重新审视和设计,转变以往的教学目标形式将知识传授目标转化为能力培养目标,并且明确学生在技能、艺术表现以及创新等方面应当达到的标准。在教学过程方面可借鉴 BOPPPS 模式结构来进行设计,形成包含动机激发、目标阐述、基础知识评定、互动练习、效果检查以及总结改进的完整教学循环。从学习方式上来看,要把 PAD 模式下的分阶段学习概念加进来,靠教师做范例,学生动手练,同学间相互交流,以期不断加深对舞蹈技术动作的熟练掌握和个体艺术性感知能力,这种层层推进又全面覆盖的优化路径,能够有效应对传统舞蹈教学里的结构问题,为现代舞蹈人才培养给予科学的理论依据。
5.3 教学评价体系的理论构建与优化研究
基于融合教学模式下的舞蹈课程评价体系要打破传统意义上的单一评价模式,要建立起一种运用多种评价方法、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发展性评价与理论相融合的一种评价体系。内容应该包括技能掌握、艺术表现、革新及合作等各个方面的内容,并且体现出舞蹈艺术的综合性,而评价方式则可以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同时还可以通过课堂观察、作品展示、互评、反思等多种形式来完成评价活动,以此体现学生在各方面学习上的进步及能力的提高。另外,评价的标准还应该体现出个体化和差别化的原则,要有统一的基础要求,又要允许学生在各个方面展现出自己的长处和潜能。这样既能让学生的能力有全方位的提高,又能帮助老师更好的了解学生的真实水平
六、结语
本研究通过对 OBE、BOPPPS 和 PAD 三种教学模式进行了全面的理论研究,形成一种具有清晰完整、结构化的“OBE-BOPPPS-PAD”结合的教学模式,为高校舞蹈课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和实施路径。该融合模式将成果导向教育的目标导向性、结构化教学过程的促进作用和对分课堂下的深度学习三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舞蹈艺术学科融合教学模式的理论研究。研究结果表明,“OBE-BOPPPS-PAD”融合教学模式在改善舞蹈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不平衡、学习方法单一、学习评价标准刻板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理论优势。这不仅有利于舞蹈技能的传授,更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艺术创造潜能和自主学习动力,为实现技术训练与艺术培养的有机统一提供支撑。未来,这一理论成果有望在更广泛的艺术教育领域得到应用和发展,为新时代艺术人才培养体系构建贡献理论智慧。
参考文献
[1] 官芯如 . 基于 OBE 理念的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研究 [J]. 科教文汇 , 2023,(18):45-48.
[2] 白英 . 基于 OBE 理念的音乐教师教育课程内涵与模式探索 [J]. 音乐天地 , 2021,(07):4-8.
[3] 张亚茹 . 基于 BOPPPS 的课程思政混合教学模型构建与实践 [J]. 高教学刊 , 2022,8(36):5-8.
[4] 王楠 , 马纪元 , 赵娟 . OBE 视域下 BOPPPS 教学模型在“数据结构”课程中的应用探索 [J]. 科技与创新 , 2022, (14):24-26+30.
[5] 龙睿 . 基于 PAD 课堂的旅游多专业综合实训教学实践探索 [J]. 职业技术 , 2018,17(03):56-59.
[6] 王梦鸽 , 柯泓明 . 基于 OBE 理念的专业英语课程改革方法与实践——以计算机专业英语为例 [J]. 华章 , 2024, (02):90-92.
[7] 廖彭莹 , 潘为高 , 张笮晦 , 等 . “PAD+BOPPPS”教学模式在“天然药物化学”课程中的构建与应用 [J]. 科技风 , 2025, (24):107-109.
作者简介:杨青(1988.7-),女,汉族,河南省新乡市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舞蹈教育
课题或基金:2024 年度陕西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山脉勾勒文脉——三秦民俗舞蹈‘原境舞台化’范式建构研究”(项目编号:SYE2024003);2023 年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对分+BOPPPS’教学模式下的舞蹈课程教学质量提升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23B15);陕西省教育厅2022 年度一般专项科研计划项目(人文社会科学项目)“‘以舞承礼’实践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2JK0166)研究成果;2025 年陕西省体育局常规课题“关于陕西省公共体育项目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结合的研究 -- 非遗活化视域下陕西体育传承与公共体育服务融合研究”(项目编号:20251220)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