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西部地区群众文化对乡村振兴的推动作用

作者

德庆曲珍

西藏自治区那曲市双湖县嘎措乡文化站 西藏 双湖县 853300

引言

乡村振兴是西部地区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路径,而群众文化作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载体,不仅承载着地域文化的传承使命,更能为乡村振兴注入内生动力。那曲市群众文化以游牧文化为根基,涵盖民间歌舞、民俗节庆、传统技艺、生态理念等丰富内容,这些文化资源与乡村产业发展、人才培育、生态保护等振兴需求高度契合。研究那曲市群众文化对乡村振兴的推动作用,不仅能挖掘西部地区群众文化的价值潜力,更能为乡村振兴与文化传承的深度融合提供实践方向,对提升那曲市乡村发展活力、增强牧民幸福感具有重要意义。

一、那曲市群众文化对乡村产业振兴的赋能作用

(一)激活特色文化产业

那曲市群众文化中的传统技艺与民俗元素,为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核心资源。将群众文化中的藏北民间歌舞、传统手工艺、民俗节庆等元素融入产业开发,打造具有地域标识的文化产品与服务。例如,以赛马节为核心开发民俗旅游线路,结合牧歌表演、传统美食体验等群众文化活动,吸引游客参与;将藏毯编织技艺转化为规模化手工艺品产业,通过标准化生产与品牌化运营,提升产品附加值,让群众文化从 “精神活动” 转化为 “经济资源”,带动牧民增收与产业升级。

(二)拓展乡村旅游内涵

群众文化为那曲市乡村旅游注入文化灵魂,推动旅游从 “景观观光”向 “文化体验” 升级。在乡村旅游开发中,以群众文化活动为核心设计体验项目,如邀请牧民带领游客参与传统游牧生活,组织游客观看或参与锅庄舞表演、藏戏片段,体验望果节中的祈福仪式;同时,将群众文化与自然景观结合,如在草原旅游中融入牧歌对唱、星空下的民间故事分享等活动,让游客在感受那曲自然风光的同时,深度体验游牧文化魅力,提升乡村旅游的吸引力与复游率,带动旅游相关产业发展。

(三)促进产业融合发展

群众文化推动那曲市乡村产业实现 “文化 + ” 多业态融合,拓展产业发展空间。促进 “文化 + 农业(牧业)” 融合,如将传统游牧文化中的生态理念融入现代畜牧业,打造 “文化赋能的生态牧业” 品牌,通过讲述游牧文化中的生态智慧,提升畜产品的文化附加值;推动 “文化 + 电商” 融合,利用电商平台销售融入群众文化元素的手工艺品、特色食品,通过直播展示群众文化活动,吸引线上消费者,打破地域限制,让那曲乡村产业与外部市场高效对接,实现产业融合增值。

二、那曲市群众文化对乡村人才振兴的培育作用

(一)培育本土文化传承人才

那曲市群众文化活动为本土文化传承人才提供成长土壤与展示平台,推动文化传承后继有人。通过群众文化团体的常态化活动,挖掘与培养具有潜力的传承人,如从参与藏毯编织的牧民中选拔技艺精湛者,通过老艺人带徒、专业培训等方式提升其技艺水平与传承能力;为文化传承人才提供展示机会,如组织他们在赛马节、文化展演中亮相,推荐参与地区或国家级文化交流活动,增强其职业认同感与传承积极性,让本土人才成为群众文化传承与乡村文化建设的核心力量。

(二)提升牧民综合能力

群众文化活动在参与过程中,潜移默化提升那曲市牧民的综合素质与发展能力。在组织群众文化活动时,牧民需参与策划、沟通、协调、管理等工作,这些过程能锻炼其组织能力、沟通能力与协作能力;参与文化产业开发时,牧民通过技能培训与实践,掌握生产技术、销售技巧、客户服务等专业能力;同时,群众文化活动中的集体参与模式,能增强牧民的自信心与表达能力,让牧民从 “传统生产者” 向 “多元能力者”转变,为乡村振兴提供能力支撑。

(三)吸引人才返乡参与

那曲市群众文化的活力与发展潜力,成为吸引在外人才返乡的重要引力。通过打造群众文化特色品牌,展示乡村文化发展的吸引力,让在外务工、求学的那曲籍人才看到返乡发展的机会 —— 如返乡参与文化产业运营、旅游项目开发、文化活动策划等;同时,返乡人才可将外部的先进理念融入群众文化发展,与本土人才形成互补,共同推动乡村文化与产业发展,形成 “人才返乡 - 文化发展 - 乡村振兴” 的良性循环。

三、那曲市群众文化对乡村文化、生态、组织振兴的协同支撑作用

(一)强化乡村文化振兴的根脉传承

那曲市群众文化是乡村文化振兴的核心载体,推动藏族传统文化的活态传承与创新发展。通过常态化开展群众文化活动,让年轻一代牧民在参与中学习传统习俗、技艺与价值观,如通过参与望果节了解农耕文化中的感恩理念,通过学习藏毯编织掌握传统技艺与审美;同时,群众文化在传承中创新,如将现代元素融入传统歌舞,让传统文化既保留根脉又贴合当代生活,增强乡村文化的生命力与凝聚力,筑牢乡村文化振兴的根基。

(二)助力乡村生态振兴的理念普及

那曲市群众文化中蕴含的生态智慧,为乡村生态振兴提供理念支撑与实践指引。群众文化中融入了藏族传统的生态理念,如对草原、雪山、湖泊的敬畏,对 “人与自然共生” 的追求,这些理念通过群众文化活动代代传递。在乡村生态振兴中,以群众文化为载体普及生态保护知识,如通过民间故事分享草原保护的重要性,在节庆活动中加入生态祈福仪式,让牧民在文化认同中强化生态保护意识,自觉参与草原修复、垃圾治理、野生动物保护等生态工作,实现文化理念与生态实践的统一。

(三)增强乡村组织振兴的凝聚力

那曲市群众文化活动是强化乡村组织凝聚力、推动组织振兴的重要纽带。群众文化活动多以集体参与形式开展,在参与过程中,牧民需分工协作、相互配合,逐渐形成以文化为纽带的自治组织;这些组织不仅负责文化活动,还能延伸参与乡村公共事务,成为乡村治理的重要辅助力量。同时,群众文化活动中的集体仪式能增强牧民的归属感与集体认同感,凝聚乡村发展共识,为乡村组织振兴奠定群众基础。

结束语

那曲市群众文化以其独特的游牧文化内涵与地域特色,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 —— 既为产业振兴注入文化动能,为人才振兴培育本土力量,又为文化、生态、组织振兴提供协同支撑,成为连接 “文化传承” 与 “乡村发展” 的核心纽带。未来,那曲市需进一步挖掘群众文化的价值潜力,推动群众文化与乡村振兴各领域深度融合,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让群众文化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 “精神引擎” 与 “发展资源”,助力西部地区乡村实现生态美、产业兴、牧民富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 张陈诚 . 西部民族地区乡村文化振兴路径研究 [D]. 广西科技大学 , 2022.

[2] 魏秋彤 . 新发展理念下西部地区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D].民族大学 , 2022.

[3] 税亚男 . 西部地区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评价研究——基于主成分和聚类分析 [J]. 新西部 , 2020, (15): 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