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初中历史教学里带领学生认识文化成果的途径

作者

康卓措姆

拉萨市第一中学 西藏 拉萨 850000

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初中历史课程肩负着培养学生人文精神与创新能力的重要使命。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文化成果的引导,使学生超越教材局限,主动思考文明发展的多重路径。融合多种教学方式和资源,打造生动的课堂环境,有助于增进学生对历史的兴趣与理解。推动学生综合分析与独立思考,使其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文化的深层价值,对形成积极的社会观和文化认同具有重要意义。

1 初中历史教学中认识文化成果的重要性

1.1 文化成果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联系

文化成果是历史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同时也是核心素养培育的载体,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的时候,把文化成果和学科核心素养融合起来。这样有益于学生形成系统的关于历史的认识和科学的价值判断,凭借文化成果的内容及其意义,学生可以更为准确地把握历史学科的基本思想方法,体会到历史进程中出现的革新和改变。依靠文化成果来支撑,可以提高学生在历史叙述,历史阐释等方面的水平,从而推进知识迁移和能力提升,让核心素养真正落实到日常学习当中。

1.2 学生人文素养与时代责任感的养成

历史文化成果教学不仅关乎知识传授,更是人文素养和时代责任感生长的土壤,在课堂中让学生了解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能激发学生内在的人文关怀,让学生在了解文化成果的过程中,逐渐树立起对社会、时代的责任意识,提升自我道德修养和公共意识。教师通过正确引导,让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增强文化认同,增强社会参与意识,为学生成长为独立人格、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奠定基础。

2 初中历史教学中认识文化成果的有效途径

2.1 多元化教学资源的整合与运用

历史文化成果教学过程中,单凭一种教学手段已经不能满足学生不断增长的认知需求,教师要重视各种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利用,让课堂内容更丰富、立体。历史教材只是基础内容的载体,图书馆的文献资料、考古成果、博物馆展品、音视频资料、数字媒体等都是很有价值的教学辅助资源,教师可以结合不同文化成果的特点,通过选择和分类,不断拓展和加深知识边界,让学生接触到不同的历史内容,从而促进他们从多方面理解和思考。教师也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采用网络平台、虚拟仿真等技术,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体验文化成果背后的意义,在互动中得到全方位的认识,整合校内外的各种资源,既打破了单一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又提升了课堂的实际效果,促使学生自主地去发现、欣赏历史文化中的丰富内涵。

2.2 生活情境与历史文化成果的融合

将历史文化成果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融合,这是加强课堂吸引力并改善学生情感认同的关键途径,教师应当尽力把枯燥的历史知识转变成贴近学生生活的鲜活内容,通过规划符合学生生活经验的任务或者活动,促使他们自动地回想和思考历史文化同现实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从而诱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里,教师可以选取那些跟时代特征密切相关的历史文化成果,联系学生的社会感受和成长需求,塑造丰富多彩的生活场景,引发学生的历史共鸣,使学生体会到历史文化成果在当今生活中的现实价值,借助情景创造,角色扮演等教学策略,教师能够缩减历史和现实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在真实的社会情形当中探寻文化成果的本质,在体验过程中加深对历史发展的认识,优化自身的文化素养。

2.3 学生主动探究能力在教学活动中的培养

促进学生对于文化成果进行主动探究,这是历史教学质量提升的关键表现,在教学活动设计并推进时,教师要改变传统灌输式教学方式,形成以学生为主的学习体制,重视学生自身的好奇心以及求知欲望的激发。在课堂之上,教师允许学生提问,自行寻找并且整理相关资料,剖析和评判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成果,借此发展学生分析并且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既要安排分组合作、自主展示这类探究活动,也要给学生留出个性化的探索空间,让学生在相互配合和反思中加深对文化成果的认识,并表达自己的看法,借助探索性学习,学生可以学会用科学的方法和评价标准来寻找不同文化成果背后的价值诉求和新意,在探索中养成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和独立思考的精神。

2.4 跨学科视角下文化成果的深度剖析

历史文化成果本身就有与文学、艺术、科学、社会等许多学科领域相关联之处,单凭一个学科的视角很难做到深入且全面地解读,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打破学科界限,利用语文、地理、科学、艺术这些课程的内容,促使学生从各个角度、层次去认识和分析文化成果的多种价值。通过跨学科的整合与合作,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从不同的视角探究文化成果的内在逻辑和发展过程,这样既有益于加强学生对历史事实的总体感受和准确评判,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系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教学展开时,教师可带领学生联系多学科课程收获的知识,把文化成果背后的历史情况,社会环境以及精神价值进行梳理比较,在综合分析的过程中感受人类文明的丰富多彩,进而培养学生的全球观念与文化包容意识,慢慢形成起宽广的眼界和革新思想的新时代新人的品格。

结束语

初中历史教学中带领学生认识文化成果,是提高学科素养与培养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教师通过丰富资源整合、生活情境融合、探究性活动设计以及跨学科视野拓展,增强了学生对历史文化多样性的认知。

参考文献

[1] 潘丽梅 . 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渗透思想情感教育的策略研究[J]. 文科爱好者 ( 教育教学 ),2021(5):53-54.

[2] 韩文生 . 探究性学习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J]. 中国教育学刊,2016(S1):26-27.